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写意人物半身,国画人物写生(1)

如何运用油画表现手法融进国画绘画里面。国画和油画的具体区别如下

1,国画注重用线条,油画是以明暗关系对比突出物体轮廓。例如中国画中,勾勒一条蛋形线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脸孔的周围并无此线,此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又如画一曲尺形线表示人的鼻头,其实鼻头上也并无此线,此线是鼻与脸的界线。又如山水、花卉等,实物上都没有线,而国画为了表现物体轮廓勾出来的线条。山水中的线条名为“皴染法“,人物中的线条名为白描或双沟法。都是需要很深的功底工夫来渲染,尤其是工笔画,更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油画就不然,只有各个物体的界,界上并不描线。所以油画以实物写生为主,达到逼真效果。而国画讲究是神似,意到笔先。

2,油画多焦点透视,国画多散点透视

3,国画不讲解剖学,而油画人物画很重解剖学和透视法。

另外还有作画工具的不同颜料的不同:油画是油性颜料,用油调色,国画用墨,或国画颜料(包括矿物颜料和植物颜料)画质上:油画画在亚麻布等布料上,国画用的是宣纸

画的风格上:油画颜色多次覆盖,层层加染,普遍较厚,有抽象,具象和印象;国画有的有留白,有的有题字,讲究意境,大多不写实。

装裱方面:油画以木框等材料,国画有的是框,有的就是卷轴。

国画其线条本身就蕴涵着一种精神。油画只能用焦点透视来体现,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

国画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国画在技法上又可引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各有蹊径,互有特色。在人物画方面,从晚周至汉、魏、六朝逐渐成熟。山水、花鸟等至隋唐之际,始独立形成画料。到五代、两宋、流派繁多,为高度发展阶段。元化水墨画盛行。明、清和近代,大体录袭前规。在各个时期中,都出现了不少革新造性的画家。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独特风格。在描绘物象上,主动运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有高度的表现力,并与诗词、款赋、书法篆刻相结合,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另外国画,还有着独特的装裱形式,起到衬托画体的作用。

油画用透明的植物油调和颜料,在制作过底子的布、纸、木板等材料上塑造艺术形象的绘画。它起源并发展于欧洲,到近代成为世界性的重要画种之一。

两者画种虽然不同,但在表现手法上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尤其是国画人物,在表达明暗关系和透视关系上就可以融入油画表现技法,既有国画的神韵,又有油画的逼真,两者互补,达到神形兼备,妙趣横生,推动国画多元素艺术创新之路,让人耳目一新,享受艺术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