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的工作是怎样的(24年历经多个岗位磨练)(1)

文/柴小珊

本文约5100字,预计8分钟阅读完毕

商务君按:“70后”是亲眼见证了时代巨变的一代人,也是目前出版行业的中坚力量,他们如何与时代交集,又有着怎样的成长轨迹?商务君独家专访国防工业出版社(简称“国防工业社”)党委书记兼总编辑许西安,回看24年职业生涯,他对于行业发展和编辑工作有怎样的见解和感悟?

出版社的工作是怎样的(24年历经多个岗位磨练)(2)

上世纪70年代出生、90年代上大学的一群人,可称为出版业的“七·九”一代,作为目前出版行业的中坚力量,他们在时代洪流的推动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从默默无闻到中流砥柱,国防工业出版社(简称“国防工业社”)党委书记兼总编辑许西安作为典型的“七·九”一代,从业24载,在时代变迁中始终坚持“向前走”,与时代同频共振,在科技出版领域深耕细作,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一入出版深似海,科技图书从此是真爱”,许西安的职业生涯过得相对稳定与平和,从业至今,他从编辑、政治部副主任到编辑加工中心主任、副总编辑、营销中心主任,再到副社长、总编辑、党委书记兼总编辑,把自己的青春和激情全都献给了国防工业社,献给了科技出版事业。他用24载的职业生涯诠释了“不想当总编辑的政治部副主任不是一个好的营销中心主任”。“全能”或许是许西安身上最亮眼的标签。

编辑:最是从业意难平

“我始终认为自己是一名编辑。”回首24载职业路,许西安这样定位自己。与大多出版人的职业经历不同,作为党委书记兼总编辑,许西安并不是在编辑序列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编辑、人事、营销发行,“出版社所有的工作基本上都被我做了个遍”。24年间,虽然有一半时间不在编辑岗位上,但对许西安而言,编辑的身份始终最能代表他的出版情怀和初心。许西安的编辑生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这是一个不断“升华、质变”的过程。

出版社的工作是怎样的(24年历经多个岗位磨练)(3)

国防工业社党委书记兼总编辑许西安

1995年,攻读船舶工程专业的许西安大学毕业。彼时正值“国家分配的尾,自己找工作的头”,为了圆自己的“进京梦”,许西安接受分配来到国防工业社舰船编辑室做了一名普通编辑。初入行的他对出版工作的流程并不熟悉,对行业的了解也不多,因此,这个阶段是一个熟悉出版业的过程。国防工业社当时的编审胡万忱和《舰船在波浪中运动的频域与时域势流理论》是他进入出版业的领路人和敲门砖。1998年出版的《舰船在波浪中运动的频域与时域势流理论》一书伴随许西安度过了参加工作的前两个年头,也是这本书使他与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结缘。

当时“师父带徒弟”的人才培养方式是行业常态,在“师父”胡万忱的帮助指引下,许西安放心大胆地策划组织了“现代船舶力学丛书”。在世纪之交,老一代一线科技工作者退休高峰来临之际,“现代船舶力学丛书”及时将他们宝贵的知识财富通过著书立说的形式保存了下来,2001年,该系列丛书实现了第一批5种书稿上会、4种通过评审的“开门红”。与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的结缘,帮助许西安迅速找到了职业定位,对编辑职业有了清楚的认识,领悟到了做好编辑工作必需要有耐心和责任心。此后,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也一直伴随着许西安的职业进步,在不同阶段给予其不同的指导。

第一阶段编辑工作结束后,许西安从事了两年左右的人事工作,之后再次回到编辑岗位。2005年,根据国防工业社党委任命,许西安来到新成立的编辑加工中心任部门主任。那时国防工业社刚刚经历人事制度改革,开始通过社会招聘进行人员扩充,新成立的编辑加工中心的员工大部分通过社会招聘进入出版社。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要经过艰难曲折,编辑加工中心也不例外。成立之初,策划编辑与加工编辑的责任分工不明、新老员工青黄不接、新员工工作质量无法保证等一系列问题向许西安扑面砸来。

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初次接手编辑业务部门领导工作的许西安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即使是原地不动,我也希望自己始终保持奔跑的姿态。”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处事原则让他在面对困难时没有退缩和逃避,“扛下来”是他的选择。诚如许西安所言,“扛下来”不仅仅是能力问题,更重要的是责任问题。2006年,许西安被任命为副总编辑兼编辑加工中心主任,新、老工作同时担当,进一步对其领导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三年编辑加工中心主任的经历,让许西安明确了身为管理层该有的统筹大局的能力和责任意识。

