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花淑兰

评剧大师的珍贵(德艺双馨的评剧大师)(1)

昨天在头条发文说,1987年1月10日,长春评剧院举行建院大会。北京、天津、沈阳、哈尔滨的评剧界人士冒着严寒专程赶到长春祝贺。大会庆祝活动之一是举办全国评剧名流演唱会。在演唱会上,来自沈阳的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花淑兰献上她的拿手好戏评剧《茶瓶记》。其中一句“今天府门外悬灯结彩”,倾倒了1000多位观众的心,喝彩声和掌声,几乎掀开了屋顶!春城的评剧迷有机会欣赏自成一派的花淑兰演唱她的拿手戏《茶瓶记》选段,真是一桩幸事,用“欣喜若狂”来形容,是一点不过分的。在一片赞扬声中,我访问了这位当时年过半百的老艺术家。

“我和长春观众的缘分可深啦!”花淑兰笑容可掬地对我说,“早在50年代初期,我从锦州到长春,就和这儿的观众建立了深厚感情……”

花淑兰,原名葛淑兰,1929年出生在评剧发源地唐山一个贫苦的梨园世家。8岁起她随母刘玉芳学艺,曾拜评剧创始人刘子溪为师,少年时在冀东及京津地区就小有名气。1945年北京“天桥吉祥戏院”成立,班底搭好后,主角迟迟未到。老板情急之下,找到天天在后台吊嗓的花淑兰,对她说:“你的嗓音很像爱怜君,敢不敢在我的戏里唱主角?”16岁的花淑兰“初生牛犊不怕虎”,便一口应承下来。第一天演出的是《保龙山》,她一人两角:前半场唱功,后半场武旦。结果一炮打响,红遍京城。人人知晓出来一个“爱怜君师妹――花淑兰”。

评剧大师的珍贵(德艺双馨的评剧大师)(2)

解放以后,花淑兰表演艺术更加炉火纯青。1953年东北大区举办戏剧汇演。花淑兰出关,领衔主演《茶瓶计》,一举获得6项大奖,花淑兰本人荣获优秀表演奖,再一次引起轰动。

此后,花淑兰多次到东北各地演出,后来在辽宁沈阳安营扎寨,极受东北评剧迷的喜爱。早期,她曾在长春新民胡同的戏园子与小王金香等人合作七八个月之久,排演了《小女婿》、《小二黑结婚》、《花木兰从军》、《麻疯女》等戏。在《花木兰从军》中,她饰主角花木兰,一炮打响,剧场天天满员。她告诉我,有一件事令她至今难忘。一天,她突然生眼病,红肿得只剩下一条缝,当天的戏票已售出,不演是不行的,可眼睛病成那样又不能化妆。怎么办?剧场经理想出个办法:写一张海报,说明情况,请观众谅解主演只上淡妆。开场锣鼓一响,花淑兰提心吊胆地上了场。没想到她唱一句,观众叫一声好,一开打,喝彩声就更响了。她感动极了,禁不住热泪盈眶。

在结束演出时,观众突然往台上扔起纸条来,满台都是,打开一看,有的是为她介绍眼科大夫,有的是治眼疾的药方……她心头一热泪水夺眶而出,滚滚洒落在舞台上。第二天,有一位商店的服务员让别人转来一副水晶石眼镜,连个名字都没留……

“这些事过去30多年了,可我一回想起来,心里就热乎乎的。观众这样爱护我,我为观众演唱,浑身就增添了使不完的气力。”说到这里,花淑兰把话题一转,对她的得意弟子郑桂芳说:“我收下你这个长春的评剧演员做徒弟,也是对长春观众的报答吧!”

提起拜师,这师徒俩似乎有说不完的话。用郑桂芳的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她俩不但声音相似,而且性格也极相像:都是那么热情、直爽。说起来有趣,6年前郑桂芳带着《白莲花》录音到沈阳请教花淑兰,花淑兰竟以为是自己唱的呢!还奇怪地问:我也没排过这个戏呀?她一下子喜欢上了小郑,当时就为她说戏,一连讲了4个半小时,结果嗓子累哑了,影响了第二天的演出……

评剧大师的珍贵(德艺双馨的评剧大师)(3)

得意弟子郑桂芳

花淑兰唱腔高亢,表演细腻,嗓音清亮,继承了刘翠霞,爱莲君的艺术特色,并有所创造发展。她收下小郑做徒弟后,呕心沥血,不遗余力地传授了《牧羊圈》、《谢瑞环》、 《半把剪刀》等戏。由于她的点拨,小郑技艺日精,在省青年汇演中,以《牧羊圈》一剧获演出一等奖,并得到省优秀青年演员的称号。而在赴沈阳演出《谢瑞环》时,轰动沈城,竟然谢了七次幕,观众亲切地叫她“小花淑兰”。

“我主张‘青出于蓝胜于蓝…,花淑兰语重心长地说:“首先要像师傅,然后去发展,继而超过师傅。不发展是没有出路的。我想在有生之年,把技艺无保留地传给徒弟。现在我当了顾问,演出少了,教学机会多了,长春我要常来。能为长评多培养一些评剧人才,也就等于我的声音响在长春舞台上啊!”

在旧社会,艺人圈中有“宁舍二亩地,不传一出戏”之说。花淑兰虽然也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也熟知圈内潜规则,却反其道而行之。她收郑桂芳为徒,就是典型的例证。记得她在离开长春前,一再告诫郑桂芳不要骄傲,要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那次采访花淑兰5年后,我离开东北到南方工作,再也没有机会欣赏她的表演。

2005年3月20日21时18分,花淑兰因病抢救无效在沈阳第四医院逝世,享年76岁。4月3日上午,辽宁省暨沈阳市各界500多人,与这位著名的评剧表演艺术家最后告别。她的亲传弟子和众多戏迷,赶来为她送行,追思她的艺德。

评剧大师的珍贵(德艺双馨的评剧大师)(4)

为了传承名剧艺术,花淑兰堪称是呕心沥血。有人统计过,自上世纪80年代中至花淑兰离世,近二三十年间,正式拜花淑兰为师的弟子有近50人,徒孙一辈更是数不胜数。由于言传身授,毫无保留,花淑兰的弟子中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的已有十几人,在两次全国评剧汇演中,花派传人先后有13人夺魁获奖,还有多名获得戏剧梅花奖。

据报道,戏迷送别花淑兰献了很多挽联,其中一幅写的是“踏歌而来创花派,乘春归去留芳菲”,高度概括了人们对这位评剧表演艺术家的深切的缅怀与崇高的敬仰。

如今,花淑兰已远行17年,但是她的音容笑貌仿佛依然在眼前……命笔做此文,以表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