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过去有个风俗,每年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门口都要插柳枝,但与其他节日插柳不同,不是为了吓鬼,也不是为了祛毒,而是为了一个更庄严的目的:迎神。迎的是一位女神,一位管理厕所的女神。这位女神的名字叫紫姑,是鼎鼎有名的厕神。

古人如何用乌龟求雨(古人求雨离不开柳枝)(1)

千万不要因为她管理的位置而轻视这位女神,神仙也是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有神仙在我们凡人这里都必须高贵的,而且这位紫姑尤其高贵,因为她虽然在厕所里,却主宰着世间蚕桑(关于紫姑神可以参看这篇雪隐封神榜)。这在农业社会是关系到GDP的重要产业,所以家家户户都对他十分重视,每年都要准备丰厚的祭品等着紫姑来享用。按照《荆楚岁时记》中的记载,祭祀紫姑的方法,就是在门口插柳枝,按照柳枝所指的方向,在供品上插筷子,摆放好。柳枝在这里的作用就是确定紫姑前来的方向。

古人如何用乌龟求雨(古人求雨离不开柳枝)(2)

这么说来柳宿自然是要负责农业生产了。不过紫姑是管有机肥的,柳树却是管农业的其他方面,主要是风调雨顺等等,确保农业丰收。但柳树没有紫姑地位高,大概是因为“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紫姑因此坐稳了当家的位置,柳宿只能是默默奉献了。

柳宿主管风调雨顺,第一件事当然就是下雨了,这在靠天吃饭的农业社会尤其重要,柳宿虽然高高在天,刮风下雨却另有分工,不归他管。按东汉蔡邕的说法,风伯神是箕星,雨师神是毕星,跟柳宿没有关系,你如何做到风调雨顺。不过作为一个尽职尽责的管理人,这难不倒柳宿,大概是在这两位“星爷”在家安了密探吧,柳树能够预报下雨。预报的最准的一种名叫柽(chēng)柳的柳树,《授时通考》上说天将要下雨的时候,柽柳就会散发出一团云气。人们对这种柳树十分喜欢,称他是木中之圣。

古人如何用乌龟求雨(古人求雨离不开柳枝)(3)

作为主管农业的神,只会预报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主动权掌握在别人的手里,人家就是“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你又能奈何?但不要忘了,柳树有着另一层过硬的关系——我们上面(见柳树强大的生殖能力被古人崇拜,称为鬼怖木,插在门头可以辟邪。)说过龙十分喜欢柳树,对于龙来说,下个雨还不是相当于他吐口吐沫撒泡尿。

有了这一层关系,柳树既能够被动预报又能够主动出击,进可攻退可守,他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渐渐取代了正经管下雨的风伯和雨师,平常下雨与否,人们不去看箕星和毕星,而是单看柳宿,如果长期不下雨,也都把责任怪到柳宿头上。例如宋朝有一年秋天没有下雨,有个诗人就写道:“甲子初秋柳宿乖,皇天无语只空雷。正当七月初三夜,帝劝长星酒一杯。”开头两句对柳宿暗含责备,因为柳宿乖张,造成天上只打雷不下雨,七月初三夜里,皇帝举杯邀柳宿,想必是求雨了。

皇帝都如此,普通百姓更是笃信柳树能够带来雨水,每到干旱的时候,人们求雨的仪式虽然多种多样,但都要用到柳枝,宋代《岁时广记》中记载了求雨的过程,更像是个游戏,十分有趣。求雨时,先是拿一个瓮子贮满了水,上面插上了柳枝,然后把蜥蜴放进去,小孩就在旁边喊:“蜥蜴蜥蜴,兴云吐雾,降雨滂沱,放汝归去。”显然这里是把蜥蜴当成了龙的替代物,将之与柳枝一起放在瓮子里,相当于对其进行软禁,小孩那一通大喊,则是威胁,下雨就放你走,否则……看来,在我们祖先的眼里,龙是一个吃硬不吃软的家伙。不过有时候蜥蜴实在不好找,人们就拿它的本家壁虎来替代,壁虎不会游泳,放到水里就淹死了。后来小孩也看出来这是个闹剧,在旁边替壁虎叫屈:“冤苦冤苦,我是壁虎,似恁昏沉,怎得甘露?”这简直是个笑话了。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在求雨仪式中,连“龙”都可以马虎,唯独这柳枝却是不能少的,可见柳在求雨过程中的重要性。

古人如何用乌龟求雨(古人求雨离不开柳枝)(4)

相比较宋朝这种有点搞笑的仪式,北方契丹族的求雨仪式则要严肃得多,契丹人这种求雨仪式叫瑟瑟仪,十分隆重,皇帝亲自参加。整个瑟瑟仪一共三天,第一天,皇帝先向先帝拜祭,然后就开始射柳,皇帝先射两次,臣僚们各射一次,没射中的要向射中的敬酒。第二天,在东南方向种下柳枝,巫师用酒和粮食等进行拜祭。拜祭之后,皇室弟子们开始射柳。第三天如果下雨,奖赏负责祭祀的官员四套衣服四匹马,否则就要用水泼他。整个仪式虽然看起来严肃,但却都伴随着体育运动进行,最后还要用事实检验,倒也盎然有趣。

古人如何用乌龟求雨(古人求雨离不开柳枝)(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