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嘴兽研究员、生态学家Josh Griffiths抱着一只刚抓获的雌性鸭嘴兽研究人员正在游说澳大利亚国家和州政府为这种独特的物种提供更多保护,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鸭嘴兽是夜行性的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鸭嘴兽是夜行性的吗(毛茸茸的鸭嘴兽会变成濒危物种吗)

鸭嘴兽是夜行性的吗

鸭嘴兽研究员、生态学家Josh Griffiths抱着一只刚抓获的雌性鸭嘴兽。研究人员正在游说澳大利亚国家和州政府为这种独特的物种提供更多保护。

摄影:DOUG GIMESY

撰文:HALEY COHEN GILLILAND

19世纪初,大英博物馆的自然历史藏品管理员George Shaw看到一份从澳大利亚运到英格兰的动物皮毛,那一刻他惊呆了。看上去就像是有人把鸭子的蹼足和喙,缝在了毛茸茸的四足哺乳动物身上。虽然最终他接受了鸭嘴兽是真实存在的,但最初他怀疑这是个恶作剧,有人把各种动物缝在了一起。

两个世纪后,鸭嘴兽依然令科学家感到震惊。除了四种针鼹,它们是唯一产卵的哺乳动物。它们也是少数几种有毒的哺乳动物之一:雄性鸭嘴兽长着有毒尖刺,造成的疼痛相当于被胡蜂蛰几百次。(最近科学家发现,它们的毒液中含有一种激素,可能有助于治疗糖尿病。)

除此之外,鸭嘴兽没有胃,它们的食道直接通向肠道;它们有10条性染色体,而人类只有2条。这似乎还不够,今年科学家发现,鸭嘴兽的皮毛具有生物荧光,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发出明亮的蓝绿色。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Tahneal Hawke把一只鸭嘴兽放归维多利亚州的米塔米塔河。研究人员捕捉鸭嘴兽进行健康评估、采集基因样本,并给它们植入微芯片。

摄影:DOUG GIMESY

森林里,晨光微曦,Josh Griffiths和博士生Tamielle Brunt在整理他们用来捕捉鸭嘴兽的网。鸭嘴兽在夜间较为活跃,所以科学家大多数在日出和日落时分研究这种动物。

摄影:DOUG GIMESY

Tahneal Hawke在给一只被麻醉的鸭嘴兽的喙抽血,静脉窦就在皮肤下面。研究人员将用这份样本研究鸭嘴兽的DNA和RNA。

摄影:DOUG GIMESY

在维多利亚州麦克马洪溪,一只小鸭嘴兽刚被放生到一根原木上。研究人员动作迅速,不会让研究对象离开水超过半个小时。

摄影:DOUG GIMESY

但最近,在惊叹之余,鸭嘴兽研究员也深感担忧。气候变化、人类发展、干旱、丛林大火,正在破坏澳大利亚东部的河流,而那里是鸭嘴兽赖以觅食和交配的地方。科学家现在正在敦促澳大利亚政府和几个州把鸭嘴兽列为易危物种,从而为它们带来更多的保护。

缺水

由于鸭嘴兽容易受到惊吓,再加上通常在夜间活动,所以统计它们的数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所有迹象都表明,它们的数量在下降。根据新南威尔士大学、澳大利亚环境保护基金会等机构最近的报告,过去30年里,在超过22%的栖息地里,鸭嘴兽消失了。

历史记录进一步证明了下降趋势。“一些记录显示,成千上万的鸭嘴兽因为皮毛被射杀,”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生态学家Tahneal Hawke正在研究鸭嘴兽的种群动态,她说:“有人说,曾在一条河里看到了20只鸭嘴兽,而我一次最多只看到了4只。”

Josh Griffiths和研究员Farley Connelly在设网捕捉鸭嘴兽。日落之后,他们每三四个小时会检查一次网,在黎明时把它们带走。

摄影:DOUG GIMESY

2019年和2020年初,丛林大火席卷了澳大利亚。与袋鼠和考拉等其他标志性物种相比,作为水生生物,鸭嘴兽似乎情况更好一些,但它们的河流栖息地也受到了影响。

摄影:DOUG GIMESY

鸭嘴兽的皮毛浓密、防水,当它们在河流和小溪中觅食和交配时可以保暖。历史记录显示,欧洲商人为了它们的皮毛,杀死了成千上万的鸭嘴兽。

摄影:DOUG GIMESY

19世纪的博物学家George Shaw第一次看到鸭嘴兽的皮毛时,以为有人在开玩笑,把鸭子的蹼足和喙缝在了毛茸茸的四足哺乳动物身上。

摄影:DOUG GIMESY

鸭嘴兽的蹼足可以让它们在水中快速前行。不过,在陆地上行走则是另一回事。它们的腿短而重,像爬行动物一样向外张开。与体型相似的其他陆生哺乳动物相比,它们在陆地上行走所耗费的能量要多30%。

