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农历鼠年新年即将到来,走在大街上到处都洋溢着过年的气氛,许多店铺的门口都挂了写着“过年不打烊”或是“春节不打烊”的广告牌。

小编很好奇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是谁先说的?为什么使用率那么高?然后用度娘搜了一下,惊喜的发现网上居然没有关于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更多介绍。

过年不打烊的地方在哪(源于一个打铁铺的故事)(1)

就在元旦假期那几天,小编一行4人到杭州旅游时,在一个小食店吃饭也同样看到这个广告语,不过小食店写的是“新年不打烊”

我们在和老板闲聊时随意的问了一下老板这句广告语的“烊”字是什么意思,老板笑呵呵的说其实这里面是有个故事的,和一个打铁铺有关。

然后我们一行人真的听到了原汁原味的“春节不打烊”的故事


故事开始了

在很久以前,苏州城里一条深巷子的尽头处有一家苏氏打铁铺。

老大叫苏大鹏,老二叫苏小鹏,兄弟两人还有一个妹妹,邻里都叫她“苏三妹”。小女子长得一副窈窕淑女的好身材,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很是机灵,做事勤快,深得街上许多男子的爱慕。

父母去世早,家里祖辈都以打铁为生,兄弟俩人继承了父母的打铁铺,祖辈的打铁手艺相传到他们这一代已经有好几百年了。

因此他们的打铁本领都非常精湛、哥弟两人打出来的刀具十分锋利无比,全是削铁如泥的抢手好货,方圆十里八铺无人不知的。

每逢年底苏氏打铁铺锻造的劈柴刀、杀猪刀、菜刀,剪刀等供不应求,来买新铁器和加工老铁器的人从巷子的入口排到的了打铁铺大门口。

过年不打烊的地方在哪(源于一个打铁铺的故事)(2)

妹妹在巷子里最繁华的明珠酒楼做小工,酒楼的掌柜姓刘叫大淮,刘大淮是个十分吝啬但对前来酒楼吃喝玩乐的达官贵人却又唯唯诺诺的70多岁的老头子。

这糟老头喜欢站在柜台前板着个脸有事没事的拨弄几下算盘,嘴上叼着个烟斗,腰间上别了个钱袋,那个钱袋总是鼓鼓的,用一种神秘莫测的目光对酒楼里的工人呼来唤去。

只要他一来到酒楼里,大家都感觉到好紧张,所以大家都很讨厌这老头。

刘掌柜晚年得一子,叫刘枫,他每天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跟着街上的一群恶霸到处欺行霸市,是个不愁吃穿的小混混。

在这一条巷子里是很受人讨厌的,都19岁了,也没有哪家姑娘愿意嫁给他,这可把刘掌柜急死了。

过年不打烊的地方在哪(源于一个打铁铺的故事)(3)

庚子年腊月廿十八酉时,大雪纷飞的街上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货,巷子里飘着阵阵晚饭的清香,孩子们三五成群的在打起了雪仗,蹦蹦跳跳一番快要过年的热闹气氛。

苏氏打铁铺最后一个顾客也走了,大鹏和小鹏虚掩着门正在收集东西,熄了烧铁水的煤炉,打扫卫生准备歇业回家过大年。这时候,门外远处走来了一位衣衫褴褛、拄着拐杖的老人家。

老人家全身哆嗦着敲了几下门,问:“有人在吗?可以帮我修理一下剪刀和翻新菜刀吗?”

