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剧《闯关东》已然在我心中成为了经典。

闯关东朱开山从金沟出来(闯关东盘点朱开山的三忍四不忍)(1)

一家之主朱开山一方面是铮铮铁骨的硬汉,一方面又是勤劳朴实的平民。不同于漫威的英雄,剧中朱开山的为人处世之道,更值得我们借鉴。

剧中他一出场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前半生跟着闹义和团,剧中没表。但后半生遇到四个对手,展开四种不同的战斗。

今天就透过这四段争斗,分析朱开山三忍四不忍的处事原则。

一、为了弄清真相可以忍,但杀害我朋友不能忍。

故事一开始,朱开山的妻子就带着三个孩子,千里迢迢从山东赶到东北,和闹义和团大难不死的朱开山重逢,虽然老大朱传文路上走失,可一家人在元宝镇放牛沟安顿下来,可以慢慢的等着团圆。

眼看幸福的生活刚刚开始,朱开山收到贺老四死去的消息。贺老四是朱开山的好兄弟,会淘金,有本事,朱开山不相信贺老四会无故去世。便再次撇下家人,决心弄清真相。

而另一边,为了金矿,杀害贺老四的金把头金大拿等人也担心朱开山来找他们寻仇。朱开山冒名朱老三,伪装成一个朴实的农民,深入老金沟。

把一身本领隐藏起来,就是为了探明贺老四死亡的真相。因他伪装的过分懦弱,遭到同伴们的欺辱,他一忍再忍。

闯关东朱开山从金沟出来(闯关东盘点朱开山的三忍四不忍)(2)

为了消除金把头等人的怀疑,明知探地穴是计,去了九死一生,结果地穴塌了,险些要了他的命,他还是在忍。

图##

闯关东朱开山从金沟出来(闯关东盘点朱开山的三忍四不忍)(3)

最后,他得知了真相,为了报仇不惜舍命吞金。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精心的策划下,寻到了报仇的机会。出手果断,毫不留情。

闯关东朱开山从金沟出来(闯关东盘点朱开山的三忍四不忍)(4)

闯关东朱开山从金沟出来(闯关东盘点朱开山的三忍四不忍)(5)

在这个阶段朱开山面对他人的误解,敌人的试探,统统忍了下来。这是战术上的忍。因为只有隐忍,装傻充愣,才能骗取敌人的信任。而面对一个低调老实的怂包,人们往往在他面前毫无保留的展现最真实的自我。

朱开山就是通过隐忍之计,才探明了真相。一旦真相明了,杀害朋友之仇不得不报。

熟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暗中损害他人利益的人,如果我们没有完全弄清真相,准备的不够充分就急于揭穿对方,不但不能达成目的,反而会打草惊蛇,或被对方反咬一口。

因此,在没有足够的证据指认对方之前,不如学习朱开山的这一忍,收起自己的血性,待到证据充足,再给对手以致命的一击。

二、为了寻求原谅可以忍,但威胁我亲人不能忍。

朱开山从老金沟死里逃生,终于回到亲人们身边,随后,走散的长子朱传文历经千辛万苦,也终于回到家中。

一家人终于团聚在一起,不久便盖房置地,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但朱开山自知自己一家人是外乡人闯关东来的,因此处处与人为善,尽量避免和当地百姓产生摩擦。

可好巧不巧的是,当地大户,韩老海的女儿秀爱上了他的二儿子朱传武。传武心有所属,不愿与秀儿成亲,于是大婚当夜,带着差一步就成嫂子的鲜儿离家出走。

秀儿为此害了相思病,有些魔症。可把他的父亲,也就是放牛沟第一大户韩老海气的半死。韩老海为了报复老朱家,一再的为难朱开山。

先是朱家出现死马死猪的事,闹的全家鸡犬不宁,但朱开山身为一家之主,知道自己儿子悔婚在前,理亏于老韩家,于是号召全家忍下来,不但如此,他还亲自登门道歉。

闯关东朱开山从金沟出来(闯关东盘点朱开山的三忍四不忍)(6)

接下来,他为了抗霜,宴请乡里,送烟种、送犁杖,可第二天在韩老海的授意下,乡亲们把原物又送了回来,朱开山再次忍了下来,不但忍下来,还给秀儿请了大夫,抓了药。可韩老海对此依然不领情,把朱开山的一片心意抛出门外。

闯关东朱开山从金沟出来(闯关东盘点朱开山的三忍四不忍)(7)

接下来,抗霜时,韩老海从中搞破坏,害得传文雇不到短工,朱开山明知是韩老海所为,也不动声色,终于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又一次度过难关。

韩老海费劲心机,坑害朱开山的同时,其实自己也并不好过,但他无法咽下心中怨恨之气,终于狠心使出杀招,联络土匪老蝙蝠,抓走了朱传文。

朱开山以身犯险,凭着智勇,制服了土匪老蝙蝠。这次,他带着老蝙蝠的飞镖和一绺头发来找韩老海。在传武逃婚后,第一次在韩老海面前露出了愤怒的一面。

闯关东朱开山从金沟出来(闯关东盘点朱开山的三忍四不忍)(8)

闯关东朱开山从金沟出来(闯关东盘点朱开山的三忍四不忍)(9)

