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经常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贬斥一个人不治生产,是个书呆子,这样一句话最早竟然是形容伟大的孔子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被后世尊为孔圣人,对中华文明有巨大的影响。这样一句极具贬义的话为什么会是指孔子?这与当时人对孔子关于生产的态度的批评有关。
孔子
孔子对生产的态度在孔子之前,人们只有四种职业,士农工商——注意这里的“士”并非后世的“士”——也就是,做官、农耕、手工业、商业。古时,贵族世代均以做官为生,这就是所谓的世卿世禄。后来到春秋时,逐渐有平民因为有才华而进入仕途,但是这些有才华的人在做官前均或农或工或商,像孟子所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孟子
孔子自“从大夫之后”,大收学生开始,即纯以讲学为职业。事实上,孔子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收学生的人,而且是第一个纯以讲学为职业的人,是第一个职业教师。他想长期做官,于是到各诸侯国游说自己的学说,企图得到官位。在游学过程中,不从事任何生产,只是靠讲学,收取学费为生。不仅孔子自己不从事生产,还似乎不想让弟子从事生产,甚至进行讽刺。
樊迟想向孔子学种庄稼、种蔬菜:“请学稼。……请学为圃。”孔子却说樊迟是“小人”。
子贡经商,孔子却说他不受天命,不干自己该干的事情。樊迟想从农、子贡想从商,均受到了孔子的批评。在孔子看来,就应该老老实实修德行、做学问,从事生产是不务正业。
孔子的这种做法与同时期的希腊智者很像,希腊智者是职业教师,不重视生产,靠广收学生,收学费维持生活。
希腊智者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
时人对孔子的批评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是很讲究实际成效、很务实的,所以孔子这种不治生产的态度很受当时人的批评。
《论语》中记载,荷蓧丈人说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就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来历。《庄子》中也记载当时的大盗盗跖(zhí)批评孔子,吃饭不靠自己耕作,穿衣不靠自己织布,天天就会搬弄口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曰:“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
盗跖
讲究实际的法家更是十分痛恶这种做法,韩非子不留情面地说,要是都像孔子的儒家这样不治生产,对国家没有半点好处,国家何以为继,曰:“孔墨不耕耨,则国何得焉?”
还将儒家与侠客并列,认为儒家用文、侠客用武都会破坏法制,说要是真实现了孔子提倡的那样,不耕作却仅靠文辞之术就能谋得大富大贵,不打仗立功却能有尊贵的地位,那大家就都不治生产而只修习文辞辩术了:“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今修文学习言谈,则无耕之劳而有富之实,无战之危而有贵之尊,则人孰不为也?”
韩非子
不治生产对后世的影响孔子的这种态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儒家逐渐形成了一种风气:靠自己的学问为别人出谋划策,而让别人让别人养着自己。
后来形成了一种非农、非工、非商、非官僚之士,他们不治生产而专待别人养己,最终形成了农工商之外的新的阶级——“士”。这种“士”只做两件事:做官与讲学。特别是到宋之后,儒家知识分子基本只做这两件事情:仕途顺利则在朝中做官,有些也兼职讲学;不顺就到民间开院讲学,像朱熹、王阳明等都是这样。
王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