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古代关于年龄的称谓文化常识?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古代关于年龄的称谓文化常识(古代称谓之年龄称谓)

古代关于年龄的称谓文化常识

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1、襁褓 本义是包裹、背负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 指开始会笑可提抱的幼儿。

3、龀(龆龀) 指儿童换牙时,表示童年。

4、垂髫 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童年或儿童。

5、总角 未成年者扎在头顶两旁的发髻。借指童年。

6、豆蔻年华 指女子十三四岁。

7、及笄 古时称女子十五岁为“及笄”,也称“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

8、束发(成童) 指男子十五岁。

9、加冠(弱冠) 指男子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行冠礼,以示成年。

10、而立之年 三十岁。

11、不惑之年 四十岁。

12、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 五十岁。

13、花甲(花甲子、耳顺之年) 六十岁。天干地支按顺次组合为六十个纪序名号,自甲子到癸亥,错综参互相配,故称花甲或花甲子。后称年满六十为花甲。又《论语》中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故称六十岁为耳顺之年。

14、耆艾 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

15、古稀 七十岁。

16、耄耋 指高寿。耄指八九十岁,耋指七八十岁。

17、期颐 称百岁之寿。人生以百年为极,故曰期;百岁之人生活起居需要人养护,故曰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