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诗句 34愿得一人心(1)

2012年,歌手李行亮发表《愿得一人心》,小心翼翼的爱情,推敲琢磨的歌词,配上朗朗上口的旋律,使其迅速成为流行爆款,登首各大音乐榜单,霸占听众单曲循环,好好地火了一把。不过,细心的听众却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副歌歌词配不上前奏歌词的气质。

即上图左边的歌词,写得比较出彩,很多人都在里面找到了曾经自己的影子;而右边的副歌部分,则显得鸡肋很多,要不是一句"只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撑着,恐怕难以自持。而这首歌最大的争议恰恰就出在这一句上:唱着唱着总感到莫名地熟悉,但与那熟悉的味道似乎又差了几分。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诗句 34愿得一人心(2)

其实,这首歌的歌名改编自《白头吟》,相传是汉代烈女卓文君所作的一首诗,只不过卓文君所言是"愿得一心人"。乍看差不多,就是心、人二字颠倒了顺序,可是它们所呈现出的意思却有了根本性的改变。首先,李行亮所唱"只愿得一人心"意思很简单:只希望能够捕获一个人的芳心。

当然,这个"人"是特指,就是歌词里唱的"你"。爱情不怕别的,就怕变了心,她的心不在你这里了,那从前的青春回忆、山盟海誓都成云烟飘散。只是面对这既成的事实,自己却不肯相信,仍然眷恋着想象和记忆中的那个她,久久不能回到现实。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诗句 34愿得一人心(3)

"愿得一人心",强调的是心,而"愿得一心人"自然强调的是人。《白头吟》是卓文君写给丈夫司马相如的,这句话的意思是:遇到一个一心一意的人,和他相守到白头也不分离。所以说,歌曲和古诗中"心"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前者特指一个人的心,后者则指一心一意、情意专心。

卓文君之所以追求"一心"之人,是与司马相如的见异思迁有关系的,毕竟她选择追随司马相如,付出了极大的勇气。卓文君17岁便守起了寡,虽然正值青春年华,但按照古代婚姻价值观,女子要对亡夫忠贞不二,须守寡终生。然而,司马相如的到来,让她将死的心重新燃起了希望。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诗句 34愿得一人心(4)

如果说司马相如能够与卓父好好沟通,做到明媒正娶,那么这桩婚事还显得不那么离经叛道,可偏偏二人选择的方式竟然是私奔。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打动卓文君,但卓父反对二人结合,他们便不管不顾地私奔了,只留下在风中凌乱的卓家人。更何况,卓府是名门望族,出了这档子事简直颜面尽失。

总结起来,卓文君冒的三层险分别是:寡妇之贞、私奔之耻、家族之誉。她几乎倾尽了所有只为与爱人厮守,而且那时候的司马相如只不过是个无名小辈。可是,当他在事业上展露锋芒,取得了一定成绩之后,便移情别恋,心生纳妾之意。卓文君于是写下《白头吟》寄予夫君,意与之决裂。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诗句 34愿得一人心(5)

第二联写得很清晰:"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这首诗的创作目的,不是为了谈情说爱,也不是为了挽回司马相如,而是为了分手。所以"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又可以这样解释:我满以为嫁给了一个专心专情的人,天真以为能够白头到老。这又与歌曲演绎的境界相差甚远了。

终上所述,不论在内容、意义,还是创作的出发点上,"一人心"与"一心人"都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流行歌曲固然可以缓解疲惫的身心,但古诗更能陶冶心灵,所以不要让流行歌摧毁了古诗的韵味,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要知表知面,更要知根知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