摄影:DOUG GIMESY

研究人员必须小心地避开雄性鸭嘴兽后腿上的毒刺。虽然对人不致命,但据说尖刺分泌的毒液会让人非常痛苦。

摄影:DOUG GIMESY

鸭嘴兽把脂肪存储在尾巴上,以防食物短缺。雌性鸭嘴兽还会用尾巴在温暖的身体上孵蛋。

摄影:DOUG GIMESY

在2月发表的论文中,她的同事Gilad Bino预测,如果气候变化如预料中那样继续恶化的话,那么在未来50年里,近四分之三的鸭嘴兽将会消失。

根据预测,气候变化会增加干旱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增加丛林大火的风险,比如2019年和2020年初席卷澳大利亚的大火。根据环境咨询公司Cesar Australia的生态学家Josh Griffiths和同事最近发布的报告,这些火灾后,在14%之前见到过鸭嘴兽的地方,鸭嘴兽已经消失了。

Griffiths研究鸭嘴兽已有13年,他告诉我们,鸭嘴兽面临五大威胁是:“缺水,缺水,缺水,缺水,还是缺水。”

他工作的地方靠近墨尔本,他说自己最担心的是城市化。随着道路、人行道和其他硬化路面变多,雨水会迅速注入城市河流,导致河岸被侵蚀,沉积物增加,鸭嘴兽的猎物被赶走,给它们带来不小的挑战。

水坝会改变水流,阻碍鸭嘴兽的活动,也是一大威胁。新南威尔士大学生态系统科学中心的主任Richard Kingsford说,在他所在的州,有三项提议让他特别担心。

“新南威尔士州认为,这会让整个国家不再干旱,但实际上却会让这些河流的情况雪上加霜,包括鸭嘴兽生活的河流,”他说:“如果(他们意识到)这是一种脆弱的物种,那么在批准提议时,要求会高得多。”

易危物种

澳大利亚保护基金会的环境政策分析师James Trezise说,鸭嘴兽是澳大利亚的标志,受到全世界人的喜爱,对于一些原住民来说,鸭嘴兽有着特别的意义。鸭嘴兽是瓦迪瓦迪人的图腾动物之一,也是他们的精神象征,但距离鸭嘴兽上一次出现在他们的领地上,已经有很多年了。

为了确保这种标志性动物不会消失,包括摄影师Doug Gimesy在内,研究人员和倡导者向澳大利亚和几个州政府提出申请,要求将鸭嘴兽列为“易危物种”。11月下旬,维多利亚州的科学咨询委员会建议批准这个申请。南澳大利亚州已经将鸭嘴兽列为濒危物种。

将鸭嘴兽列为国家层面的濒危物种,要求澳大利亚政府提高对鸭嘴兽的监管力度,同时在评估水坝等大型开发项目时,官员必须考虑到鸭嘴兽的情况。

此外,科学家表示,他们希望政府在河道整治时考虑更周全;减少为农业清理土地,这会导致河流被侵蚀;禁止“淡水螯虾陷阱”,这种陷阱被用于捕捉甲壳动物,但往往也会困住鸭嘴兽。

Gilad Bino和Tahneal Hawk把临时无线电应答器粘在一只雌性鸭嘴兽的尾巴上。应答器可以帮助他们收集鸭嘴兽的活动信息,以及水坝上游泄洪带来的影响。

摄影:DOUG GIMESY

他们说,希望全球物种保护状态的权威机构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也能重新审视对鸭嘴兽的分类。2016年,鸭嘴兽被列为近危物种,而列为易危物种,则意味着距离濒临灭绝只有一步之遥,这会给澳大利利亚政府增加一些压力。

“趁现在来得及,我们还有机会做点什么,”Kingsford说:“如果它们现在或是明年不在名单里,那么两到五年后就会濒临灭绝,那时为时已晚。”(译者:Sky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