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让综艺节目承担起社会责任,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乘风破浪的姐姐谁是专业的?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乘风破浪的姐姐谁是专业的(乘风破浪的姐姐是如何炼成的)

乘风破浪的姐姐谁是专业的

【短评】让综艺节目承担起社会责任

《乘风破浪的姐姐》热播,很多人一边看节目一边思考,为什么这档节目如此火爆?在今天综艺节目如此琳琅满目的情况下,观众和市场为什么选择了它?

最直接的答案是,它所关注的人群是过去的综艺节目几乎从来没有关注过的,它所引发的共鸣与共情也是前所未有的。

《乘风破浪的姐姐》引发的热潮让人们看到了综艺目节更多的可能性,尤其对于音乐节目来说,除了单纯的演唱与男团女团的选秀之外,节目还可以关注什么、做些什么、延伸出什么,这档节目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思路。

《乘风破浪的姐姐》让人们看到的不仅是姐姐们在舞台上的演出,而更多引发热议的是舞台下姐姐们的生活日常和玑珠妙语。她们的舞台表演让人们看到她们作为成熟女性的不凡风采,而台下的生活日常,则更多地让人们看到她们之所以能够展现出那番风采的原因,那是在于她们对自我价值实现的不懈追求和不断为此付出的汗水与努力。当30岁以上的女性在社会上面临种种困惑、身陷种种囹囫的时候,姐姐们的态度为更多女性树立了榜样。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内的综艺节目更多追求娱乐本身,关注的人群也较为有限,而近些年来,综艺节目的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有的节目关注家庭关系、有的关注两性情感、有的关注青年人的成长、有的关注智慧和推理……这些越来越多元的节目内容和形式,也让观众有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越来越好地丰富了人们的休闲文化生活。

《乘风破浪的姐姐》取得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了关注更多社会群体、关切社会热点、引发共情共鸣的节目才是能够切中人心,真正受到观众欢迎的节目。综艺节目在内容上还有更多人群、更多话题值得关注。综艺节目不仅可以作为娱乐而存在,更可以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探讨社会议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直面甚至回答人们的困惑,解决社会存在的问题。而这些创新和探索,将极大地拓展综艺节目视野的广度,加深其思考的深度,让节目本身变得更加厚重,同时对社会的贡献也更加巨大。

【专访芒果TV副总裁周山:《乘风破浪的姐姐》是如何炼成的?】

最近话题度最高的综艺节目无疑是芒果TV正在播出的《乘风破浪的姐姐》。这个节目集结了30位30岁以上的女艺人,通过她们的组团表演,呈现30岁以上女艺人的风采。节目播出至今,每一期的点击率都高达数亿次,并且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许多谋体都刊发评论,指出这档节目让观众看到了30岁以上女性也能活出更加多元的可能性,30岁以上的女性也可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让人生更加精彩。

这的确是一档在立意和形式上大胆出新的节目,这档节目从创意到播出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记者独家专访了芒果TV副总裁周山。

整个邀请的过程超乎想象的顺利,姐姐们几乎不拿酬劳

记者:最初想要做这样一个节目是抱着什么样的初衷?

周山:第一是我们希望在音乐类型的节目上有更大的创新和突破。第二是我们希望关注能让社会引发共情共鸣的一个群体,为此我们做了很多调研。30多岁的女性大部分都是为人妻为人母,我们平时回老家,最多听到的就是听到长辈对姐姐说,你赶紧找个好人家嫁了吧。就是对于女性来说,年龄的局限性可能表现得更加明显,这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现象。第三是30 的姐姐是一个有着天然的自信和独立的群体,有一种很飒爽的状态。所以“飒”是我们节目的一个核心词,她们各自带着自己的故事和阅历而来,用自己的态度去表达一个完整的价值观,这就会把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偶像女团的标准化审美打破,把成熟女性的魅力无限放大。基于这三点,我们坚定地去做了这个模式。

记者:这30位女艺人的人选是如何确定的?

周山:我们在北京、上海这些艺人集中的地方做了一个市场调研,跟很多女艺人都聊过。我们当时心里也没底,到底有多少姐姐愿意参与进来,但跟她们聊完之后,发现有非常多的女艺人愿意加入这个节目,而且她们基本上都是没拿什么酬劳的,付出的时间成本也非常高。所以整个邀请的过程超乎想象的顺利,去年年底就已经准备好了,后来因为疫情,节目的录制不得不推迟。

记者:第一位确定参加节目的姐姐是谁?

周山:伊能静。她接到节目邀请时没有一丝犹豫,她说她终于等到这样一个节目。她说,“我今年52岁了,年轻的时候我一直在努力去打拼去学习,后来结了婚生了孩子,一直在为了家庭和小孩付出,现在终于找到一个机会能够为自己活一次了。”她的这段话让我们非常感动,坚定了我们要为这个节目去努力。

记者:还有哪些姐姐的邀请过程是让您印象深刻?

