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生活现状(奥巴马为何爱作秀)(1)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张超群 发自洛杉矶“阿拉斯加是熊和三文鱼的天堂,我在河边找到半条熊吃剩下的三文鱼。”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人气野外生存节目《荒野求生》的主持人贝尔·格里尔斯一边从包里掏出包裹在苔藓中的半条三文鱼,一边告诉美国总统奥巴马。  “这鱼看起来很不错,为什么熊不吃完它呢?”奥巴马满脸疑问。  “河里有很多鱼,为了获得最高的热量,熊往往吃的只是脂肪最丰富的鱼腹、鱼籽,有时也有鱼头。”被中国观众戏称为“贝爷”的主持人贝尔接着将鱼肉切片放在下面点着火的石板上烤熟。  嗯,味道不错,”奥巴马谈着他与熊分鱼的体会,“我觉得在野外能吃上一片三文鱼很管用,如果能再配一片饼干就更好了。”  ……  这是《荒野求生》节目最新公布的一段视频。和之前那些大牌明星跟着贝爷吃蚂蚁、吞老鼠不同,在这一集里,身为总统的奥巴马的壮举是“吃一大块还带着血的三文鱼”。尽管不似之前节目中那么刺激和“遭罪”,但因为总统身份在,再加上第一次出现在野外求生的真人秀中,奥巴马参加《荒野求生》录制还是在近期引爆全球社交媒体。  事实上,作为一位深谙娱乐节目之道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任期中数次登陆不同种类的电视娱乐节目,并借助它们拉近自己与民众的距离,传播政治主张。真人秀:吃熊剩下的三文鱼  9月1日,在参加完“北极会议”后,奥巴马利用在阿拉斯加出口冰川徒步的空当参加了《荒野求生》。作为《荒野求生》的看点之一,贝爷和节目嘉宾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吃下不同种类的奇葩食物最吸引观众眼球,其中包括浑身长满刺的海胆、水中捕手鳄鱼、令人作呕的天牛、长相怪异的蜘蛛等等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食物,粉丝们称他为“地球食物链顶端的男人”。  因此,获知奥巴马将参加《荒野求生》后,社交媒体一片“喧嚣”,网民纷纷议论贝爷会把什么“美味”呈现在这位美国总统面前。当白宫在其社交网站晒出奥巴马和格里尔斯录制节目前的合影时,甚至有网友调侃“这也许是总统先生最后一张照片,但愿旅途中他不会让贝爷吃掉”。  比起美女影星凯特·哈德森在节目中大吃蚂蚁,《速度与激情》系列女星米歇尔·德里格兹吃下浸泡在自己尿液中的老鼠,奥巴马这次食用的三文鱼当属美味。  “我觉得刚拿出鱼的时候总统还是有点惊讶的。”贝爷在节目中调侃。不过,他也表示见到奥巴马之前自己非常紧张,“通常我会告诉嘉宾一个人来参加节目就好,他会很安全。但对于总统,这将很难实现。”贝爷描述在录制现场视线范围之内有5位到10位特工人员负责保护总统的安全,同时头顶上时刻有直升机盘旋,周围山头上部署了狙击手,“特勤人员大概有50多位”。  对于奥巴马来说,参加贝爷的娱乐节目显然并非单纯为了放松。在出口冰川,奥巴马考察了受全球气候变暖冰川加速融化的场景和气候变化对当地人生活的影响。他希望借助《荒野求生》的影响力,向公众传递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信息。“我这次阿拉斯加之行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家意识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我有两个女儿,虽然我现在还不想很快就有外孙女,但我希望这里的冰川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上延续,并把它们留给我的孩子和她们的后代。”奥巴马说。  白宫发言人乔希·欧内斯特事后评论,“总统的做法虽然显得另类,但参加这档节目的确能帮助他将自己的理念传递给相当一部分观众。”  但媒体们似乎并不待见奥巴马的这一举动。俄新网报道称,奥巴马录制野外真人秀让人感觉是在模仿普京“秀肌肉”;法国《20分钟报》则讽刺他“一面秀环保,一面授权壳牌开发阿拉斯加北冰洋离岸石油天然气”;美国《阿拉斯加特约新闻》则直接称他并非真心喜欢这类节目,“还不如换个作秀做得更自然的人来吧”。脱口秀:录制时间点上有讲究  参加《荒野求生》并非奥巴马第一次出现在美国的娱乐节目里。2009年,距离他宣誓就职总统仅仅几个月,奥巴马便参加了喜剧演员杰·雷诺主持的《今晚秀》节目,成为《今晚秀》请到的首个在任总统。  美国脱口秀节目的嘉宾通常是各路明星,其中以好莱坞影星最为常见。追溯总统与脱口秀的历史,曾经身为电影明星的里根总统自然是两者最自然的结合。自从里根就职总统开始,美国开启了总统做客脱口秀的先河。