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朋友们,在阅读文章之前,辛苦您动动小手点击一下“关注”,我们将持续更新历史故事,既方便您后续的阅读,又可以与志同道合的读友进行讨论,感谢您的支持。

1963年12月,伟大领袖毛主席迎来了他的70岁生日,很多领导干部都争相来为他祝寿,而陈毅元帅、罗瑞卿将军便在其列。

毛主席见到陈毅、罗瑞卿等人赶过来为自己祝寿,笑着说道:“你们是要敲我竹杠呀!”那么,毛主席为何会说陈毅、罗瑞卿等人的到来是“敲竹杠”呢?

这一切还要从毛主席的生活习惯说起,虽然贵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但毛主席的个人生活却一直特别简朴,却不奢侈浪费。

不仅如此,毛主席还很少过生日,就算过生日,也绝少大办宴席,经常只是和朋友们简单聚一聚罢了。

陈瑞书罗渽民(陈毅罗瑞卿前来祝寿)(1)

1952年12月26日,这一天是毛主席59岁的生日。

当天,毛主席的医生王鹤滨来中南海看望他时,看到毛主席正在吃面。

由于毛主席是南方人,喜欢吃米饭,很少吃面食,所以当王鹤滨看到毛主席吃面的时候顿时便感到很是诧异。

毛主席也看出了王鹤滨医生的困惑,笑着对他说道:“医生啊,今天我的生日,你要不要陪我喝一杯酒啊?”

原来,毛主席之所以在当天出乎寻常地选择吃面而没有吃米饭,正是因为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中国民间一直都有过生日吃“长寿面”的习俗。

陈瑞书罗渽民(陈毅罗瑞卿前来祝寿)(2)

虽然是毛主席的保健医生,能够有常常和毛主席接触的机会,但王鹤滨医生也万万没想到,毛主席的个人生活竟能如此朴素无华。

经过了此事,王鹤滨医生对毛主席的敬仰又平添了几分。

王鹤滨医生连忙对毛主席说:“祝主席生日快乐!也祝主席您健康长寿!”

可是毛主席却笑着说:“我可不喜欢祝寿、做寿,吃一碗就算过生日了。”

随后,毛主席又用半开玩笑的语气说道这:“做寿是不会使人长寿的,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万岁无疆啊!”

长久以来,毛主席都非常不喜欢过生日,对于办寿宴,更是能不办便不办了,这个习惯,他在革命年代便养成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主席的生活习惯却如同从前一样,不改艰苦朴素的本色,就连他的花甲大寿也是如此。

陈瑞书罗渽民(陈毅罗瑞卿前来祝寿)(3)

1953年12月26日,这一天是毛主席六十岁的生日,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六十岁叫花甲,是非常重要的年纪。

然而即使是花甲大寿,毛主席也没有大办特办生日宴,更没有宴请宾客,只是让厨师做了三四个菜罢了。

在厨师炒完菜以后,毛主席还特意让厨师还自己一起吃饭。

连花甲大寿,毛主席也是这样简简单单度过的,更不用说平常了。

不过毛主席也并不是每一年都是如此,譬如说有一年,毛主席便破例在生日时摆了四桌,宴请了很多客人,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当时毛主席也并没有打算办生日宴,但是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觉得毛主席为国家操劳了这么久,却从来没有好好过一个生日,实在是太不应该了,便都想让毛主席好好过一次生日。

陈瑞书罗渽民(陈毅罗瑞卿前来祝寿)(4)

一开始毛主席是不愿意的,觉得没有必要,经过工作人员的苦劝后,毛主席最终还是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不过,毛主席并不愿意花公款为自己过生日,于是决定由自己掏钱来办此次的寿宴。

大伙儿得知这个消息后都很高兴,都想为毛主席大办特办一场,不过毛主席的生活一直非常节俭,他并不愿意大办特办。

最终,毛主席这一次的生日宴只请了三桌的客人,其中除了毛主席的好友以外,来的客人大都是全国各个行业的杰出代表,其中,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便在当中。

那天,毛主席还亲切地给钱学森夹了菜,说他们平常做科研工作非常不容易,应该多补充营养。

毛主席的关怀,令钱学森感动不已,那一天的场景,即使在多年以后,他仍然记忆犹新。

时间的车轮来到了1963年12月,毛主席即将迎来他七十岁的生日,而毛主席也不同寻常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正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啊!今天我们一定要好好庆祝一下!”

陈瑞书罗渽民(陈毅罗瑞卿前来祝寿)(5)

而在此之前,大家便为了毛主席七十大寿的事忙活了起来,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早就开始了秘密为毛主席筹办寿宴的工作。

此事最初是由毛主席身边一个叫顾作良的工作人员提议的,在他提议以后,当即便得到了其他工作人员的赞同,大伙儿决定要给毛主席一个惊喜。

一切都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但毛主席是何等聪明的人,早就看出来了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最近表现的有点儿不对劲,便把他们找了过来,问他们到底有什么事情在忙。

一开始大家都不愿意坦白,还想搪塞过去,于是毛主席便装出了要生气的样子,这样大家才毛主席坦白了此事。

毛主席知道大家也是好意,虽然他平生很少做寿,但现在面对同志们的好意,也实在没办法拒绝大家,但他仍然向工作人员们申明道:“给我做寿可以,但必须说好了,要答应我的三个条件。”

陈瑞书罗渽民(陈毅罗瑞卿前来祝寿)(6)

毛主席所说的三个条件分别是不许大办特办,不要花公家的公款,不要对外大肆宣传。

大伙儿一听毛主席的“三个条件”都乐了,当即便答应了下来。

毛主席生日的前一天,也就是1963年12月25日,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便开始为次日毛主席的寿宴要做的菜忙活了起来。

