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落花生课文主要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落花生课文导读)(1)

一、课前预览

字词学习:本课会认生字5个:亩、吩、榨、便、榴、矮

本课会写生字9个:亩、播、浇、吩、咐、亭、榨、慕、矮

认识多音字:便

积累词语:播种、浇水、吩咐、榨油、爱慕、体面、深夜

关键能力:理清文章内容,从对话中找出花生的特点。

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并试着运用这种方法写一写身边的事物。

作者简介:许地山(1893-1941)笔名落华生,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许地山小时候,他的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教育子女为人处世要脚踏实地,不求虚名。所以许地山写了《落花生》一文追忆父亲的教诲。主要作品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等。

家校联动:家长引领孩子带着问题预习课文 。

左左老师提问:“作者借落花生赞美了什么样的人?”

五年级上册落花生课文主要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落花生课文导读)(2)

五年级上册落花生课文主要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落花生课文导读)(3)

二、课文精析

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种花生,收花生

段落大意:概括地写“我们”姐弟几个在母亲的提议下种花生、收花生。

母亲的话点出“我们”姐弟几个爱吃花生,为下文“我们”尝花生、议花生埋下伏笔。

从种花生到收花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但作者仅用“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收获”几个词一笔带过,描写极为简略。

“居然”一词突出了“我们”收获花生时的那种惊喜与兴奋。“我们”没有种花生的经验,又是在荒地上种的,所以,种是种了,但对能否有收获并没有把握。没想到,“我们”居然真的收获了,真是令人喜出望外。

2、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尝花生

段落大意:写母亲提议过一个请父亲也来参加的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导读: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既表现出了母亲的能干,又说明母亲为过收获节做了精心准备。

3、第三部分:【3-15自然段】——议花生

段落大意:写收获节上父亲和“我们”边吃花生边议论花生。父亲对花生品格的赞扬,使“我们”对花生产生了敬佩之情。

分段理解:

第3-9自然段,父亲与我们的对话,写出了花生的味道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等好处,为下文揭示花生内在品质做铺垫。

“难得”说明父亲很少和家人在一起,可见父亲很忙,但是他很重视这个收获节。

第10自然段,写父亲对花生的第一次议论,道出花生的可贵之处。

【对比】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作对比,通过对果实生长位置、果实颜色的比较,说明花生虽然没有桃子、石榴、苹果的外在美,却具有可贵的内在美: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名利等

词语“埋”“挂”“矮矮地”“高高地”形成鲜明对比,写出了花生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显露的可贵品质。父亲要赞扬花生的奉献精神,又提出对桃子、石榴、苹果的客观印象,这只是从外表方面将两者作比较,并非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第11自然段,写“我们”对父亲的话表示赞同。

第12自然段,写父亲对花生的第二次议论,道出了父亲对“我们”的期待。【借物喻人】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要像花生那样不计名利、默默奉献、造福他人。

“不好看”“很有用”说明花生虽然外表不美,但具有内在美——朴实无华,默默地给人们带来好处。

第13自然段,写“我”由花生领悟到的做人道理。【中心句,点明文章主旨】

“只”这个字用得很准确,在这里不是说外表美不好,做体面的人不好,而是说不能单纯地“只”注重外表,只讲究体面。

第14自然段,写父亲对“我”的话表示肯定。

第15自然段,写“我”把父亲的话牢牢记在心上。

“印”字表明“我”永远也不用忘记父亲的教导,再用“深深地”来修饰,更加凸显出父亲的话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年级上册落花生课文主要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落花生课文导读)(4)

关注“一起学习语文吧”和左左老师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