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课后有这样一道练习。有些小朋友读完了文字,不理解题意,也不知道选择什么方法计算?有的有思维惯性。直接用96×4?这题是知道正方形周长,要求边长。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解题技巧(知道正方形周长)(1)

看到这个情况,我利用以下几个教学活动帮助理解题意。

首先,动手实践帮助孩子们理解题意。当即借助孩子们手中的跳绳,当成铁丝,找几个孩子现场围一围。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解题技巧(知道正方形周长)(2)

然后,画图、描一描,独立画一个正方形,对照图描一描哪里是96厘米?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解题技巧(知道正方形周长)(3)

接着,学生明确这个问题里,96厘米代表的是正方形的周长 ,要求的是正方形的边长。其实就是求把96厘米平均分成4段,每一段是几厘米,用除法计算。96÷4=26(厘米)

最后,我把具体的数据隐去,这里只知道正方形的周长,能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吗?引导推广到一般结论,正方形周长÷4=边长。

我有个疑问,这样的数学活动,对于已经完全理解题意的孩子是不是浪费时间,他们早已经在大脑里面开辟战场,不需要操作,一眼就知道怎么解决。而对于有些孩子,很有必要,他们只会正向思考而且是一步思考,你不指出来,手把手教,他们就会出错 ,即使懵对了也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不过,我在孙瑞雪《儿童成长的关键期》中找到答案。实物教学进行到12岁完成。课堂上不就是要把不会的教会吗?利用图形帮助孩子们从实践活动的具体思维向抽象过渡。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解题技巧(知道正方形周长)(4)

有的会可能也不是真的会,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