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村庙手抄报简单又漂亮(洪洞刘宝山手抄报尽显)(1)

舜王庙模型手抄报

临汾新闻网讯 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字的内容,配合着模型照片,精心粘贴整理,制成一张张手抄报。1月29日,记者在洪洞县万安镇老人王仁杰的带领下,看到了刘宝山老人(已故)留下的珍贵资料。

手抄报上有舜王庙模型图的正面、侧面、顶面图,其文字介绍道:四大名王的舜王庙,南北长、东西宽,南台北殿,实为罕见,有前殿、后殿各三间,殿中壁画东为“孝悌忠义”,西为“礼义廉耻”。

随后,记者查阅《山西通志》和《洪洞县志》了解到,舜王庙,又称神立庙,位于洪洞县万安镇东圈头村南里许。舜王庙于宋天圣七年(1029年)由洪洞人李良甫主持重建。除舜王殿、娘娘殿外,还有两宫娘娘庙、尧王庙、子孙娘娘庙、神象亭、百鸟楼、戏台、梳妆楼等附属建筑。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实行三光政策,舜王庙的14座殿宇以及8处楼台亭阁于1942年被全部烧毁。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历山民众在原址上依照原来的建筑模式进行重建。

“刘宝山老人为了更精准地了解舜王庙古迹的分布,他遍访在万安居住的老人们,随着老人们讲述的内容,慢慢地还原古迹分布的精准位置。”王仁杰说。

王仁杰告诉记者:刘宝山老人所做的模型虽然不精细,但基本再现了舜王庙的历史原貌,可惜这些模型已经遗失,只剩下老人生前拍摄的照片。这份手抄报不仅寄托着老人的爱乡之情,还能唤起大家对历史的回忆,更能让年轻一代了解舜王庙,了解家乡文化,激发大家热爱家乡。”

记者 王隰斌 丁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