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朋友圈时偶然看到这句扎心窝的话:“这世界上最浅薄的关系就是,你一点没顺着他,他就忘了你所有的好!”

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人世间太多的凉薄与无奈。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不能做过河拆桥的人。人在做天在看,为人处事还是厚道点好,不要忘了善待那些在我们有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的恩人们。

升米恩斗米仇有什么说法(升米恩斗米仇)(1)

01

俗话说得好:升米恩,斗米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人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受人不过滴水之恩,却懂得涌泉相报,时刻记在心里。

而有些人则恰好相反,一而再再而三地受惠于人,却视若无睹,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丝毫不懂感恩。

当你某一次因能力不及没办法及时提供帮助时,他便翻脸不认人,甚至反目成仇。

这实在令人感到悲哀。

在《家庭管理心理学》这本书中,管理心理学专家鞠强教授说,“升米恩,斗米仇”是广泛存在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在亲朋好友之间发生较多,它的含义是:给亲朋好友少量的帮助,多数收获的是感激,少数得到的是不满;而给亲朋好友巨量的帮助,多数得到的是埋怨、牢骚、批评或者仇恨,少数收获的是感激。

在生活中,我们对那些不那么熟悉的人所提供的小恩小惠,却牢记心间,懂得感恩。

比如,邻居帮我们拿个快递、顺路买点菜或者接送下孩子,我们心里便深深地记住了邻居的恩惠,只要自己有什么好吃的,第一时间也想着给他们送点过去。

升米恩斗米仇有什么说法(升米恩斗米仇)(2)

02

然而,对于那些有血缘关系的近亲所给予的诸多帮助却不那么上心,甚至有时候还会觉得心生仇恨。

堂哥家从小就没了母亲,父亲又酗酒,经常不管孩子。好心的公婆看到他们可怜,便一而再再而三地接济他们,相当于多养了个孩子。

无论是小时候的衣食住行,还是长大后找工作、娶媳妇、买房子,公婆事无巨细地帮衬堂哥。

俗话说得好:人心不足蛇吞象。公婆帮了他们那么多,按理他们应该懂得感恩。

然而,一切的变化都从堂哥娶了媳妇开始。

家庭稳固以后,堂哥家想创业开一家快餐店,却苦于启动资金不到位。正在一筹莫展之际,他们一如既往地想起了找我们帮忙。

可是,我们刚成家不久,很多事情要办,当时手上没有余钱,便婉拒了他们。

没想到这一次不顺从以后,堂哥家便与我们疏远了,当初说的当亲兄弟之类的话语早就抛到九霄云外。

虽然表明上还是一团和气,但是却能打从心里感觉到他们确实不似从前那么热情、那么亲近了。

升米恩斗米仇有什么说法(升米恩斗米仇)(3)

03

在《家庭管理心理学》这本书中,鞠强教授说:“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给别人一个小的帮助,别人绝大多数情况会心存感激;但若是给别人一个巨大的帮助,两个人的关系反而容易闹僵,甚至转化为仇人。这里的帮助主要指金钱往来。”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帮他再多,到头来反而变成了“仇人”了呢?

按照鞠强教授的观点:“接受恩惠的个体是有负面情绪体验的,这个负面情绪体验叫内疚,内疚是形成心理压力的原因之一,而且受到的超额恩惠越多,个体的内疚心越强,心理压力越大,负面情绪体验越大。”

然而,人有一种天性,就是回避痛苦、走向幸福。负面情绪体验其实是一种痛苦,所以受到恩惠的人一定会有摆脱这种负疚心理的倾向。

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人性的这个弱点:升米恩,斗米仇。

受到小恩惠,心里觉得可以接受,没什么。然而,受到恩惠大而且多以后,就开始产生心理压力了。

一旦遇到某一次不顺从,这种抗拒心理便被无限放大,进而演变成埋怨,甚至是仇恨了。

升米恩斗米仇有什么说法(升米恩斗米仇)(4)

04 写在文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为人处世准则最好有个前提条件,它便是适度原则。凡事有个度,过犹不及。

施恩惠的人出于好心好意,对别人给予帮助这是值得肯定的,是善举,但是要考虑自己的能力范围,同时也不要抱太大希望别人会为此感恩戴德。

受恩惠的人要常怀感恩之心,凡事多点谅解,别让心灵埋下仇恨的种子。

人心都是向善的,千万别寒了好人的一番苦心与热心!

-END-

欢迎关注@三姐爱读书,分享更多好书、更多人生感悟!跟我一起爱看书、爱写作,每天进步一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