老人家艰难的走进店里,从背上一个布袋里掏出一把锈迹斑斑、钝了刀口的菜刀和一把断成两片的旧剪刀。

希望老二能把菜刀翻新一下,打磨锋利一些好回家用来切腌肉;把断了的剪刀修好,家里的老妪正等着用来做过年的新衣。

过年不打烊的地方在哪(源于一个打铁铺的故事)(4)

老二说:“我们熔铁的炉子已经熄火了,这不正在打扫卫生赶着回家过年呢,店里的工具都收拾好了,再生火需要很多燃料,再说你要修理的东西太少了,不划算,你到别处修理吧。”

老人家哀求着说:“行行好吧,我也是没有办法才来这里的,你看快过年了,现在没有哪家铁铺开门营业了,家里急着用呢。”

看着老二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老头子没有多说什么,眼眶红红的,他正要往门外走。

这时,大鹏从里屋出来看到老人家一眼就认出来说:“这不是住在西巷子那个李翠芳的爷爷吗?有什么需要修理的吗?”

李爷爷看到大鹏叹了口气,说:“唉,说来话长啊。”

昨日下午,刘枫和那帮恶霸又来家里捣乱了,他们把家里东西翻了个遍,值钱的东西都抢走了,还扬言说要让翠芳做他的媳妇。

这不翠芳不同意,然后就和刘枫就打起来了。扭打的时候,这群恶霸把剪刀掰断成两片了,还把菜刀的刀口也故意剁钝了。

还说,大年三十夜晚就让刘掌柜来说媒,不愿意也要娶翠芳当老婆。本来翠芳奶奶前几天买了一些新布,是准备给孙女做过年的新衣服的。这不,现在剪刀被弄断了,菜刀也被剁钝了,所以才赶来修理的。

说着说着,李爷爷竟然有点哽咽了。

大鹏听到这里,二话没说,马上让老二重新把熔炉的火生好,又把已经收拾好的锤炼工具重新拿出来,对李爷爷说:“大爷放心,我们一定会把你的菜刀和剪刀重新修理好的。”

听到大鹏这样说,李爷爷激动得有点不知所措,赶紧翻开口袋找钱付给大鹏,大鹏说:“这个钱我们不收了,您就留着过年吧。”

李爷爷连连道谢,大鹏又在店铺里生了一盘火让李爷爷坐在旁边取暖。这样两兄弟折腾了2个小时终于把菜刀和剪刀重新打磨好的。

那个菜刀的刀刃真叫刀光闪闪的,寒气逼人;剪刀也接上了,通红的剪刀过了冷水冷却后像是新买的一样尖利。

突然,门外有人打着灯笼在叫“爷爷你在这里吗,我来接您啦”,原来是翠芳在叫。李爷爷要走的时候,大鹏又在一个麻袋里面掏了一些木炭给翠芳一起带回去。

待李爷爷和翠芳走了之后,已经是戌时了。大鹏在想:虽然过年时期家家户户都团聚了,但是还是有部分人有急事需要我们打铁铺提供服务的。

如果我们铁铺在过年期间依然开门营业,一方面既可以急人之所急,另一方面正是因为其他铁铺不开业竞争少,我们也可以增加营业收入,这是一个绝好的事情。

过年不打烊的地方在哪(源于一个打铁铺的故事)(5)

兄弟两人商量后决定过年这些天照常营业,但是要怎样才能让路过的人知道我们店里是正常营业的呢?

这时小鹏有个建议:不如我们在门口写个布告吧。大鹏也认为这个主意很好,但是他们店铺里没有笔和纸。

最后大鹏灵机一动就用烧过的木炭在店铺的木门上写了“过年不打烊”五个字。

结局

这个“烊”字有两种读法:一种是读[ yàng ]动词,意思是锻造金属过程中的各种动作;另一种是读[ yáng ]动词,本义是金属熔化的过程。所以“打烊”的本义就是在锤炼金属。

现在“春节不打烊”和“过年不打烊”意思是一样,每逢过年几乎所有正常营业的店铺都有在店铺门口显眼位置用红纸黑字写出这个标语。

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最早写这个标语的人竟然是一个打铁铺的两兄弟,还是用木炭写在木门上的。

听老人家说,后来苏三妹是嫁给刘掌柜的儿子刘枫了,至于日子过的好不好,就没有后话了。

现在你知道“春节不打烊”的故事出处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