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影视行业涌现出不少演技出色的老戏骨,前有金士杰《绣春刀》中的炸裂演技,后有李建义《人民的名义》里的精彩演出,男有葛优、张国立,女有潘虹、张少华。老戏骨的存在,无疑为一部哪怕是平凡的影视剧都能增光添彩!

将夜的结局莫山山(也是外滩钟声的杜师傅)(1)

当一个老戏骨翻红还能说这是行业里的个例,但当大多数演技炸裂的老戏骨不断翻红之后,这就是观众真正认可演技好的演员带来的积极作用,让更多的好演员有戏演!

于是除了早期金士杰、李建义、张少华等老戏骨让观众耳熟能详之外,还有姚安濂这种半路杀出的老戏骨。

将夜的结局莫山山(也是外滩钟声的杜师傅)(2)

提到老戏骨,如果对外只提及他的名字,而不提及他影视作品内的角色名字,很少有人能在第一时间想起这个人是谁,姚安濂也会如此。这对一名老戏骨来说既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安慰,悲哀的是从事演艺生涯多年,却得不到观众的赞扬,安慰的是,也正是这帮老戏骨高超的演技,导致大多数观众只记得他的角色,而记不得他的名字。

将夜的结局莫山山(也是外滩钟声的杜师傅)(3)

姚安濂就是《将夜》国师的扮演者,也是《外滩钟声》杜师傅的扮演者,在这两部剧里,他分别和金士杰、倪大红、陈瑾等老戏骨演对手戏。

靠着《将夜》《外滩钟声》两部剧的热度,姚安濂无疑也是成功翻红的老戏骨之一,而在这两部中的精彩表演,才是他成功的翻红的主要原因。

将夜的结局莫山山(也是外滩钟声的杜师傅)(4)

在《将夜》里,姚安濂饰演的是唐国国师,同时他也是颜瑟大师的师弟,两个身份相加在一起,注定他哪怕只是一个配角,也是这部剧里举足轻重的角色的之一。

国师的演技主要表现在感情戏上,颜瑟大师和国师两人一直在唐国相互依靠,而作为师兄的颜瑟在各个方面都一直照顾师弟,所以国师才成为唐国的国师,如果没有颜瑟也就没有他这个国师。

将夜的结局莫山山(也是外滩钟声的杜师傅)(5)

颜瑟和卫光明决战的前后,国师在即将决战前对师兄的不舍之情和决战之后知晓师兄去世的悲痛场景,姚安濂在这两处戏的演技深深的烙印在观众的脑海里!

将夜的结局莫山山(也是外滩钟声的杜师傅)(6)

相比较《将夜》从悲伤到悲痛的戏份,姚安濂在《外滩钟声》的戏份相比较而言转折比较大,他是以友情演出的身份参与这部剧的录制,看似在一个平和的家庭中却因为不平和的年代,导致他演的角色出场不到一集便因意外离世。

但在这一集里,姚安濂却将1966年那个时代的工人家庭的精神演绎的淋漓尽致!在家中他是照顾一家的顶梁柱,不惜以身犯险替俞佩佩隐瞒大提琴一事;在吃饭时被小组长无理取闹般的指责儿子不听话,他也会用小聪明护住儿子不受到伤害;在工作上,他也会用生命守护上海外滩的大钟。

将夜的结局莫山山(也是外滩钟声的杜师傅)(7)

在1966年,像杜师傅这种希望于乱世中过好小日子的男人,有太多,但是时隔几十年之后,用现代人的表演去呈现那个年代人们在生活中的行为举止,却是极为困难。好在有姚安濂和陈瑾这样的老戏骨,一男一女的搭配之下,一个眼神的示意,都极为自然,上世纪改革开放前的人们生活面貌也呈现在观众的眼前。

将夜的结局莫山山(也是外滩钟声的杜师傅)(8)

在《将夜》《外滩钟声》这两部剧里,姚安濂的戏份都不多,却总是感人泪下。尤其是在《外滩钟声》内,杜师傅出场不到一集便去世,多少让人有点惋惜,但是他却将1966年一个工人家庭的父亲演绎到极致,演技最少得到观众认可。

将夜的结局莫山山(也是外滩钟声的杜师傅)(9)

还有《将夜》国师得知颜瑟去世之后的那场哭戏,也让人泪目。姚安濂在这两部剧的表现,也在观众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怕很多人不记得他的名字,但总会记得国师和杜师傅这两个角色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