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半是传统节日是我国的中元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节日之一,俗称“月半节”民间有“年小月半大”的俗语,意思是“过月半”比“过春节”还隆重,当然这也只是形容“月半节”的重要而已“月半节”又称“鬼节”,主要活动是祭奠去世的亲人,称“祭祖” 他们为亡人烧纸化钱,当然活人也跟到享几天福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十月一曹魏古城?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十月一曹魏古城(跟曹公学文化宜昌的过月半)

十月一曹魏古城

农历七月半是传统节日是我国的中元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节日之一,俗称“月半节”。民间有“年小月半大”的俗语,意思是“过月半”比“过春节”还隆重,当然这也只是形容“月半节”的重要而已。“月半节”又称“鬼节”,主要活动是祭奠去世的亲人,称“祭祖”。 他们为亡人烧纸化钱,当然活人也跟到享几天福。

七月正巧入秋,尤其七月半之后,秋意就逐渐显明了,南宋陆游的《老学庵笔记》所说的“故都残暑不过七月中旬”了。夏去秋来,从气学理论来看四季,春主滋长,秋气萧杀,是万物凋零的季节。按古代礼俗,天子要在西郊迎秋,民间风俗也有不同规模的迎秋活动。所谓的迎秋,迎来的也就是刑杀之神;秋后算账或秋决的,那还是顺应天时地气的人事活动呢。这天人合一之思想与实践背后,还是阴阳五行的大框架。因此,七月半的祭亡魂加上清明时节的扫墓祭祖,也就成为华夏的两大冥节,七月半尤其还演化成鬼节了。

秋尝首先是一种礼制,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司尊彝》:“秋尝冬烝,祼用斝彝黄彝。”按,《礼记·王制》:“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后来再把孝道的精神提炼而出,并且贯彻其间,成为后来佛道二教在七月半超荐祖先与亡灵的依据。只是,有些民俗学者提出,说包括中元在内的节日,其中包含了先秦楚文化与印度吠陀和佛教文化交流的结果。

据宜昌作家和文史专家曹宗国老先生回忆,民俗有說,月半之际,亡故亲人的魂灵都会回家耒看看,所以各家要择日(不一)叫饭奠祭。是谓过月半。据說这段日子飞进屋里的蝴蝶等,包括在外落到身上,都可能是亲人亡魂,不能打灭的。是谓鬼节。

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打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便是中国一年一度的“鬼节”中元。佛教中称为“盂兰节”,相传到了这一天,阎罗王就会打开地狱之门“鬼门关”,让关押的鬼类出来自由活动,直至七月结束才回归地府。因此,民间便盛行在这段时间对死去的亲人进行拜祭招魂,烧冥钱元宝、纸衣蜡烛,放河灯,做法事,以祈求祖宗保佑。

不过,流行在夷陵区雾渡河、下堡坪、晓峰一代,虽然也是祭祖,但是过月半有着另外民俗。据推测这一带属于土家流行过地区 跟恩施土家族一样非常更重视过月半,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说。本来是农历七月十二为月半节,但因过月半须全家团聚,并接回出嫁姑娘,这在时间上就有“婆家过月半走不脱,娘家过月半必须去”。因为打着祭祖名誉,婆家也只能放人。

特别有意思的是,“年是拜,月是接”的乡俗,意思就是说,过年的习俗兴上门拜年,而月半则是将亲人接回来团聚。临近月半的时候,嫁出去的姑娘和远离家乡的游子都要回来团聚。俗谚里也说:“姑娘回娘家,腿子像扬叉。在月半节里,出嫁的姑娘们要穿上最好的衣服,携带夫君和子女高高兴兴地回到娘家,与亲人们团聚,吃几天母亲亲手做的饭菜,同亲人们叙说分别后的情况,讲讲收成,一起烧香纸,祭祖宗,迎亡人,沉浸在融融的温馨之中。

不过,第一年的新出嫁姑娘,娘家一定要组织接亲仪式。月半节前两天,,娘家就开始张罗去婆家接姑娘之事。因为所以接新姑娘回家都是跟她同辈的,姑舅姨,堂兄堂妹什么的。反正到堂人越多,娘家人越有面子。头一天,娘家就有安排桌席的把所有参加接的人到婆家,半年了第一次人聚起,所以几乎整夜都是在一起日白粉抛(宜昌话,其实就是聊天 ),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微信啥的,大家半年见一次面,当然要好好说些话。