这是一计不成引火烧身,韩老海震惊不已,可朱开山此次还是来和解的。韩老海终于被朱开山感动,从此朱韩两家和好。

在这个阶段,面临乡亲们的孤立,面对韩老海一再的为难使坏,朱开山还是忍了下来。这里的忍是原则上的忍。

他能够体谅韩老海的愤怒,都是因为传武抛弃了秀儿才导致的。因此,他自觉理亏于老韩家,做错了就要承担责任,朱开山一再的向韩老海道歉示弱,无非就是为了得到对方的原谅。

但韩老海的气性也的确是又大又持久。联系土匪绑架朱开山的儿子,这就过分了。朱开山成功解救出传文之后,可以向韩老海兴师问罪,也可以从此互不相欠。

但此时,朱开山已经明显从理亏的一方,成为了得理的一方。然而他的大度和真诚终于换来了两家的和解。

就是通过一次次的忍让,才把理亏的局面扭转为得理,得理才能把握事情发展的主动权。

古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这句话指引着人们的处事之道。然而,当今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现象,却令人不解又气愤。

得理的一方“得理不饶人”,总是把事做绝,报复心之重,让人生畏。

理亏的一方“没理辩三分”,做错了事情不愿承认,或者道歉了就要求对方必须原谅,不原谅就气急败坏,似乎自己从未理亏过。

我想,朱开山的忍可以教会我们,什么是大度,什么是真诚。

三、为了不伤和气可以忍,但践踏我尊严不能忍。

接下来,老朱家又一次搬家到了哈尔滨,凭借一家人的勤奋团结,把山东菜馆的生意做的红红火火。虽然无意于争名夺利,却被迫卷入到山东帮与热河帮的纷争之中。

当地以潘五爷为首的热河帮不断打压山东帮,而心怀仇恨的刘掌柜想要借助朱开山的威名,重振山东帮。朱开山的饭馆成为潘五爷的攻击对象。

开业当天,潘老大就以爆炒活鸡为由,摘了山东菜馆的幌子。

闯关东朱开山从金沟出来(闯关东盘点朱开山的三忍四不忍)(10)

闯关东朱开山从金沟出来(闯关东盘点朱开山的三忍四不忍)(11)

接着,潘家又诱使朱传文购买马肉,揭露菜馆不讲诚信,用马肉代替牛肉,借机砸了菜馆。

闯关东朱开山从金沟出来(闯关东盘点朱开山的三忍四不忍)(12)

最后,潘五爷还派出远方亲戚,假扮叫花子,影响菜馆正常营业。这些都被朱开山一一化解,面对潘五爷的一再挑衅,他没有选择报复,而是仍然向潘五爷请和,甚至为了避免争斗,愿意离开哈尔滨。

在朱开山为了和气一再示弱的情况下,潘五爷却不依不饶。借机“筋头巴脑”一道菜羞辱了朱开山一番。朱开山为此下定决心,与潘五爷斗。

闯关东朱开山从金沟出来(闯关东盘点朱开山的三忍四不忍)(13)

这次,潘家又出损招,派人在朱家菜馆吃饭,假装吃死人。朱开山用计引来潘五爷,当中羞辱了他一番。受气的潘五爷咽不下这口气,决心和朱开山最后赌斗一次。在双方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之后,朱开山获胜了。他却没有对潘五爷一家赶尽杀绝,而是借着高位,再次请和。从此,化解了两家的矛盾,也化解了山东帮和热河帮的矛盾。

闯关东朱开山从金沟出来(闯关东盘点朱开山的三忍四不忍)(14)

这个阶段,朱开山面对步步紧逼的对手,他仍然是保持着以和为贵的心态,忍了下来。这时的忍完全是战略上的忍,因为他知道和气生财的道理,也知道冤家宜解不宜结的道理。

潘朱两家远日无仇,近日无怨,可对方就是仗着势力,欺压自己。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开山一忍再忍,直到对方当面羞辱自己的时候,他终于忍无可忍,决心正面交锋。

我可以忍让你的无理,但不代表我是一个没有骨气认人践踏尊严而不顾的懦夫。

最后一次的赌斗,朱开山原没有绝对的胜算,可即便是失败了也要赌,这就是他维护尊严的态度。

俗语说:“士可杀不可辱”,俗语又说:“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在当今的法制社会下,蛮不讲理的人确实不多见了,但少数人身边仍然会出现欺压良善的情况。

尤其校园霸凌事件频发,对青少年的心理造成许多不良影响。我们作为家长虽然要多劝孩子不要惹事生非,可面对无理的欺压,也绝不能一味忍让。

一个人或许改变不了什么,但只要麻木的人不再麻木,沉默的人不再沉默,向强势的而无理取闹的人们传达我们的态度,也是培养孩子气节的重要一课。

四、伤我同胞,侵我国土,无论何地何时从不能忍。

故事到了最后,朱开山老了,他的传统保守成为了阻碍家庭发展的重要因素,不愿参与山河煤矿的事,只求一家人安稳度日。

可当他知道,要有日本人来抢山河煤矿的时候,他义无反顾的倾尽家财也要把煤矿收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闯关东朱开山从金沟出来(闯关东盘点朱开山的三忍四不忍)(15)

闯关东朱开山从金沟出来(闯关东盘点朱开山的三忍四不忍)(16)

为了不让山河矿落在日本人手中,年老的朱开山忙前忙后的苦苦经营,可日本人狡诈的从股权上夺走了山河矿,他又通过法律手段夺了回来。

最后,中日开战,二儿子朱传武英勇牺牲,他仅以一个平凡的家庭中一个平凡的中国人的身份,向日本帝国主义宣战。这是何等的大无畏英雄主义。

闯关东朱开山从金沟出来(闯关东盘点朱开山的三忍四不忍)(17)

闯关东朱开山从金沟出来(闯关东盘点朱开山的三忍四不忍)(18)

至此,我们看到的仍然是那个大英雄朱开山,当年为了赶走八国联军,抛家弃子的闹义和团。如今,抗日战争打响,他又一次带领全家,身先士卒。

我们看到,凡事都能大度忍让的朱开山的终极原则:

“伤我同胞,侵我国土,无论何时从不能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