周山:有很多。比如宁静,她其实是一个非常能唱的演员,我们都说她是一个被演戏耽误了的歌手。当时邀请她的时候她一直在剧组里,有很多工作,她没有完全拒绝导演组,但她非常纠结,觉得自己48岁了还来参加这个节目,会不会被大家笑话,最终她还是答应了。

记者:您觉得是什么吸引姐姐们来参加这个节目?

周山:我觉得主要是因为这个节目的立意。很多女艺人在30岁以后的确少了很多机会,就跟前面所说的社会现象是一致的,30岁以后,作为女性的生活和工作重心应该在哪里,这个问题对于女艺人来说可能更加明显。她们内心一直有一个舞台梦,我觉得这是推动她们来做这件事情的非常大的动力。

录制计划从一个月延长到3个月,只因姐姐们太拼

记者:节目在设置上包含两大部分的内容,一是姐姐们在舞台上的表现,二是对姐姐们的日常生活的呈现,这样的节目形式的设置是怎么设计出来的?

周山:我们一直在分析这个群体,30 的女性怎么去实现成长和蜕变,她们不像20岁上下的弟弟妹妹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去参加一些选秀节目或者音乐节目,她们需要在家庭和工作中进行平衡,这是一个追梦的历程。怎么样去帮助她们实现自我价值,这是我们在设计内容上很重要的一环。

舞台表演的部分,节目播出的过程中大家一直在想象这些30岁、40岁、50岁的姐姐们在一起到底能唱跳成什么样子,从节目的录制中来看,我觉得姐姐们的表现是超乎我们的想象的。

姐姐们日常生活的部分同样也是观众喜欢看的,我觉得是因为姐姐们的生活打破了人们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让人们看到了她们的成熟勇敢、自信独立,观众其实更乐于接受的就是姐姐们能如此接受自己,她们没有去介意年龄,她们的真实的状态让观众感恩岁月的馈赠。她们传递出的价值观在于女性不仅可以做好妈妈、好妻子,她们同样可以做好自己。

记者:节目怎么做到去体现每一位姐姐独特的个性?

周山:观众从初舞台的个人solo秀中可以清晰地看到30位女性属于自己的30种不同风彩。从音乐、服装、造型、到所有的舞台表达,都融入了姐姐独特的想法与设计。

每一位来到《乘风破浪的姐姐》的女艺人都有着高标准严要求的自我修养。比如宁静,从一开始拒穿训练服到为了团队的整体表现主动换上统一服装,从一开始不要女团要一人solo到主动要求待在长沙进行线下练习;比如张雨绮,从初舞台不识X牌真正含义只顾盲目自信到练习时的认真努力,后期身为队长为团队利益出谋划策的面貌;蓝盈莹身为初舞台第一名,却从不骄傲,主动带沙包练习到深夜……这些都体现出姐姐们表面王者自信的背后是愿意为追逐梦想付出努力的决心。

记者:把这么多姐姐聚集在一起,录制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周山:大家开玩笑说导演组在姐姐们面前基本上都会夹着尾巴做人。其实不是的,我觉得姐姐们可能经过岁月的洗礼之后,她们比更多年轻人更懂得去关心和理解我们,所以整个节目的录制过程是非常顺利的。真的要说困难的话,就是姐姐们太努力了,她们中很多人都是推掉了很多工作贴钱来参加节目的,90%的姐姐都会基本上三四个月就把自己定位成练习生一样每天在这里练习,这其实让导演组非常意外,原本我们的录制计划是一个月左右,现在我们的录制时间会超过三个月。但是因为姐姐们这种很拼的精神,大家还是愿意去努力,愿意跟她们一起去记录她们整个流汗和努力付出的过程。

姐姐们看节目热泪盈眶,每个年龄段的女性都有独特的价值

记者:节目播出的效果在你们的意料之中吗?

周山:其实是在我们意料之中的。从去年的提案到确定做这个节目,然后再到制作和播出,我们对这个节目越来越有信心,我们相信它会呈现出好的效果。从目前节目的整体表现和关注度来说,我觉得这是符合我们的预期的。

记者:姐姐们看了这几期节目吗?她们对播出效果满意吗?

周山:我们每期节目播出的时候姐姐们基本上都是集中在训练室一起看的,每一次节目她们都热泪盈眶,她们说真的没选错这个节目,觉得这个节目真的是让自己有成长和蜕变的,真正感觉到了她们所有的付出和努力没有白费。

记者:这个节目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周山:少女感审美在这个时代是泛滥的,我觉得对这种单一审美的过度关注会让大家产生一种对变老的恐惧。我觉得女性生命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是特别美好的,每个年龄段的女性都有独特的价值。

网友有一句话被大家说得特别多,也是让导演组非常感动的一句话,“看了这个节目之后,我好像没有那么害怕变老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在这个时代里能够让人变得更加勇敢的节目,每位女性都可以在30岁、40岁、50岁的时候依然想去过一种不凡的人生,不断挑战自己,让自己进步和变得更强大,我觉得这个可能是观众真正喜欢看这个节目的原因,它让大家有了非常多的共鸣。姐姐们让我们看到我们每个人都要去接受自己的状态,而不是去迎合别人的标准,我觉得这是能让社会更多去思考的问题。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