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门店”原先仅是一个小山村,为便于当时谈判代表的找寻,在会议场所附近临时用木板搭成一个酒馆兼小杂货铺,并且悬挂了用汉字书写的“板门店”进行标识,从此该地得名为板门店。

不知道的朝鲜(我走过的朝鲜)(1)


三八线是条248公里长、4公理宽的分界线斜穿朝鲜半岛。经过60多年的休养生息,这个地带成为世界著名的生态保护带,植物茂盛,动物繁多。

这条独特的生态保护有小溪和河流,以不同的角度越过崇山峻岭,穿过乡村土路、道际公路,制约行政管理和经济发展。

平壤出发,我们差不多要4个小时才能到达板门店,在路上朴导讲解开城历史。开城是高丽故都,以出产高丽参出名。

朴导还介绍了高丽参的等级分为天地人三级,最好的要2500元人民币一盒,当然这都是种植的,要是野生的就无价了。

平壤到板门店沿途情况比平壤到妙香山好,树木多了,土地也是褐色的。沿途的朝鲜人看起来气色不错,虽然没有胖子,很多人看起来很结实。

不知道的朝鲜(我走过的朝鲜)(2)

中途还有服务站,小卖部就摆在外面,价格比平壤便宜,特别香烟是朝鲜最便宜的,还有水果卖。服务站的卫生间很干净,但是水龙头没有水,要用水瓢从水缸里舀水,平壤之外很多地方的卫生间也是这样。

一路上有很多涵洞,涵洞里没有路灯。临近38线时,岗哨多了起来,只有一次在一个哨所附近看到几个士兵光着上身在练功夫。

岗哨对游客不检查。但导游还要先办手续,游客下车等候,旅游车要进行检查。板门店附近还有农民耕种,田地里一片忙碌景象。

第一站是参观板门店的停战协议签字大厅。木结构中式风格的签字大厅很空旷,据说有1000多平方米,陈列着当初参战双方签字时用的旗帜、用具以及签字文本,桌上都铺着绿色台呢。

讲解员用字正腔圆的语气向我们介绍了当时签字的场景,由一名讲解员讲解,两个导游分别用汉语和英语翻译。

从签字大厅坐车到三八线旁边的大楼观景平台上,看传说中三八线。 贴近观察那条不过10多厘米高,30厘米宽的水泥槛。

从三八线参观完毕后我们到开城吃午餐。开城是朝鲜著名的古都,公元919年,王建推翻后高句丽即位,建立高丽。次年(920年),把首都从铁原迁回开城,并改开城为开州。高丽古都,现在也是朝鲜的一座重要城市,并被称之为朝鲜及东亚地区的新兴轻工业中心,我们看到的开城市区有点现代化的气氛。

不知道的朝鲜(我走过的朝鲜)(3)

满地的银杏叶,道路倒是宽阔但车辆很少,路上的行人也不多,穿着打扮也不如平壤时兴。周围的建筑也是上个世纪年代那种楼房的式样,在路边,我还看到了家家户户打蜂窝煤的场景。

开城也是朝鲜最重要的人参产地,亦是高丽人参当中的最高级。这里的高丽人参由高到低被分为“天、地、人”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又按单支人参的重量有高下区分。

一般而言,“天”字号下等水平的人参在这里要卖到700人民币一盒,价格不菲。

开城成均馆这是我这次朝鲜之行看到的最美的地方。在朝鲜秋天的阳光下,已经有一千多年的银杏树枝繁叶茂,满树满地都是金灿灿的银杏叶,美得让人流连忘返。

成均馆是朝鲜古代高丽时期的最高学府,其前身是建于公元992年的国子监,是朝鲜最早的大学。

成均馆位于高丽的首都开城,在今天的朝鲜境内。而韩国的成均馆大学只不过是借用了成均馆的名字以示继承其文化传统之意。成均馆的名字很有深意,所谓“成”是指“成人才之未就”,所谓“均”是指“均风俗之不齐”。作为古代朝鲜最早的大学,设有国字学、大学、诗文学、律学、书学、算学等6个学科,还有宿舍,总占地面积为2万多平方米。

现在朝鲜把这里改为了高丽博物馆。参观完板门店三八线之后,旅游团队都会到这里参观。 成均馆的建筑特点也是有着浓厚的特色的,内院的核心建筑是大成殿,很明显祭祀的。

现在大成殿和内院的东西厢房被布置成了展室,展出高丽时期的历史资料和出土文物。 朝鲜国家公务人员和人民军军官是最受朝鲜女青年青睐的群体。

世界最深的地铁。朝鲜首都平壤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始建于1966年,最深处达地下200米,平均深度亦达100米,某些山区路段更深入150米,因此除了交通运输外,地铁系统还有防空洞的功能。

从地铁线入口到达地铁站台需要经过一条长长的扶梯,足足跨越了100多米的深度,想想看,这好比是你坐着扶梯从30多层楼直接下到地面。

朝鲜地铁内的光照不错,到达站台才发现其实地铁站的装修还是满豪华的。镶嵌著丰富多彩的壁画描绘,站台中部挂着巨型的水晶吊灯,还有几排报栏。

和国内的地铁列车相比,朝鲜红绿相间的列车明显有特点。我们这一团的人都在同一个车厢,朝鲜人都挤在车厢的一头,不和我们混在一起。列车运行的速度并不快,但是噪声却小。看得出在平壤作为首都,确实是朝鲜人集体向往的地方。

志愿军纪念碑在一个小山坡上,并不高,底部就是一个很小的纪念馆,只有一些战争画和一个不大的烈士花名册,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可以参观的。但是对于中国游客来说,在这里的心情是无限怀念前辈的。

不知道的朝鲜(我走过的朝鲜)(4)

平壤牡丹峰山脚下的凯旋广场上就是著名的朝鲜凯旋门。高60米,宽52.5米,整座建筑用1.05万多块精雕细琢的高级花岗石砌成,门柱边缘有70块金达莱花纹浮雕石板,拱门是朝鲜传统的城门形式,高27米,宽18米,可同时开行几辆汽车。

夜晚凯旋门灯火通明,这也让它成为了平壤耀眼的地标性建筑。

晚餐我们吃的是朝鲜火锅,看着和呷哺呷哺有点类似,每人一个小锅自己烫蔬菜和一些肉,量不大,得配上餐前发的那个面包才能吃饱,不过味道还不错。据说这道火锅是朝鲜家中临时遇到客人来拜访,而又没有专门备菜的情况女主人普遍的应对之道。

吃完饭导游将全程陪同我们前往新义州,到达新义州之后我们下了火车,被告知要在站台上等待中国境内过来的火车,专门负责接送中国来往朝鲜的游客。

不知道的朝鲜(我走过的朝鲜)(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