在西方国家,教授向来是有着很高的学术声望和社会地位的人。这些年,随着国内文化复兴,知识分子的地位也水涨创高,教授作为一种很重要的学术头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重,而讲席教授,更是“精英中的精英”。

讲席教授一职,在各个国家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讲席教授都作为教授中的最高级别而存在,只有某一个研究领域建树奇高,著作等身之人才能胜任。那么,在今天的中国,讲席教授到底有多厉害,地位到底有多高?


终身讲席教授与终身教授区别(成为讲席教授到底有多厉害)(1)


各个国家的讲席教授

西方国家的高校中,被称为“professor”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不过,在美国,“professor”也是有级别之分的,从低到高分别为Assistant professor(助理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副教授),Professor (教授)或 full Professor(正教授),以及最高的 chair professor(讲席教授)。由此可见,在美国,讲席教授是所有教授中级别和声望最高的,通常只偶遇在各自领域取得成果斐然且的学者才能担任。

而在英国,并没有明确的“chair professor”的说法,通常说的“professor”同样是在研究或学术领域有突出成绩的人,就相当于美国的讲席教授。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剑桥大学的“卢卡斯数学教授讲席”,当选者被尊称为“卢卡斯教授”,只授予一人,只有数学、物理领域最杰出的研究者才能担任,350年来,牛顿、狄拉克、霍金等科学巨匠都曾担任这个职位。此外,“卡文迪许物理教授”同样是这样至高无上的荣誉头衔。


终身讲席教授与终身教授区别(成为讲席教授到底有多厉害)(2)


至于德国,作为现代大学制度的发源地,同样给予讲席教授崇高的荣誉。成为德国的讲席教授就意味着已经代表这个领域的最高水平,既是这个研究领域的权威,也是学术带头人,不管是科研实力还是学术成绩,都旁人所难以企及的。

中国的教授制度演变

自近代以来,中国经过几轮教育体制改革,借鉴西方和前苏联教育体制,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体制。早在清代末年,当时的清政府开始兴办新学,国内的大学就开始设有正教员、副教员等职。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后,教育部门规定大学设立教授、助教授制度,也标志着国内的大学开始有了真正的“教授”。此后,虽然几经改革,教授一职从来没有消失过。

终身讲席教授与终身教授区别(成为讲席教授到底有多厉害)(3)


直到1927 年,当时教育行政委员会公布了相关的条例规定,大学教员分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四个级别,这种制度延续至今。如今,在中国的大学之内,教授依然是大学教师职称的最高级别,只不过,今天的教育部门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细化。根据教育部和人事部联合发布的相关规定,我国高校教师的岗位分为13个等级,其中教授岗位分一至七级。

我国的教授是聘任制的,除了一般的教授之外,还有特聘教授、客座教授、兼职教授、荣誉教授等。而所谓的“讲席教授”,在中国最能对应的,应该算是“讲座教授”——一个象征着重大科研成就以及崇高学术地位的教席名衔。

中国的讲席教授有多厉害

2019年,清华大学首聘三个讲席教授,其中,“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颁给了该校教育研究院石中英教授和人文学院黄德宽教授,而“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则颁发给交叉信息研究院段路明教授。

终身讲席教授与终身教授区别(成为讲席教授到底有多厉害)(4)


由此可见,讲席教授首先不是一般的学院能够拥有的,通常是国内顶尖的大学才会设立的。其次,清华大学设立讲席教授,首次只授予三个人,可见其要求之高。不管是石中英教授、黄德宽教授,还是段路明教授,都是自己所在领域中的权威,成为讲席教授,受到人们的尊重也是实至名归。

除了学校授予的讲席教授之外,国家的一些“讲座教授”也与之类似。例如,中国的长江学者,就包括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不过,这里的讲座教授与“讲席教授”不完全相同,每年只有1-3个月的时间是需要全职教学的。

终身讲席教授与终身教授区别(成为讲席教授到底有多厉害)(5)


虽然具体要求各有不同,但不管在哪个国家,还是国内的哪所高校,“讲席教授”都是不折不扣的荣誉头衔,是高等大学所授予的最高学术地位的学者。随着国内教学体制逐渐与国际接轨,高级知识分子受到应有的尊重,也能够吸引更多人投身学术研究。希望我们的“讲席教授”也能具有国际影响力,培养出更多国际一流的学术领军人物,那时候,我们的学术气象必定会更加欣欣向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