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庐江舒县人 。周瑜雄姿英发,对东吴政权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惜英年早逝。南宋名臣范大成有诗盛赞周瑜:

年少曾将社稷扶,三分独数一周瑜。

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

功迹巍巍齐北斗,声名烈烈震东吴。

青春年纪归黄壤,提起教人转叹吁。

周瑜死后,孙权痛心不已,亲自穿上孝服为周瑜举哀。孙权在称帝后,经常对大臣们说:“如果没有公瑾,我是当不了皇帝的!”足见,周瑜对于东吴政权建立的重要作用。下面,我们通过周瑜的官职和经历来了解他对东吴的卓越功勋。

三国周瑜是谁手下的(三国人物官职介绍)(1)

一、居巢县长(198年)

县长是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居巢县位于今安徽省巢湖。

二、建威中郎将(198年)

汉代武官分为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将军是有战事才授予的官职,一般武官最高官职为中郎将。中郎将前加称号,包括五官、左、右、东、西、南、北等。

三、春谷县长

县长是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春谷县位于今安徽省芜湖市。

四、中护军、江夏太守(199年)

中护军负责掌管禁军,选拔下级武将,监督节制诸武将。

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江夏郡包括今湖北省东部和河南省南部的地区。

五、都督(208年)

都督是指一军元帅或者一个军区的主将。都督由领兵出征前设立,事成回师后则罢官。

六、偏将军、南郡太守(209年)

偏将军是将军的佐官,属于地位较低的将军。多由校尉或裨将升迁而来,由帝王或大将军拜授。

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南郡包括今湖北省荆州市及周边地区。

三国周瑜是谁手下的(三国人物官职介绍)(2)

周瑜出生于高门望族,父亲周异曾任洛阳令。周瑜生得身材高大、相貌俊美,江东人称其为“周郎”。周瑜精通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的说法。

周瑜志向远大,少年时和孙策相交,二人关系密切,有通家之好。公元195年,21岁的周瑜前往丹阳探望叔父,碰到了准备渡江的孙策,周瑜便跟随孙策攻打江东,后被委任镇守丹阳。周瑜跟随叔父到寿春,袁术发现了周瑜的才能,想要召为己用,但周瑜看出袁术难有作为,便请求担任居巢县长,实则想借机回到江东。公元198年,周瑜回到江东,孙策隆重的欢迎他,24岁的周瑜被封为建威中郎将。周瑜在庐江一带很有威信,孙策便命他出守牛渚,兼任春谷县长。公元199年,孙策想要攻取荆州,任命25岁的周瑜为中护军,兼任江夏太守,攻破数城,周瑜奉命镇守巴丘。

公元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将军国大事交给孙权,26岁的周瑜赶回吴郡,和张昭一同掌管军政大事。公元208年,34岁的周瑜被孙权任命为前部大督,领兵征讨江夏,活捉江夏太守黄祖。同年,曹操领兵南征,周瑜主张抵抗,并领军在赤壁大败曹操。公元209年,35岁的周瑜攻破南郡,孙权拜周瑜为偏将军,兼任南郡太守,领兵屯于江陵。公元210年,孙权认可了周瑜征伐益州的方案,周瑜准备返回江陵备战,途中病逝于巴丘,终年36岁。

三国周瑜是谁手下的(三国人物官职介绍)(3)

周瑜具有雄才大略,且志向远大。周瑜对于东吴政权的建立功不可没,早年跟随孙策平定江东,后又辅佐孙权稳定江东局势。同时,周瑜对于孙氏忠贞不二,袁术和曹操都曾想要拉拢周瑜,但都被周瑜拒绝。大多数人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认为周瑜气量狭窄,最终被诸葛亮活活气死。实际上周瑜气量宽宏,程普和周瑜同为都督,因为年长,经常欺辱周瑜,周瑜却始终不和他计较。后来程普逐渐钦佩周瑜,对别人说:“和周公瑾交往,就像喝美酒一样,不知不觉就醉了。”

周瑜雄姿英发,可惜英年早逝,真是天妒英才。试想如果周瑜领兵攻取益州,则三分之势尚未可知也!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