出版社的工作是怎样的(24年历经多个岗位磨练)(4)

从编辑加工中心调任后,许西安经历了漫长的营销发行工作时期。2015年,他从负责发行工作的副社长转任为国防工业社总编辑。此时,经过转企改制和“十二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出版大国行列;国防工业社无论是出版规模还是图书质量都得到了质的提升,学术出版发展势头正猛、前景看好。接手这样一个“小高峰”,许西安展示了一位专业科技出版人经过多年磨练后的魅力和魄力。

作为总编辑,他躬身力行,带领编辑部,依托国家和军队各项出版规划、出版基金和科研项目,组织出版了一大批国防特色显著、社会效益和军事效益俱佳的优秀图书。“十三五”以来,他组织策划的13个项目(159种图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21个项目(282种图书)被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3种图书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与此同时,许西安高度重视版权贸易工作,在“走出去”方面积极作为。在他的带领下,国防工业社连续4年获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近百种科技专著实现了全球出版,40余种图书入选“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丝路书香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无论是承担国家重点出版项目的数量,还是所获奖励的级别、数量,国防工业社所取得的成绩在军队及武警出版社中都独树一帜,高高举起了军队科技出版的大旗。

出版社的工作是怎样的(24年历经多个岗位磨练)(5)

国防工业社《星图识别》《涡轮叶片精密铸造模具技术》《航天智能发射技术:测试、控制与决策》等几十种图书入选各类“走出去”基金项目

无论是专业技能还是职业精神,许西安都展示了一个专业出版编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过来人,许西安认为,面对当下浮躁的大环境,年轻的科技出版编辑更应该坚守科学思想,发扬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注一行”。一方面,科技出版编辑要夯实专业知识,做有价值的书。这就要求编辑们寻找好的出版“食材”,在原稿和作者挑选上精益求精,因为科技出版的特殊性使得“任何一个科技学术成果的归宿只有两个:要么出版,要么出局”,严谨是科技出版编辑必不可少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做科技出版,“要忍得住孤独,才能守得住繁华”,热爱加注投入才能在自己的领域有所作为。另外,编辑们还应具备足够的创新思维,提升自己的眼光,因为“科技出版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优中选优”。

人事:日就月将见光明

如果说编辑工作是许西安作为一个出版人的初心,那负责人事工作的短短两年左右的时间,则为他守住初心保驾护航。负责人事工作的时间虽然不长,但许西安直言:“这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段经历。”

2003年,当整个行业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国防工业社顺应时势,也开始进行新一轮深化改革,社党委决定将许西安调整任命为政治部副主任,负责人事工作,工作重心为调研论证出版社三项制度改革方案。在这一阶段,时任国防工业社党委书记张月潭对许西安各项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起到了关键的助推作用。

出版社的工作是怎样的(24年历经多个岗位磨练)(6)

在当时,国防工业社由于性质特殊,改革的节奏和步伐相较于其他出版社来说比较平缓。因此,“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实地考察调研其他出版社的改革方式势在必行,这个重担则落在了许西安的肩上。每次调研结束,张月潭都会要求许西安复述一遍调研情况,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对当时阅历尚浅的许西安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

被问及最能概括职业生涯的三个关键词时,许西安给出的答案是“学习”“行动”“诚恳”。或许是成长中的注定,许西安具有的这些品质和素养,主要是通过人事工作历练出来的。

不断学习。从业以来,许西安经历了编辑、人事和发行三种完全不同类型工作的转换,他表示,最难的还是从编辑工作到人事工作的转换。为了迅速适应高频率的角色转换和岗位调整,许西安养成了善于学习观察的习惯,正如他所言:“这个行业无论是新人还是熟手,都有舒适圈和焦虑圈,但对我来说,只有学习圈。只有对内善于吸取他人意见,对外及时观察行业动态,向他人、向行业学习,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岗位轮换带给自己的困难。

自觉行动。“事物无所谓难或不难,无所谓有意义或没意义,区别只在干与不干,汹涌浪潮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时机,但泛起浅浅涟漪却是工作生活的常态。不停脚步,努力实践,总是没有错的。”24年来,许西安的工作姿态一直是在不断行动和奔跑中,“学习他人与行业的优秀之处后自觉转化为行动,才能真正促进自身不断进步”。