笔者曾经两次接过新姑娘,第一次是去雾渡河的幺子河结果的大表姐陈小梅,还有一次是去下堡坪的磨坪接二表姐杜翠芳,后来由于改革开放,这些习惯就慢慢消失了。

接新姑娘当天,娘家几个兄弟拿着娘家给新姑娘置办的全套新衣服,当给新女婿一件衬衣啥的,记得当年梅姐姐已经生了小高照,所以大姨妈还给小外甥弄了全套的衣服啥的,记得当时小幺幺还给做了一个红袄子。我们其他人一个人拿着一把才买的新伞。后来一直纳闷,伞在中国文化谐音文化里并不吉祥,但是为啥在过月半里却独有情中,笔者推测,是因为七月还是夏季,暴风雨时有发生。如果真遇到我,伞还可以遮雨,这样接送的人不会由于自然原因去不了。

我们一路二十几个人,又都年少,所以走在路上就是一道靓丽风景线,记得当时从姨妈家开始走的时候按照农村习惯,舅、姨、姑、叔、伯、自家顺序,但是不多久就几乎按照年龄混成一伙了。一路有说有笑,开心极了。

到了婆家,首先是一碗糯米糖鸡蛋。:将糯米酒放入煲里,加清水1碗,煮滚后10分钟将鸡蛋打破去壳,放入煲里,再加入红糖,煮至糖溶解即可食用,记得当时在鸡蛋里,还加了化猪油,表示婆家对我们的重视,否则得一个“集松”(宜昌土话不舍得)不划算。

一般接新姑娘的老俵堂兄堂妹,都会在婆家住上一个晚上,主要是熟悉姐姐或者妹妹生活环境,将来也好走动。不过那天婆家会请厨子,通常就是农村宴席上的八大碗,其实就是采用蒸笼的方式,一共八道菜全部用碗当作容器,故称八大碗。八大碗,讲究的是四荤四素,互相搭配。蒸方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肴,属于峡江菜系。猪肉甘咸性平,具滋阴、润燥之功效。 此菜颜色红亮,质地软烂,咸甜适度,肥而不腻,香浓味美。蒸扣肘,肘子是大件,几个小时完全蒸透,软烂可口。蒸萝卜,与肉菜的完美结合,清淡可口。蒸丸子,个头虽个,但入味很深,雾渡河那儿是用糯米和肉一起做的。大骨海带汤,算当时唯一一道海鲜。肥肉炖粉条,煎豆腐,一般婆家会提前打好豆腐,还一碗就是炸麻叶。当然还有时令蔬菜,只不过当时我们油水都差,只有这八大碗才算菜,其他都是配盘的。你想想,当时农村条件那样,设酒肉宴席招待,还要搞两天,所以一种说法叫做“胀死娘儿舅子”。

新姑娘接回娘家,当然除了在自己家玩两天,很重要的也是祭祖,给各位仙人烧纸磕头。然后就是串门子。七月半,去各家串门,原则上不需要拿礼品。所以月半节前后几天,姑娘、女婿、外甥(孙)在外公、外婆、舅舅家。几家供饭,有互相观望的情况,称“饿坏姑爷”。但是小孩子一般还是喜欢到外婆家玩。有的姑娘出嫁后,由叔伯几家轮流供一餐饭,后有几姊妹掉号的情况,改为一家供一天。

据宜昌文史专家欧阳运森老师说,其实过月半在夷陵区日期也不尽相同。过月半节的日期,各地各有不同,它是以“调凡”过来的人的到来先后和各自的土地爷安身之日为过节日——月半节。例如下三峡为七月十三日,或七月十五日为月半节。上三峡(巴东)以七月十一日,或十二日为月半节(上三峡的人称月半节为中元节)。一个村落各姓氏过月半节的日期也有不同的,宜昌市夷陵区黄花乡杨家河村,杨姓、张姓、宋姓、邓姓人家以七月十五为月半节,而该村的易姓、聂姓、秦姓、郑姓、黄姓人家,又是以七月十三日为月半节,而黄花乡其他村子的杨姓、张姓、朱姓、邓姓人家,也是以七月十三日为月半节。

过月半,对于夷陵西部一些具有土家色彩的地方,既是一个祭祀祖宗的浓重节日,也是相当于亲友聚会一个节日。家家户户都摆上鱼、肉、酒等,充满了一种喜气洋洋的温馨气氛,更是我们童年的一种记忆。现在回想起来,那甜蜜。只可惜,这种具有民族味道节日,慢慢地就消失了,平时老俵和堂兄妹之间通过网上说几句话,彼此感疏远多了。真希望,过月半这种节日,应该引起大家重视,至少它是我们三峡人一种久远记忆,亦是一种文化,让它永远传承下去!

(2018年8月于宜昌市尚书巷弄石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