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句子练习卷,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部编版六年级语文句型练习题?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句型练习题(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句子练习卷)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句型练习题

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句子练习卷

班别: 学号: 姓名:____________

一、活用关联词。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只要……就…… 虽……但…… 因为……所以…… 如果……就…

直到……才…… 一旦……就…… 不是……而是…… 即使……也…

(1)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 但 )心满意足。

(2)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 如果 )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 )没有收成的希望。

(3)( 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 才 )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

(4)京剧一般是不把饭碗搬上舞台的,(一旦)真用,那( 就 )得“狠狠做戏”。

(5)( 即使 )这些设想能实现。( 也 )是遥远的事情。

(6)( 因为 )他闰月出生,五行缺土,( 所以 )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7)( 只要)有一个人做了一件新鲜玩意,大家看了有趣,很快( 就 )能风靡全班。

2.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1)巨大的马匹(虽然)被整个省略,( 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

(2)( 如果 )明天天气好,我们( 就 )去郊游。

(3)静,( 不仅 )能显示武艺的高强,( 还 )能显示必胜的信心。

3.用合适的关联词合并句子。

(1)这种境界,使人惊叹。 这种境界,叫人舒服。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2)郝副营长只有二十二岁。 郝副营长已经打过不少仗了。

郝副营长虽然只有二十二岁但是已经打过不少仗了。

(3)五位壮士向顶峰攀登。五位壮士依托大树和岩石身敌人射击。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身敌人射击。

二、按要求写句子。

1.小小的花苞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缩句)

花苞恰如盘花扣。

2.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缩句)

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3.广场汇集了群众队伍。(扩句)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4.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改为陈述句)

你不算是个党员。

5.再也见不到伯父的面了,我怎么能不伤心呢?(改为陈述句)

再也见不到伯父的面了,我很伤心。

6.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7.狼牙山五壮士的行为让我们敬佩。(改为反问句)

狼牙山五壮士的行为怎么不让我们敬佩呢?

8.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肯定句)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惊叹。

9.闰土说:“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改为转述句)

闰土说,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他们那里是不算偷的。

10.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修改病句)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

11.它的存在,就是为了突显人物的英雄。(修改病句)

它的存在,就是为了突显人物的英雄气概。

12.闰土的心里有很多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修改病句)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13.妈妈一歪头冲我笑了笑,帮我系好扣、帽子。(修改病句)

妈妈一歪头冲我笑了笑,帮我系好扣,戴上帽子。

14.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仿写比喻句)

漫天闪烁的星星好像一颗颗美丽的宝石。

15.这么松散的地,简直是一张软床。(仿写比喻句)

空中,晶莹的雪花偈轻盈的玉蝴蝶在翩翩起舞。

16.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十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写比喻句)

一阵微风拂过,柳条像优雅的舞者般舞动起来。

17.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仿写拟人句)

鸣蝉在树上尽情歌唱。

18.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仿写拟人句)

顽皮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19.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清凉凉的水;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暖暖香香的阳光。(仿写句子,注意加点的字)

如果你是鸟儿,那快尔 就是一片湛蓝的天空;如果你是白云,那快乐就是一阵芬芳怡人的清风。

20.那一树的丁香花遮掩着我的窗。(改为“把”字句)

那一树的丁香花把我的窗遮掩着。

21.两个竹节人被老师一把抓去。(改为“把”字句)

老师把两个竹节人一把抓去。

22.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改为“被”字句)

火星表面上的尘土被风吹来吹去。

23.马宝玉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改为“被”字句)

一块大石头被马宝玉猛地举起。

24.七连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改为“被”字句)

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被七连交给了六班。

25.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

难道这不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三、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

2.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3.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4.我总是仰望高空口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5.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

6.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

7.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地跳跃: 滴答,滴答滴答……

8.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四、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1“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河清澈与弯曲回旋的特点

2“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形势的危急。

3“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

空。”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和闰土的生活环境不同,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 ,流露出“我”对农村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向往。

五、判断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1“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

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这句话是对马宝玉的动作描写,句中描写马宝玉动作的词有抢、夺、插、举、喊,这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他的从容机智

2“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这句是描写

桑娜的心理活动,表现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六、读句子,指出下面各句中破折号的用法。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转换; C.表示意思递进;

D.表示声音的延长; E.表示插说; F.表示话没说完。

1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 B )

2.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仆人立刻把酒壶酒杯端上舞台。( D )

3“那怎么——”“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F )

4.从御花园出顺贞门就到了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对面就是景山。( A )

5.他用林业收人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C )

七、读句子,指出下面各句中省略号的用法。

①表示列举的省略; ②表示含糊其词,欲言又止; ③表示语意跳跃;

④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⑤表示数字的延续; ⑥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1妈妈说:“这就是你的好朋友吧……” (⑥ )

2.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嫦娥奔月,仙女下凡,蟠桃盛会…… (① )

3.“我嘛……缝缝补补……” (④ )

4.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⑤ )

5“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 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