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我父亲的男保姆,跟我讲了一个他照顾过的老人的故事:,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把你的思维带走?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把你的思维带走(让思维拐个弯)

把你的思维带走

照顾我父亲的男保姆,跟我讲了一个他照顾过的老人的故事:

这人过去曾经是领导,做过好几个单位的一把手。他的儿子十分优秀,大学读的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学校。一天即将大学毕业的儿子打来电话说,毕业后想去国外留学。这个做父亲的一听便火了。为什么火?这么大的事儿从前他从没有听儿子提起过;这个电话,也不像是征求他的意见,而更像是“情况通报”。所以,他明确表示,他不同意儿子的想法,如果执意要留学的话,他就与他断绝父子关系。但他儿子与他一样的固执,随即表示,即便是断绝父子关系,也一定要留学。就在这一刻,这个做父亲的便软软地倒下了——中风了。

中风之后,恢复情况很不好。先是一侧肢体残疾,接着慢慢地又出现了精神上的问题——一段时间后,他竟然什么人都不认识了,包括他妻子。不仅是不认识人,还打人、咬人,以致两位男保姆的耳朵都被他咬掉了;因此,一些时候不得不用绳索把他捆住。而他的儿子,还是按照原计划去留学了。

这个故事的男主角说起来我也认识,只不过交集十分有限。但我知道的是,他也是做教师出身,正经读过大学,工作过的那些单位多是文化教育部门。也因此,我对于他后来的不幸遭遇十分感慨:作为有一定文化与头脑的人,为什么在对待儿女的选择或者说决定的问题上,不能更多尊重和理解?随着年龄的增加,衰老不可抗拒地到来,我们希望儿女在可能的情况下,更多地待在我们身边,给予我们精神上的慰藉与生活上的帮助,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我们“养儿”就简单地是为了给我们“防老”,并因此不顾他们的感受,不顾他们的考虑,一定要将他们“拴住”在自己身边,不仅过于自私,也极不现实。与此同时,这样的做法,最终可能让彼此感情受到严重伤害,甚至于关系破裂。

在我看来,做父母的一方面需要更多地尊重和理解儿女的诸多决定,另一方面也要让自己的头脑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在必要的时候,能够让思维拐个弯。我们还说这个故事的男主角吧,或许是多年一把手的经历让他变得有些武断与蛮横,以致在儿子打算留学的时候,因为与自己的想法相悖,让他气不打一处来;可儿子都大学毕业了,是成年人了,有一定的见识和头脑了,他想去国外留学的想法,就一点道理也没有吗?为什么不能与之心平气和地交流与沟通?为什么不能在这个属于儿子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的大事上,一方面以适当的方式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在儿子去意已决的情况下,灵活一些,尊重儿子一回?

这位照顾我父亲的男保姆说,这个做儿子的对于自己的父母亲还是有相当的感情的;在父亲病情加重之后,他不忍将其送至精神病院,向母亲表示,家中聘请保姆的开支不管多少,都由他负担。

我们可以想象,假如当初这位做父亲的能够明智一些,在儿子是不是出国留学的问题上顺应自然,那么现在会不会是另外一种结果?老年朋友,我们需要更多地尊重和理解儿女,少些专制与封建,适时让思维拐弯,让儿女得到应有的尊重,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天空,也让自己活得轻松、愉快。文/严阳

征文启事

不知不觉进入人生最美的夕阳阶段,沉淀下来的生活、思想已是前半生智慧的结晶。现在的您,更喜欢在家陪伴亲人、照顾孙辈,享受天伦之乐,还是和伙伴们相约着参加文化活动、四处旅游追寻自我?在家的时间多了,您对处理邻里关系、维护家庭和睦氛围有什么好的经验?最近给您感触最深的事情是什么?邀请您和大家一起分享生活感受和生活经验。

投稿邮箱:59990127@qq.com

请注明“颐和苑征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