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代思维的法则(什么是迭代思维)(1)

思维模式

导语:到底是先看见再相信,还是先相信再看见?

很多人都以为:因为看见,所以相信。他们经常会说,你那样做,是因为你知道那样行得通,因为看见,所以相信。这句话没毛病,很多人不敢全力以赴,就是因为他看不清自己在一件事上努力投入一两年是否真的有收获,怕努力被辜负。因为看不见所以不相信,因为不相信,所以行动打折。

但是大叔要介绍的是第二种观点: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这是马云带起来的一个观点,人生是不确定的,如果你不相信一件好事,那它就不会发生在你的生活中——因为不相信,你便不会按它会发生需要的做法全力投入,所以它就真的不会发生。

今天大叔要分享的是迭代思维:凡事先开局,不开局,永远不得终局,开局可以不好,但要开,因为凡事靠迭代。

迭代

向目标逼近

什么是迭代?学术解释会比较复杂,给你一个接地气的解释。

迭代就是,你想去远方,但你不可能一步迈过去,你想去山顶,但你不可能一步登上去,你需要无数步,每一步都可以称之为一次迭代,每一次迭代得到的结果会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值,每一次迭代都是为了逼近目标。

从小你爸妈给你定的一个长远目标就是,长大了,上一所好大学。但他们知道要先把你送到幼儿园,然后是小学,再是初中,然后是高中,最后才是大学。而这就是迭代,每一次迭代得到的结果会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值,不断接近目标。

急于求成

陷入迷茫

所以,这是早就被我们使用的思维方式,但很不幸,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后,很多人都把这条思维扔掉了,人生已经过去三分之一,我们开始心急,总想一步迈到远方,一步登到山顶,很可惜我们做不到,所以开始迷茫,不停的换工作,都不如意,最后到30岁就给自己下了一个定义:唉,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READING

起点与终点

/

迭代思维的法则(什么是迭代思维)(2)

1

迭代思维的法则(什么是迭代思维)(3)

迭代式成长:一生很长,起点不决定终点

认清当下位置

认清迭代规律

关于成长,认清自己当下的位置很重要。

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人就生在罗马,很多人过于在意这一点,总是跟别人比较,比较得怀疑人生,自暴自弃。

但是人生不是和别人比的,而是和自己比的,大叔经常告诉自己,我的起点很低,但没关系,起点不决定终点,我有耐心做一个大器晚成的人。

大器晚成,并不是指自己要到50岁、60岁、80岁才能成事,而是告诉自己,要有耐心给自己补课,有耐心有勇气一步一步的迭代。

一生太长了,永远不要自己下定义说,做到这样就差不多了。我每年都会给自己定一个迭代的方向和目标,同时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耐心的执行,每年给自己升级一个版本,我相信下一个10年,又是一番天地。

有人说,你为什么这么自信事情会按照你想象的推进?

其实并不是,我不知道终局会怎样,但我坚信一个常识,一个朴素的道理,有些事是必然会发生的,比如持续按照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你一定会越来越好,这难道不是必然会发生的么?

看不清当下位置

看不清事情演化规律

迭代思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太多人有两个“看不清”。

01

看不清自己当下的位置,总是给自己设定当下能力匹配不上的目标,然后反复被捶,直到自我怀疑。

02

看不清事情的演化规律,总是给自己一个不合理的推进计划,并在整个过程中屡屡受挫。

所以每个人的成长,都要用迭代思维来看清当下,也看到未来。

出发

/

迭代思维的法则(什么是迭代思维)(4)

2

迭代思维的法则(什么是迭代思维)(5)

迭代思维:鲁莽定律开局,你就成功了一半

没有出发

就没有抵达

迭代思维的第一步,是开局,没有出发,就无法抵达。

人生总有很多左右为难的事,如果你在做与不做之间纠结,那么,不要反复推演,立即去做。莽撞的人反而更容易赢。因为如果不做,这件事就永远是停在脑中的「假想」,由于没有真实的反馈,诱惑会越来越大,最终肯定会让你后悔。而去做,就进入了一个尝试、反馈、修正、推进的循环,最终至少有一半的概率能做成、不后悔。

所以一个“鲁莽”的开局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在人生的很多阶段,本来都有能做成一些事的机会,结果在反复推演和漫长的纠结中,让时间溜走,让机会变成别人的,最终让自己后悔。反而很多做成事的人,在做那件事的时候,胜算可能并不如你,但人家敢想敢干,就这么干成了。