但与美国历届总统相比,奥巴马做客电视节目的频率已经远超里根,成为当前美国总统做客电视节目纪录保持者——迄今为止,他在总统任期内仅参与的美国夜间脱口秀节目就超过了十次。  每一位美国总统似乎都试图在任期留下自己特有的政治遗产,而草根出身的奥巴马借助脱口秀迎合民众,传递自己的政治主张可谓是他独特的“奥式风格”。  历数有奥巴马参与的《每日秀》就会发现,他每一次参与娱乐节目录制在时间点的把握上都很有讲究。参与脱口秀节目与其说是娱乐,不如说是奥巴马传递政治主张和扩大自己政治影响力的有效手段。  奥巴马第一次出现在《每日秀》是在2005年,当时他初任联邦参议员仅仅一年。在这次首秀中,他通过视频连线成功地推销了自己的新书《父辈的梦想》,并在轻松的玩笑中传递了自己反对伊拉克战争和推动医疗改革的态度。  2008年4月21日,在民主党党内初选前一天的关键节点上,奥巴马再次通过视频连线亮相《每日秀》大谈他对于振兴美国经济的主张,这期节目无疑为他第二天在民主党内战胜希拉里·克林顿起到正面的作用。同年10月29日,美国总统大选即将最后揭晓答案的前几天,奥巴马在选举重镇佛罗里达州视频参加《每日秀》,那一次胜券在握的奥巴马虽然略有疲惫但显得春风得意,他谈论了家庭生活和气候变化等软性话题。  就任总统一年半后,面对国会中期选举和民众对经济低迷不满的压力,奥巴马在2010年10月27日再次来到《每日秀》。这一次他和主持人斯图尔特讨论了自他上任以来对美国金融和医疗改革采取的有效措施,正是在这期节目中,奥巴马将他竞选期间脍炙人口的竞选口号“是的,我们能行”(Yes,we can)补充演绎为“是的,我们能行,但变化不会发生在一夜之间”(Yes, we can. But it’s not gonna happen overnight)。  今年7月,在喜剧演员兼主持人乔恩·斯图尔特宣布离开《每日秀》之前,奥巴马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现身该节目,他谈论的是退休后可能从事的工作,不失为对自己即将结束的总统任期作以纪念。传递政见:润物细无声  与报纸、电视新闻等传播手段相比,奥巴马更容易在电视娱乐节目轻松的氛围中润物无声地宣传自己的主张。  去年3月11日,奥巴马做客美国另类喜剧演员扎克·加利菲亚纳基斯主持的Between Two Ferns(在两棵蕨类植物之间)。在节目中,他呼吁民众登录医保网站参加由他推动的医疗保险。这期节目吸引了很多观众,当天早上就有89万人收看,第二天总观看人数一度超过了1100万。  也是去年6月18日,就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市一座历史悠久的非裔教堂发生白人男子向教堂连开数枪造成9名黑人死亡的血案第二天,正在洛杉矶访问的奥巴马走进马克·马龙在自家车库中搭建的网络电台录音棚,参与了第613期《马龙秀》(WTF with Marc Maron)网络广播节目录制。  奥巴马在节目中分享了他的成长经历,就教堂枪击案评论了对美国种族主义的看法。“美国黑人奴隶制度的遗产深深植入美国社会,成为整个国家的遗传基因,”他说,“我们从未治愈种族主义。”奥巴马在节目中非常罕见地使用了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语“黑鬼”以求激起民众对种族主义危害的认识。这期节目播出后,听众留言比其他节目激增超过10倍,引起人们的广泛讨论。这一次,奥巴马再次成功利用与娱乐的结合达到了他的目的。  奥巴马参与不同脱口秀节目讨论的话题会根据电视节目收视人群的分类而有所差别。2012年4月奥巴马走进《吉米·法伦深夜秀》演播室,与吉米·法伦和节目乐队共同表演了即兴新闻播报。针对这档深受18岁至49岁年龄段观众喜欢的娱乐节目,奥巴马谈论了学生贷款压力增加的问题,表示希望国会能通过法案减小学生贷款的压力,帮助更多人上得起学。  在表达政治主张外,参加娱乐节目也是奥巴马拉近与民众距离的绝佳工具。减少使用政客的辞令、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讲述个人兴趣爱好都为奥巴马在民众中建立了相对亲和的“人缘”。  在一档娱乐节目中,奥巴马似乎向隔壁邻居一样讲述起打篮球带给他的苦恼。“我曾经经常打篮球,但最近我陷入了困局,因为自己球技的下滑我似乎感觉打篮球没那么有趣了,”奥巴马说,“我现在成了在外围跑动的老年人,与我打球的年轻人流露出对我的同情。我知道自己是场上的薄弱环节,我不喜欢这种感觉。”  对于奥巴马热衷登陆娱乐节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评论道,“就像演员或者摇滚歌星参加深夜脱口秀去宣传他们的新片或者新书一样,总统也在利用他在这方面的影响力推动他的政治日程。毕竟脱口秀的观众与通过有线电视收看他演讲或者阅读《华尔街日报》的人不是同一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