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其派】但凡看到舞台上有花红柳绿的模样,我们都会以为是京剧其实说到中国的戏曲,真有很多可说之处比如本节要说的昆曲,就是有别于京剧的另一种表演形式,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节奏慢的昆曲 昆曲唱不厌精?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节奏慢的昆曲 昆曲唱不厌精

节奏慢的昆曲 昆曲唱不厌精

昆曲:唱不厌精

【昆曲其派】

但凡看到舞台上有花红柳绿的模样,我们都会以为是京剧。其实说到中国的戏曲,真有很多可说之处。比如本节要说的昆曲,就是有别于京剧的另一种表演形式。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等。昆曲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的韵律与舞蹈的节拍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昆曲形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元末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宋、元以来,中国戏曲有南北之分,同样的戏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样,比如南曲。元末,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这就是昆曲的雏形。

明朝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创新,吸取了海盐腔、弋陽腔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的伴奏乐器,造就了一种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细腻优雅的“水磨调”,通称昆曲。

昆山人梁辰鱼继承魏良辅的成就,对昆腔作了进一步改进。隆庆末年,他编写了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这部传奇的上演,扩大了昆腔的影响,文人学士争用昆腔创作传奇,学习昆腔的人越来越多。于是,昆腔与余姚腔、海盐腔、弋陽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

到万历末年,由于昆班的广泛演出,昆曲经扬州传至北京、湖南,跃居各腔之首,成为传奇剧本的标准唱腔,“四方歌曲必宗吴门”。明末清初,昆曲又流传到四川、广东等地,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从此昆曲开始独霸梨园,绵延至今六七百年,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现存的最古老的具有悠久传统的戏曲形态。

【昆剧名段】

牡丹亭游园杜丽娘:

【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昆剧牡丹亭春香:

【醉扶归】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

杜丽娘:可知我常—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羞花闭月花愁颤。

杜丽娘:春香,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倦,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春香:是花都开,那牡丹花还早。

杜丽娘:

【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茶蘑外烟丝醉软。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

长生殿哭像唐明皇:

【叨叨令】不催他车儿马儿,一谜家延延挨挨的望;硬执著言儿语儿,一会里喧喧腾腾的谤;更排些戈儿戟儿,不哄中重重叠叠的上;生逼个身儿命儿,一霎时惊惊惶惶的丧。(哭科)兀的不痛杀人也么哥,兀的不痛杀人也么哥!闪的我形儿影儿,这一个孤孤凄凄的样。寡人如今好不悔恨也!

长生殿【脱布衫】羞杀咱掩面悲伤,救不得月貌花庞。是寡人全无主张,不合啊将他轻放。

【小梁州】我当时若肯将身去抵搪,未必他直犯君王;纵然犯了又何妨,泉台上,倒博得永成双。

【么篇】如今独自虽无恙,问余生有甚风光!只落得泪万行,愁千伏!(哭科)我那妃子呵,人间天上,此恨怎能偿!

唐明皇:

【快活三】俺只见宫娥每簇拥将,把团扇护新妆。犹错认定情初,夜入兰房。(悲科)可怎生冷清清独坐在这彩画生绡帐!

【朝天子】爇腾腾宝香,映荧荧烛光,猛逗着往事来心上。记当日长生殿里御炉傍,对牛女把深盟讲。又谁知信誓荒唐,存殁参商!空忆前盟不暂忘。今日呵,我在这厢,你在那厢,把着这断头香在手添凄怆。

窦娥冤·斩娥窦娥: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窦娥冤窦娥: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窦娥:

【叨叨令】恁凭俺当赴法场,啊呀,到此际有何亲眷,十几年早已不见家人面。后节里去不把哥埋怨,前街里去只恐怕俺的婆婆见。兀的不住叫她痛煞人也么哥,兀的不苦煞人也么哥,啊告,告哥哥,临刑时好与奴行方便。

秦腔:高原天籁

【秦腔其派】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秦腔唱腔为板式变化体,分欢音、苦音两种,前者长于表现欢快、喜悦情绪;后者善于抒发悲愤、凄凉情感。依剧中情节和人物需要选择使用,剧目有《蝴蝶杯》、《三滴血》等。

《三滴血》的主人公周人瑞是山西五台县人,在陕西韩城县经商。他的妻子在生下一对孪生儿子后死去。周人瑞无力抚养,便请邻居王妈妈将次子卖给了李三娘,取名李遇春。留下长子托王妈妈乳育,取名周天佑。

周人瑞因生意倒闭,携天佑回乡。周人瑞的弟弟周人祥夫妇为独霸家产,不承认天佑是周人瑞的亲生儿子,因此涉讼公堂。县令晋信书是一个死啃书本的腐儒,听闻过“陈业滴血认亲”,便用此法来断案。他见周人瑞父子滴血入水不相融合,即错断其二人并非亲生父子,勒令押解天佑出境,自行归宗。