绝对诚恳。许西安认为,出版业最忌讳“讲得天花乱坠,描述得非常宏大,实际却是一地鸡毛”,每个人乃至每个出版社都应该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楚的认知,做能力范围内可以做到的事情,诚恳地对待自己,诚恳地对待他人。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更顺利地开展工作。诚恳,于许西安而言,不仅是一种职业素质,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发行:人生得几快活事

“发行,这个是难得的快活!”谈到负责发行工作的经历,许西安言语间的兴奋和自豪掩盖不住。

接手出版社图书发行营销工作,正值2008年金融危机。当时,整个行业持续低迷,科技图书赖以实现市场份额的品种数量优势日趋弱化,市场空间不断被压缩,销售码洋和销售利润逐年下降,科技出版社和科技图书发行进入了“寒冰期”。面对困境,能否坚定不移地放开手脚,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取得真金白银的回款成为全社上下最为关切的问题。对于初次接触发行工作的许西安来说,这无疑是个挑战。

出版社的工作是怎样的(24年历经多个岗位磨练)(7)

棘手的环境并没有束缚和击退许西安。上任之后,他深入一线,在做好补齐数据信息短板、计算细分市场份额、合理评估馆配影响等基础工作的同时,坚持抓好以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图书为主体的馆配业务,加大对馆配业务的投入,积极参加各类馆配活动;率先提倡“服务科技,服务军队,服务社会”的图书营销工作理念,促成出版社“变大联动”的良性循环效应;调整营销结构,在业内第一批尝试组建了图书馆装备服务部;开拓出版社军队院校教材销售、推广一体化服务模式等。

在其主管发行工作的2008年—2015年期间,国防工业社的馆配市场码洋排名稳定在全国前30位左右,连续多年入选全国优秀馆配商评选的十佳出版社,并实现了连续7年回款增长10%以上的工作业绩,造就了国防工业社图书发行的黄金时期。

毋庸置疑,在科技出版营销发行领域,许西安是一个成功者。对于科技出版社如何在立足图书市场和发行模式变化的基础上,有效地做好科技图书的发行工作,许西安7年的营销发行经历给出了一个可借鉴的模板。

出版社的工作是怎样的(24年历经多个岗位磨练)(8)

国防工业社出版的《综合脉冲孔径雷达》《飞行器测控与信息传输技术》《湍流控制原理》,内容涉及国际科技发展的前沿技术或应用基础研究,原创性强,国防特色鲜明。

首先,出版社要以稳健的核心业务为根基调整营销布局。这就要求出版社依据自身发展战略以及图书市场的当前和未来发展预期,对零售、馆配和教材3个目标市场进行排序,确定核心业务;依据目标市场的竞争特点要求,从分工合理、重点倾斜、条块结合的布局要求出发,积极调整发行部门的内部机构和岗位设置;围绕核心产品、核心人员和核心岗位实施营销布局,特别是要发挥核心岗位上核心人员的创造力。

其次,出版社要对营销渠道进行规范整合。整合渠道要循序渐进,一是先做有条件的片区或某类型的渠道;二是积极配合新华书店系统的连锁工作;三是部分区域授权区域代理,让渠道整合渠道;四是通过享受优惠折扣待遇和提高信用额度等级等手段刺激渠道;五是通过给予信息服务、开展营销活动、提高拜访频度和层级等方法支持渠道;六是平衡网络渠道,避免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七是即使“割肉忍痛”也要放弃不良经销商。

再次,出版社要坚信“片区即是全国,个人即是团队”。一方面,营销范围要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延伸,发掘二三线城市的市场潜力;另一方面,明确“把工作做到最下面,才有可能让你的书与读者见面”,尽最大可能给营销最终端的工作人员提供支持和帮助。

最后,出版发行人员要格外重视职业意识和业务能力的提高。要有嫁接的意识和能力,能够把其他社一些好的做法有效地嫁接到本社;要学会从内容来源寻找销路,因为专业图书,特别是科技图书的读者和作者有可能来自同一单位;要对图书印数尽可能有准确的判断,评估市场需求,减少浪费;要学会“交朋友”,和编辑交朋友,和渠道商交朋友,和同行交朋友,拓宽自己的人脉范围。

出版社的工作是怎样的(24年历经多个岗位磨练)(9)

出版社的工作是怎样的(24年历经多个岗位磨练)(10)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打赏商务君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