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后散步于小街小巷,一些老人喜欢弹奏乐器,原声原调。他们互相吆喝着歌唱与休闲。周围观看的市民也越来越多,不分男女老少。所谓民间艺术,大概是由这样真实充分的快乐感所生吧。——峮西

走进灵魂深处寻找真实的自我 找寻生命里的另一半(1)

// 源自网络

一个夏天的夜晚,只有我们俩个人。天气炎热,能感觉到风从窗的一边吹到另一边。黑天总是自带一些神秘情调,有时也充满幽深的恐惧,让人体会到人生的无常。

她问我,你幻想过未来的生活吗?

我说,是的。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把自己的人生规划好了。长大后,我要读一所不错的大学,然后工作、结婚、生子。我要嫁给一个身高一米七五、身材匀称、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男人。

这和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大多数人有什么不一样吗?她淡淡的笑了。

听起来还不错,我说。

可是……我今年25岁,依然单身,居住在一个不足十平方米的出租房内,收入微薄,漂泊不定。看似在朝着儿时所愿靠近,其实不知早已偏离了多少,也许会更多。

对于我来说,25岁是一个分界线。

25岁以前,谈恋爱一定要年龄相仿,性格幽默,可以无限浪漫。

但25岁以后的爱情,年龄却可以无界限,上至对方仍然在世就行。 原因大概很简单,18-25岁是一个人阅历及心性成熟度发生质的变化阶段。有了这个根基,人能理解的事物越来越多,年龄差距也不再是跨度问题。

20多岁的男女和自己大十岁甚至更多的人谈恋爱,是很难走到婚姻殿堂的,总有一个人在边走边看,另一个人想结婚。但是30岁和40岁人的想法几乎无差。

晚上八点钟,我们在一家西餐厅吃晚饭。她突然放下了手中的牛排,只听那边传来一句话,“那就分开吧,我们不合适。”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我一点都不觉奇怪,这已经不知是她第几次被对方结束感情了。最近一次是在三个月前。

而记忆再稍微往前一些,应该是在她20岁那年,我们在校园的报社相识。那天我清楚记得她的名字,姜文艺。我叫她姜。

还有同报社的一个男同学,是她谈了四年零三个月的男朋友。

“他为什么离开你。”我问她。

“就在我们结婚的前一个月,突然失去了他的联系,我四处打探他的消息,却再也没有找到他。”

“后来我听朋友说,他娶了一个上海女孩儿,家庭富裕,长得甜美。不仅如此,并且在他事业上投入了一笔资金。”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我们就彻彻底底地散了。”

走进灵魂深处寻找真实的自我 找寻生命里的另一半(2)

// 源自网络

我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则征婚消息,简简单单的一小段。除去一些最基本的个

很多人都不解我的行为和做法,有些人觉得是虚假消息,有些人即便感兴趣也不敢轻易靠近我。

人即便感兴趣也不敢轻易靠近我。

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简单到只需要出现一个男人。仅此而

她不理解的看着我的字从键盘上落下,然后对我说:“灵魂?”手里拎着一条鱼,从厨房走来走去,大声朝我说:”灵魂有那么重要吗,是今晚的肉不好吃吗。你知道一个口红的色差多少钱吗,我刚才仅仅一手抖,偏了几个RGB数,天啊,300块!”

让我感到困惑的人生中,那种残缺就像是永远无法填满的,我早已疲惫不堪。甚至开始深信不疑,下一个人的出现,是上帝安排予我的另一半。

甚至开始深信不疑,下一个人的出现,是上帝安排予我的另一半。

“当我在他身边时,我抵不过他异地恋多年的女朋友。当我与他异地时,我也不如他相濡以沫的女朋友。无论我是现女友,还是前女友,都要活在阴暗的角落里,透不进来光。” 她对我

到此时,到爱情,很轻易的就陷了进去,走在里面出不来。遽然间,傍晚已过,我在窗边发呆。隔着今日的永别与明日的到来,划分清楚的是时间,割舍不断的是记忆。脑海中的黄昏、荷塘、野菊和红鲤鱼,都在。如果能与时空对话,夕阳尚未西下,风也刚刚暖,我许愿要一直守护在你的身旁,喏,那将是谁的新娘。

未西下,风也刚刚暖,我许愿要一直守护在你的身旁,喏,那将是谁的新娘。

走进灵魂深处寻找真实的自我 找寻生命里的另一半(3)

// 源自网络

"昨日,我见大海。夏天的黄昏,临近午夜,时间在移动着脚步,我仍然休息在凉亭里乘着暖风。

我在半睡半醒中,月光和未散去的人群,总觉得,你在我

你拥抱我的温度和今日的天气一样炙热。手臂刚刚好能够搭在我的肩膀上,也许中午的温度比夜晚还要炎热一些,但我还是想对你说,比起这夜晚的清爽,我更喜欢有你的

海鸥欢快的玩耍,浪花拍打着沙滩。我拾了几颗光明剔透的石子。不同颜色,不同形状。我读不懂它,如同难做你心上人。" 姜写给他的最后一封信节选

光明剔透的石子。不同颜色,不同形状。我读不懂它,如同难做你心上人。" 姜写给他的最后一封信节选。

我隔着春夏秋冬,隔着时空与距离,找寻需要弥补的那一半,我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