遇春在李三娘的抚养下长大成人,与李三娘亲生女儿晚春姐弟相称,感情非常好。李三娘有意要遇春继承门户,就假称女儿晚春是自己的养女,欲与遇春婚配。但是两人尚未成婚,李三娘就病逝了。土豪阮自用垂涎晚春已久,捏造庚帖,趁机前来诈婚,挑起讼端。还是晋信书审理此案。晋信书仍用滴血认亲的方法,见二人血液融合,误断二人是同母所生不能成婚,判晚春与阮自用成亲。洞房之夜,晚春施计灌醉阮自用,乘机逃走。

周天佑被押送出境,又找不到父亲,就前往五台山进香求签。途中见一猛虎追踪少女贾莲香,便舍命相救。二人情投意合,由贾莲香父母许婚,结为夫妻。李遇春得知晚春逃走,四处寻找。与周天佑相遇,二人惊讶于相貌的相似,交谈之后,义结金兰。时值瓦剌犯境,攻破边关,二人同去从军,因功得官。王妈妈也离家追寻李遇春、晚春踪迹,途中与落魄的周人瑞相遇,得知彼此都遭遇了滴血认亲拆散亲人的命运,商定同作人证,前往五台县质问晋信书。晋信书为了证明滴血认亲的方法是对的,又传周人瑞父子到堂试验,不料血液不融,晋信书无言以对。正在此时,旗牌官报告大帅接受周天佑和李遇春二人的请求,以晋信书错判官司提到大营问罪。晚春与莲香先后赶到,父子、夫妻终于团聚。

【秦腔名段】

王宝钏我离了相府奔城南,寒窑里去看儿宝钏,

行来至鸿沟用目看,见一位妇人化纸钱,

她头上缺少帕儿苫,身穿一领布丁衫,

腰系罗裙少半片,足下的绣鞋露指尖,

前容儿不曾看得见,后影好似儿宝钏,

我二老双双都在世,儿与何人化纸钱?

是是是来明白了,因平贵命丧西凉川,

丞相家女儿识大理,妻与夫化钱理当然。

我一步来得迟罢了,我儿回上寒窑院。

观寒窑只有四堵墙,想要看天站厅堂,

下无砖瓦上无梁,到晚来还能见月亮,

怪道来奴才不回转,他为的冻暖夏又凉,

叫家院上前去叩门,你就说来了年迈人。

豫剧:假声真情

【豫剧其派】

《秦香莲》,又名《铡美案》,是豫剧的代表作品之一。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因为河南省简称“豫”,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豫剧的流行地区分布甚广,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新疆、西藏都有豫剧演出。

北宋年间,贫民的儿子陈世美进京应试,考中了状元,被皇上招为驸马。在他离家的那段日子里,他的家乡连年闹荒旱,他的父母在灾乱中不堪折磨,还好有其妻秦香莲的照料。不久,父母相继过世,秦香莲只好带上一对儿女千里迢迢来到京城寻找夫君。当她得知陈世美已经成为驸马时,硬闯皇宫想要见他,却惨遭驱逐。丞相王延龄见状,可怜秦香莲,试图让她在陈世美寿辰之日扮成歌女在席间弹唱,以助他们破镜重圆,没有成功。王延龄给秦香莲一把纸扇,暗示她到开封府告状。

陈世美得知此事,派家将韩琦追杀秦香莲母子,韩琦不忍,终将秦氏母子放走,自刎谢罪。秦香莲逃出三官堂,至包拯前控告陈世美“杀妻灭嗣”,包拯将陈世美召到开封府,好言相劝,话不投机。包拯令秦与陈对质,陈世美自恃国戚,强词狡辩,包拯怒,欲铡之。太后闻讯来阻刑,但是包拯不顾,以头上乌纱担保,终于铡死陈世美,还了秦香莲一个公道。

【豫剧名段】

十八扯十冬腊月里好热的天,

牛槔把守在虎牢关,

娶妻名叫穆桂英,

生下一女花木兰,

姜子牙差人来下聘,

差来个媒婆潘金莲,

张飞急来忙放鞭炮,

马武抬轿把亲搬,

新女婿关公下了轿,

来了个陪客张定边,

武大郎一见往里站,

让进了那位龙虎状元薛丁山,

上轿来本是孟姜女,

下轿来变成了那个秦香莲,

诸葛亮来把天地拜,

吕洞宾洞房去安眠,

韩湘子掀开罗纬观看,

不好了,

变成了白蛇和许仙。

生下一子包文正,

猪八戒扣喜到门前,

杨老将一见冲冲怒,

手指着韩信骂声李渊,

你不该差来孙悟空,

抢走我妻武则天。

一唱那秦汉三国唐宋元,

这叫七不连来八不沾,

取名字就叫十八扯,

小继呀!

看爷我扯的全不全!

就这吧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