做大事者不纠结,成大器者不磨叽。那些莽撞的人,反而更容易赢,先干起来,才能一步一步逼近成功。

如果你不开始干,你脑子里都是在论证「要不要干」,而你一旦开干后,你就开始了「怎么干好」的论证,也就是你一旦开局了,就进入了迭代模式,每多干一步就逼近了成功一步,因为问题都是在做事的过程中一个一个解决的,空想不解决任何问题。

所谓成事,就是用鲁莽定律开局,用迭代思维持续行动。

质量与体量

/

迭代思维的法则(什么是迭代思维)(6)

3

迭代思维的法则(什么是迭代思维)(7)

质量迭代:起步不求高分,持续迭代到高分

逐渐迭代

持续

迭代实际上分为两种,一种是质量迭代,一种是体量迭代,两种迭代,打法不同,我们先来讲质量迭代。

先问一个问题:产品一定要做到85分才能推广么?十点读书林少的看法是否定的。他说:我觉得产品是逐渐迭代的,比如我们这个产品现在可能是60分,没关系,先上线,先去获取用户,让用户来使用我们的产品。然后去接受他们的意见,不断改进,不断迭代,直到从60分变到80分,再到更高分。

这就是质量迭代,起步不强求高分,持续迭代达到高分。

迭代思维的法则(什么是迭代思维)(8)

4

迭代思维的法则(什么是迭代思维)(9)

体量迭代:起步不求规模,持续迭代成规模

产品不同

方式不同

如果你要开餐馆,你是要直接推出很好吃的菜,还是说管它好吃不好吃,先上了再迭代?

肯定是前者吧。

所以开餐馆,就不能用质量迭代法,质量上一推出就应该是85分以上的,否则客户和市场都不会给你迭代的机会。

可是为什么上面林少说产品60分就可以上线?

一个人说什么,跟他过去的路径有关,他是公众号“十点读书”的创始人。

十点读书第一次推送是什么时候?2012年11月26日。微信公众号是哪天上线的?2012年8月23日。也就是微信公众号上线仅三个月,十点读书就开始做了,那时候不用好好写文章,摘抄一些美文和鸡汤段子发在公众号上就可以蹭蹭涨粉,林少说2018年之前几乎都是躺着赚钱的。

蓝海市场

红海市场

俞军说过:当你找到一片蓝海,找到一块用户体验为零的领域,你需要做的是什么?你是要把用户体验做到100分再发布,还是做到60分就快速铺开市场?

当然是后者,攻城略地,速度第一。这是蓝海市场用户红利期的策略,你要充分利用先发优势。

这就是为什么林少说60分就可以上线,因为2012年的公众号就是绝对的蓝海市场。

今天林少想再做一个新公众号,文章写到60分就推送,有机会做起来么?完全没有。

时代变了,如今公众号是红海市场,你做60分的东西,你做同质化的东西,基本是死路一条。你必须要做80分甚至90分的内容。为什么?你现在是要从别人手里抢用户。

区别

区分

从这里,我们就能窥见红海市场和蓝海市场的区别:

蓝海市场:是你在一个人挤人的广场上开了一家店,你一开门就有用户涌进来。

红海市场:就相当于你在店店的广场上开了一家店,你必须想办法让用户从别的店走到你的店里。

同理,公众号用户红利期,是用户从别的地方流入公众号生态,如今用户是从一个公众号流入另一个公众号,是在公众号这个生态的内部流动。

如何让用户从别的公众号流入你的公众号?

比如,你面前有很多条河,你也挖了一条河,想把别人河里的水引到自己河里,那你就要问:水什么时候会流动?

有落差的时候。

做公众号做内容也是如此,你的用户价值越大,用户体验越高,你的河床越低,用户就越大概率得往你这里流。

质量

存量

俞军说过一个公式:

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用户转移成本

公众号的竞争,已经从增量竞争,变成了存量竞争,今天做内容,要做八十分以上的内容,塑造品牌,制造口碑。

实际上,这就是质量上一步到位,体量上逐步迭代,而也只有质量上一步到位了,你才有机会在体量上迭代。

这就是体量迭代的思路,起步不求规模,持续迭代成规模。靠什么启动?质量和口碑。

持续优化

质量和体量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起点可能会影响,但不会决定终点,我们要用迭代思维,持续优化我们的人生。做事也不是一锤定音,应该用迭代思维,持续迭代质量和体量。

精彩文章推荐:

激励思维

复利思维

环境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