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蝉的古诗词虞世南(古诗学习蝉虞世南)(1)

译文:蝉儿低头吸允着清凉的露水,悦耳动听的叫声从稀疏的梧桐叶中传出。因为在高处,所以声音传得远,可不是凭借秋风的力量吹过来的哟。

选自《唐诗三百首》彩绘注音版 延边大学出版社

拓展: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通过写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

蝉居住在挺拔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响亮。

蝉能够“居高声自远”,不是由于凭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

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它们所隐喻的深层意义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