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片的道路上我们还得走多远 是烂片的寒冬到了(1)

近来,关于影视行业入冬的声音不绝于耳,有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全国有1884家影视公司关停。央视财经记者前往中国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发现,目前有三十个剧组在这里开机,比最多的时候少了一半。大多群演没戏拍,改行做直播。

有人说,影视业的寒冬到了。最直观的依据,是明星戏约少了,还有就是“中年女明星抱怨没戏拍或只能演长辈角色”。当然,承压最重的还是小演员特别是群演,大多人面临着失业乃至转型的压力。那么影视业的寒冬这一命题,是否成立呢?

一组数据,恰恰给出了相反结论。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数据显示,截至12月6日,2019年全国电影票房已达600亿元。权威统计表明,2019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和人次同比均有一定增长,而同期北美票房同比出现下滑。电影市场的蛋糕还在,没有变小而是在做大。

真实情况是,中国影视市场出现了结构性变化。简单来说就是,蛋糕主要是被高品质影视作品切走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49.74亿票房、《流浪地球》的46.55亿、《我和我的祖国》的29.89亿,再加上票房表现不俗的《中国机长》《少年的你》等口碑佳作,剩下可分的蛋糕确实很小了。很显然,不是影视业寒冬到了,而是烂片的末日到了。

寒冬,是对投机资本、泡沫明星而言的。全国有近2000家影视公司关停,意味着资本热钱正在撤走。以往什么话题热就拍什么、哪个鲜肉演员粉丝多就拿钱砸ta的套路不灵了。然而中国影视真需要这么多热钱吗?热钱一走,泡沫自然挤掉。以为中国观众傻随意割票房韭菜,今天终于到了还账的时候。

拿中国电影来说,当下的中国电影票房,可谓“最不势利”。国际大导演不管用,如张艺谋陈凯歌贾樟柯。国际明星不管用,如成龙梁朝伟章子怡。著名导演不好使,香港著名导演一大把,玩得转高票房的寥寥无几。观众前些年被骗的太多,时下不看名头不看脸面,走进电影院的首要依据,大多是“口碑如何,权威打分多高”。想浑水摸鱼的电影人,还是趁早转行吧。

烂片的寒冬,不正是佳作的春天吗?近些年吴京成票房担当,因为他在电影题材创新上诚意十足。无论是《战狼》系列,还是《流浪星球》,都是中国电影前进道路上的良心探索,虽然有瑕疵不足,但是观众get到了吴京的诚意。林超贤导演的《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主旋律电影这样拍,之前没人能达到如此高度,这样的影片再多观众也会买单进电影院。

如果说真有什么影视业的寒冬,那也是高质量影视作品供给严重不足造成的。资本撤退,不是对电影市场没信心,而是对电影产业链上游的头部人才数量没信心。今年爆款电视剧严重不足,最近热更的《庆余年》收获一片叫好,剖根细究才知道,背后有一位叫王倦的编剧大神加盟,可中国当下像王倦这样的优秀编剧实在寥寥。显然,林超贤、吴京、胡歌们还是太少。

影视业有定律吗?有,大多观众的口碑总是没错的。现在是到了“用观众眼光挤掉行业泡沫”的黄金时期。未来,中国电影还需在电影工业化技术和类型化创作上下功夫,遵循电影创作本体,尊重和引导观众口味,烂片的寒冬到了,好片的春天,还会远吗?

来源:红网

(来源:央视网评微信公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