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偶记》

元 : 许有壬

坡远花全白,霜轻实更黄。

杵头麸退墨,皑齿雪流香。

玉叶翻盘薄,银丝出漏长。

元宵贮膏火,燕墨笑南乡”

此诗句中——银丝出漏长的“银丝”就是指“饸饹”。

饸饹最好吃的在哪(舌尖上的美食饸饹)(1)

饸饹(读音hé le),也叫河漏、和乐,陕西叫huóluǒ,是将豌豆面,莜麦面、荞麦面或其他杂豆面和软,用饸饹床子(一种木制或铁制的有许多圆眼的工具),把面通过圆眼压出来,形成小圆条。比一般面条要粗些,但比面条坚、软,食用方式和面条差不多。

饸饹最好吃的在哪(舌尖上的美食饸饹)(2)

饸饹是中国民间传统面食小吃,作为中国北方最常见的面食吃法之一。传统的做法是用一种木头做的“床子”,架在锅台上,把和好的面(经常饸饹用的是荞面)塞入饸饹床子带眼儿的空腔里,人坐在饸饹床子的木柄上使劲压,将饸饹直接压入烧沸的锅内,等水烧滚了,一边用筷子搅,一边加入冷水,滚过两次,就可以捞出来,浇上事先用豆腐或者肉、红白萝卜等做好的“臊子”,就可以吃了。

饸饹最好吃的在哪(舌尖上的美食饸饹)(3)

饸饹广泛的流传在山西,陕西的陕北,宝鸡、渭南、铜川,河北,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河南一带。由于其美味可口,香气逸鼻,在中国北方地区颇为时尚。

饸饹最好吃的在哪(舌尖上的美食饸饹)(4)

邯郸的饸饹以红薯面为主。红薯面面性柔韧。加少许白面是为了调剂它的光洁度,利落度,适口性。

邯郸的饸饹凉调,干吃为多。一般不打卤起臊子调味。配黄瓜丝,葱丝,蒜汁,辣椒油,在炎热的夏季吃一碗饸饹很舒心。

饸饹最好吃的在哪(舌尖上的美食饸饹)(5)

以前饸饹的制作过程费事费力。因为的饸饹床子都笨重,难用。需要几个人才能操作。所以一般很少吃到。随着时代的变迁,技术的改造。小巧轻便的饸饹床子普及开来。现在升级到机电液压型了。吃饸饹方便多了。

饸饹最好吃的在哪(舌尖上的美食饸饹)(6)

面对一碗机制的饸饹,总觉得味道变了。

没有以前好吃了。

饸饹最好吃的在哪(舌尖上的美食饸饹)(7)

也许我们吃的不单单是饸饹的味道。

还有过去岁月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