顾作良等人一同商讨第二天应该做些什么菜,由于人手不够,他们还特意从其他部门请来了一位厨师做帮手。

一开始毛主席提议自己的七十大寿的寿宴只办一桌就好了,而且他还特意声明不要祝寿,自己和身边的人简简单单吃一顿饭就行了。

陈瑞书罗渽民(陈毅罗瑞卿前来祝寿)(7)

陈毅、罗瑞卿、彭真、贺龙等领导干部在私下里得知了此事,便都不请自来地赶了过去,要为毛主席他老人家祝寿。

而且,他们为了给毛主席一个惊喜,还特意在私底下向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打听毛主席生日当天的时间安排,并赶在毛主席到来之前,提前赶到了毛主席办寿宴的地点,早早地在这里等着毛主席过来了。

当然,由于毛主席只打算请一桌客人吃饭,所以包括陈毅、罗瑞卿、彭真、贺龙等领导干部都不在毛主席的宴请名单上,这并非是毛主席对他们有什么成见,只不过毛主席简朴低调惯了,不想劳烦大家来为自己祝寿,也不想大办自己的寿宴罢了。

等到毛主席赶到以后,发现陈毅、罗瑞卿、彭真、贺龙等领导干部都在这里,一下子愣住了,连忙问他们:“你们到这里来是干什么啊?你们过来也没有提前通知我,是有什么大事吗?”

陈瑞书罗渽民(陈毅罗瑞卿前来祝寿)(8)

罗瑞卿笑着说道:“主席,您是不是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啊?”

毛主席听了罗瑞卿的话,一时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是一个平常天啊,还能是什么重大日子啊?”

于是陈毅、罗瑞卿、彭真、贺龙等领导干部连忙说:“主席,今天是您的生日,我们可都记在心里呢,我们这些人,都在特意赶过来为您老人家祝寿的。”

“我也没有请你们啊?你们怎么自己赶过来了?再说了,我可是提前申明过的,不要祝寿的。”毛主席如是说道。

陈瑞书罗渽民(陈毅罗瑞卿前来祝寿)(9)

这时,其他的一些领导干部也赶了过来,而且他们也同样说自己是过来为毛主席祝寿的。

听了大家的话,毛主席顿时便什么都明白了,笑着对他们说道:“我现在算是明白了,你们啊,其实是来敲我的竹杠的呀!你们是不是想过来我这里打牙祭啊?我可申明了,打牙祭可以,不能以为我祝寿的名义。”

听了毛主席的话,大伙儿瞬间全都笑了,这时毛主席又接着说道:

“毕竟我之前事先说好了不要祝寿的,你们要是来祝寿的话,那我就算是食言了,那怎么行啊?你们吃饭可以,大家都可以参加,既然你们都过来了,那我就破例请一次客吧。”

陈瑞书罗渽民(陈毅罗瑞卿前来祝寿)(10)

就在此时,周总理也赶了过来,毛主席笑着对他说道:“你来了,就一起吃饭吧!”

当天的饭菜非常简单,没有什么名贵的食材,更没有什么特别的美食,有的只是一些家常菜,而且由于毛主席原本只宴请了一桌客人,现在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原本饭菜便不丰盛,现在每个人能吃的肚子里面的饭菜便更少了。

尽管如此,在场的每一个却都吃喝得很高兴,在大家看来,能陪毛主席过生日,就是自己莫大的荣幸了,除此以外,还能有什么其他的奢求呢?

不过虽然饭菜很是简单家常,但其实那天饭桌上也并非是一件“好东西”都没有的,譬如当时席间有一坛陈酿了几十年的花雕酒便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

那坛花雕酒还没开封,大家便交头接耳地讨论起了这坛瓶的年份来了,这是因为中国民间有花雕酒陈酿的时间越久越优质的说法。

等到那坛花雕酒开封以后,酒香色瞬间便馋住了在场的客人和干部们,其中一位客人在品尝之后,便断言道:“这坛花雕酒的年份起码有四十年了。”

大家笑着问他是怎么知道的,这个客人又继续说道:“当然是根据我几十年的品酒经验得来的。”

大伙儿听到他的话,顿时便全都笑了起来,现场充满了快活了气氛。

陈瑞书罗渽民(陈毅罗瑞卿前来祝寿)(11)

后来工作人员向众人介绍说这坛花雕酒已经四十多年了,和那位客人所说的相差无几,大家全都对他佩服不已。

这时,其中的一个干部笑着说道:“既然这坛花雕酒已经四十多年了,那么会不会是1921年的酒啊?如若是1921年酿的,那么便和我党创办的时间是同一年了。”

另一个在场的客人笑着说道:“谁知道呢!我们就权当是1921年的酒吧,也好讨论一个好彩头,来,我们一起干杯!”

大家吃完饭以后,毛主席还贴心地让大伙儿和自己一起照相留念,不同于以来照相都是合照,这一次由于毛主席心情较好,特意和在场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分别照了相。

其中便包括中央办公厅警卫局的工作人员张宝昌,他虽然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很多年,以往便和毛主席照过几次相了,但之前都是合照,而这一次是和只有毛主席两个人合照,所以在这也让他兴奋不已。

除了张宝昌这样的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以外,这一天和毛主席合照的人还有摄影师吕厚民、汪东兴、程潜、章士钊等客人。

大家一个接一个接一个地和毛主席合影留念着,每一个人都非常珍惜这一次难得的机会,毕竟,能毛主席两个人在一起合照,是一项无与伦比的殊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