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四大先行官(姜子牙前半生倒霉透顶)(1)

姜尚(?—公元前1021年),字子牙,号太公望,是我国周初著名军事家。因其先祖佐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今南阳宛县西),故从其封姓,也称吕尚,一吕望。后祖上迁居至关里姜塬,即今新乡市卫辉太公泉镇吕村。

姜子牙四大先行官(姜子牙前半生倒霉透顶)(2)

姜子牙未出山之前一直在倒霉走背运,都70多岁了干啥都不行,真是到了喝凉水都塞牙的地步,卖啥啥赔钱。准备了一些本钱去卖面,结果一阵风把面吹翻了。看别人卖牛肉赚钱,就又挑担去朝歌卖牛肉。那时候殷纣王昏庸无道,苛征暴敛,朝歌城里的老百姓饭都吃不上,哪有钱买牛肉。

姜子牙四大先行官(姜子牙前半生倒霉透顶)(3)

这一天,有个官府做饭的来买牛肉。姜子牙几天没发市,来了买主,自然高兴,把秤称得高高的。不料,这个人抓起牛肉一牛,说分量不够。姜子牙刚要分辩,那人抓起姜子牙的秤,“叭”一声,撇成两截儿,把担上的牛肉也掀到路边臭水里。牛肉卖不成了,姜子牙只有挑着空担子回家。 姜子牙的老婆马氏见姜子牙回来了,左右前后一看,担子上没牛肉了,秤也没影了,伸手向姜子牙要钱。

姜子牙四大先行官(姜子牙前半生倒霉透顶)(4)

姜子牙本就窝着一肚子气,没好气地说:“秤叫人家撇啦,牛肉倒臭水里啦”。马氏突地蹦起来,点着姜子牙大骂。姜子牙实在受不了这气,又想想纣王无道,就是有出头之日,也不能辅佐纣王这样的昏王。自己满腹纣纶才华,不能这样窝囊下去了。为寻遇明君,背起铺盖卷儿就奔西岐了。

姜子牙四大先行官(姜子牙前半生倒霉透顶)(5)

姜子牙来到渭水河边,这里河水清澈,鱼儿成群,两岸树木成行,风景宜人,就找地方住下。河边有个王孙公子样的人钓鱼,一会儿一条,一会儿一条,转眼,把个鱼篓钓得满满的。姜子牙也弄个鱼杆来河边找块石头,坐上钓起鱼来。一连三天,姜子牙没钓上来一条鱼,仍悠闲自得地等着鱼儿上钩。

姜子牙四大先行官(姜子牙前半生倒霉透顶)(6)

这个王孙公子样的人发现姜子牙老钓不到鱼,就过来对姜子牙说:“你钓鱼的法儿不对吧,咋不见你钓着鱼呢?”姜子牙说:“你说哪点不对,指点,指点。”那人也不客气,拿过鱼杆把线甩出来,看看鱼钩,笑了,说:“你这钩是直的,能钓住鱼吗!”姜子牙微微一笑,说:“直的咋不能钓住鱼,愿者上钩吗!”说罢又把线甩在水中,口中不住的说:“大鱼不到小鱼到,小鱼到了瞎胡闹。”那人觉得姜子牙又怪又傻,没多说什么,摇摇头,嘲笑地“哼”了声提鱼走了。

姜子牙四大先行官(姜子牙前半生倒霉透顶)(7)

这个人是文王的儿子姬发,回去对文王说:“我遇见了怪老头儿,钓鱼用直钩,我告诉他直钩钓不着鱼,他说愿者上钩,你说可笑不可笑。”文王听了,并不觉得可笑,寻思一定是个智慧超群,才华出众的人,隐居在那里钓鱼,就决定亲自去看看。

文王按着儿子指点的地方,找到了姜子牙。姜子牙在一心一意钓鱼,文王就站在一旁,看姜子牙钓鱼。姜子牙手扶鱼杆,不经意地念道:“钓钓钓,小鱼没来大鱼到,愿者上钩。”文王听了这话,分明是在说自己,就上前作揖打躬,和姜子牙攀谈起来。姜子牙问他是谁,文王也不隐瞒,讲了自己的身份。

姜子牙四大先行官(姜子牙前半生倒霉透顶)(8)

姜子牙和文王谈天说地,讲三皇五帝,又治家安邦,又是治理西岐,一直谈到纣王无道,伐纣灭商,两人越谈越投机,一下子谈到太阳落山。文王心里高兴,今天终于寻访到了自己渴求的贤圣;姜子牙也是心满意足,今天总算是遇上了明主。

文王叫姜子牙收起鱼杆跟他回宫。姜子牙执意不去,非叫文王明天拉辇来请他。文王有些不高兴,犹犹豫豫,没有答应。姜子牙二话没说,拿起鱼杆就走。文王为得贤才,横步拦住姜子牙,说:“我明天拉辇来请你。”姜子牙哈哈大笑,指着鱼杆说:“你这可真是愿者上钩!”

从此,“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的说法就流传下来了。

姜子牙四大先行官(姜子牙前半生倒霉透顶)(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