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后半句是什么(举头三尺有神明)(1)

实岁为一周七的“方方土”宝宝,每当我说拜拜的时候,会双手合着朝着地藏王菩萨佛像低头晃脑几下。兴许是春节期间,“方方土”从阿祖在祭拜祖先和神明那边学习过来。那认真的样子,天真好玩中带点严肃性。如果现实中能找寻一份安详,保留一份原始崇高的敬畏,愿生命停留在此刻。

家乡那个村落,供奉着三尊名为“神农教主、太昊仁帝、张公出君”。严格意义上来划分,民间信仰该属于道教的范畴。每隔三年的进香活动,成为全村落男女老少的头等大事,好像在这时刻

呈现出一番盛世,并且不论财力大小在神仙面前一律平等。泽被稼穑,风调雨顺,镇守山河,国富民强。敬畏神明,祈福上苍,民间信仰上升到保家卫国的高度。

叛逆的青春时代,我也有几分任性几分呆,以为多认识两字“科学”就可以跟家里长辈抗衡,可以跟庙里供奉的三尊叫板。多次想用学校政治书里面的理论“科学知识”去说服我爸妈,换来终究是一顿顿地挨打。多次出言不逊亵渎神明,甚至有次变本加厉地推倒“土地公”的小庙。心中怒烧这几块石头垒起来的,连风雨都遮挡不了,还能保佑五谷丰登?就这样,我被挨揍得青一块紫一块。不表达出愤怒,就代表没有年轻过,我一路狂跑不顾后面追赶的爷爷和结拜玩伴。

说到结拜玩伴,虽没电视情节里歃血为盟,不够也是神明垂鉴,把纯真美好的友情寄托于神明庇佑。幸好,玩伴及时赶到,不然呆头楞脑的我已经真的跳进那十米瀑布。玩伴也长大了,瀑布也没有了,很多东西确实也没办法细水长流。细水就成不了瀑布了,只有村民那份对土地和大自然的敬畏心还依然长留。

后面离家越来越远,知识越积越多,也学会了变通与顺服。能够让家里长辈开心,而我纯粹地去敬重神明,这样子双方都会有收获。儒释道的知识面愈有接触,归结于共同的点保留一颗敬畏的心,引人归善。看到愈多不善的事物,就容易惊惊慌失措,觉得罪孽深重。

生活中很多让我惊慌失措,夜不能眠。吃穿住行,样样都有毛病,盛世下练就百毒不侵的好本领。回去必然要去爷爷的菜园地,走在田垄上,绿油油地菜叶擦拭裤腿留下凉凉的露水,青菜棵棵昂首挺胸地的望着浅浅溪水中的绿绿石头,无言无语,但愿你们的世界迎着太阳,只看得到笑容。

这世界每天变化的不仅有时间,还有风云变幻的财富数字,极其容易一溜烟就消失。家与国的梦不结束,如何矗立在理想中?门前那座被岁月打磨得光亮的石头,承载了我从小到大的幻想,只是那时候想得最多是哪颗星星是属于我的呢?

城市里头抬头一望,对面灯火通明的高楼大厦,想象里面奔走相告的人,问候的第一句“今天晚上要不要加班”?城里的人,一上班就坐车,一下车就进屋,很少安静地脚踩大地,更少像农村一脚踩扁无名野草鞋带春泥。城里人,都双脚离地在寻找钢筋混凝土的未来,以为很坚固却抵不过一张纸的城市规划。城里奔波中的人,有你有我,有着我们共同的信仰“毛主席万岁”。

弯弯忧伤映脸庞,丝丝凉意透胸膛。无论如何领略人情冷暖,我从未忘记敬畏春夏秋冬。故人絮叨窄门巷,月光揉进春风里。无论如何穿行这片大地,我从未忘记敬畏皇天后土。

敬神一炷香,敬人一尺丈。

落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