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手段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除了物质激励(1)

除了“物质激励”,学生更需要“精神激励”

王营

据报道,历年的诺贝尔奖获奖证书都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这些精美的证书画风多元,除了传统的版画、装饰画和油画以外,还有富有现代艺术气息的水彩、抽象画、波普风设计,等等。

无疑,这些风格多样的获奖证书,对获奖科学家来说,是一种超越物质奖励的精神激励,它既是科学家摘取科学王冠的身份证明,也是激励科学家再攀科学高峰的一笔精神财富。

看到这些精美的获奖证书,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三好学生奖状”。每年将要放寒假的前几天,学校都要依据学生德、智、体三方面的表现评选“三好学生”,被评上的发一张带有自已名字,并盖有学校鲜红印章的奖状,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父母把我每年得到的奖状贴在堂屋的东墙上,从小学到中学,这些奖状居然贴了满满的一墙,成了父母向亲戚朋友炫耀的资本。现在想来,这些奖状虽然设计简单,但它们伴随我走完了青少年时期漫漫求学之路,对我的成长确实发挥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记得有一位特级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第二个名字叫做“激励”。学校无论发奖状也好,还是发证书也好,都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一种手段。当然,这些奖状或者证书如果能像“诺贝尔奖”证书那样,设计得再精美一点,或者个性化一点,将会对学生发挥更好的激励作用。

这说明,教师对学生而言,除了这些物质方面的激励以外,还要拿起精神激励的武器,才能更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激励手段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除了物质激励(2)

北京光明小学刘永胜校长曾倡导过一种“我能行”的教育模式。刘校长在“我能行”的教育探索中,为老师们总结了激励学生自信心的八句话: 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你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争取明天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新才最行。

“我能行!”,看似简单的三个字,却内涵丰富,坚定了学生学习、做人、做事的自信心,成了激励光明小学的全体师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塑造优良心理品质的行动口号,最终变成了学校的文化,这样的精神激励胜过任何形式的物质激励。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上遇到挫折,自信心不足时,我们不妨也借鉴一下刘永胜校长的做法,勇敢地对学生说一句:“你能行,通过努力,你一定能非常优秀!”

“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其中最重要的需要是“尊重”和“爱”。马斯洛认为,这些“尊重”和“爱”得到满足后,能够激发人的自信、激情,使人体验到自己的价值。作为教育者,应自觉运用这些理论,激发学生内在的需要、自尊和发展动机。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对学生进行精神激励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率先垂范的行为,都可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内驱力。我在担任班主任时,曾尝试过通过改变“称呼”激励学生的方法。具体做法是:

激励手段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除了物质激励(3)

对于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直接称呼专长。比如一名学生体育成绩突出,直接称呼他为“体坛新星”,唱歌好的称他为“歌唱家”,画画好的称他为“艺术家”……,这样的称呼关乎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利于学生特长发展。

对于一些个性特征非常鲜明的学生,给他一个好听、文雅的别称。比如带眼镜的学生,以前总会被同学叫做“小四眼”,这是一种不雅并带有侮辱性的绰号,而称呼他为“小学究”或“科学家”等等,会让他感到自豪。

喊学生名字时,只称名不称姓。比如名字叫“王书豪”的学生,在课下交谈或课上提问时,像父母一样,只叫他“书豪”,这种亲切的称呼,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对学生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