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财政部正式发布《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管理办法》,提出“用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的奖补采取项目法分配,工程总投资10-20亿元补5亿,20-50亿元补10亿,50亿元以上补20亿”,最高项目奖补资金比例达60%、金额达20亿。不仅是政府补贴,银行也为EOD模式项目提供了大额中长期资金融资服务,截止2021年底,国开行对首批试点项目累计授信额度约520亿元。2022年批复第二批项目,由此,EOD模式进入到政府主推发展阶段。

eod模式优点:什么是EOD模式(1)

回过来讲,什么是EOD,套用官方解释:

EOD(Ecology-OrientedDevelopment)模式是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

狭义的EOD模式其实主要就是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以解决环保前期投入的资金问题,简单的说,EOD就是怎么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发展历程

2016年11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 65号):探索环境治理项目与经营开发项目组合开发模式模式意义。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创新环境治理模式。

2018年8月,《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环规财[2018] 86号):探索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城市开发(EOD)模式。

2019年1月,《生态环境部全国工商联关于支持服务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的意见》(环综合 [2019 ]6号) :探索生态环境导向的城市开发(EOD) 模式。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创新环.境治理模式,对工业污染地块,鼓励采用“环境修复 开发建。

2020年5月,《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节能环保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发 改环资.[2020] 790号) :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参与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创新。

2020年9月,《关于推荐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项目的通知》(环.办科财函[2020] 489号) :向各地征集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备选项目;《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发改高技 .[2020] 1409号) :探索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等环境治理模式创新。

2021年4月,《关于同意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的通知》(环办科财函[ 2021 J201号) :确定36个项目开展EOD模式试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鼓励将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权益挂钩。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探索多样化补偿方式,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项目试点。

2021年10月,《关于推荐第二批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项目的通知》( 环办科财函[2021] 468号) :向各地征集第二批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备选项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国办发 [2021] 40号) :提出社会资本可采取“生态保护修复 产业导入”方式,利用获得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或特许经营权发展适宜产业。

EOD模式开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重构生态网络。通过环境治理、生态系统修复、生态网络构建,为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基底,带动土地升值;

第二阶段:整体提升城市环境。通过完善公共设施、交通能力、城市布局优化、特色塑造等提升城市整体环境质量,为后续产业运营提供优质条件;

第三阶段:产业导入及人才引进。通过人口流入及产业发展激活区域经济,从而增加居民收入、企业利润和政府税收,最终实现自我强化的正反馈回报机制。

其收益来源主要为:土地溢价及土地出让收入、产业反哺分成收益。

近年来发达国家推行的污染排放权也是很好的例证,我国目前也正积极推行排污权、炭排放权等交易制度来健全环境治理的市场体系。

总结来说,EOD项目操作模式就是通过生态网络建设、环境修复、基础设施配套以及产业配套建设促使该区域及周边的土地升值,并为产业引入和人口流入提供良好的生态基底;一方面以产业发展增加居民收入、企业的利润和政府的税收;另一方面依靠人口流入带来政府税收的增加及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生活三者协调发展。

EOD项目三大落地方式

1、PPP

在政府财政支出额度较大,但支出额度未超过财政部规定的上限,且项目实施不紧迫的区域,EOD模式可采用PPP方式实施项目。

2、ABO

在政府财政支出额度较大,但支出额度未超过财政部规定的上限、但项目实施紧迫的区域,EOD模式可采用ABO方式实施项目。ABO模式,一般指授权(Authorize)—建设(Build)—运营(Operate)模式,由政府授权单位履行业主职责,依约提供所需公共产品及服务,政府履行规则制定、绩效考核等职责,同时支付授权运营费用。

3、“流域治理 片区开发”

在政府财政支出额度超过财政部规定的上限、项目实施紧迫,但土地市场较为活跃的区域,EOD模式可采用“流域治理 片区开发”方式实施项目。

EOD适宜的四大项目应用

1、废弃矿山修复

对于废弃矿山修复,可争取实现投入与产出的自求平衡。第一,以修复过程中开采的石料销售收入弥补修复成本;第二,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复垦等政策,通过耕地“占补平衡”延伸土地价值;第三,矿山修复后的土地可用于建设农业基地、主题公园、特色产业园等,拓展经济效益;第四,部分矿山中,可通过煤矸石粉粹形成的低成本混凝土替代原矿产支撑柱,替换出矿产资源,产生收入。

2、农业农村综合开发

生态果蔬采摘、美丽乡村旅游等是将农业生产与环境治理相结合的代表模式。此外,中办、国办《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意见》中指出,土地出让收入中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可重点用于与农业农村直接相关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这无疑为农村农业产业与环境协调开发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

3、城乡供排水一体化

城市水务基础设施建设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已较为完善。而农村供排水项目通常小而分散、收益较低,特别是农村污水处理率不足10%,存在较大的资金需求。因此,可考虑供排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以供水支持排水,以城市支持农村,构建大项目包,确保整体实现盈利。例如,福建省三明市、南平市等地正在运用这一思路探索水务全产业链的城乡一体化模式,着力解决农村用水的难题。

4、重点流域治理

流域内生态产品资源、周边土地资源均有丰富的潜在价值,目前阶段可优先关注砂石的开采和利用。《关于促进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价格〔2020〕473号)中,提出“推进河砂开采与河道治理相结合”,及“逐步有序推进海砂开采利用”,鼓励以砂石收益补充流域治理的支出。在重点流域治理的项目开发中,可搭配砂石开采收入作为项目融资的还款来源。此外,亦可将砂石开采权、海域使用权等作为融资的补充担保措施。

eod模式优点:什么是EOD模式(2)

长久以来,环保作为传统的正外部性产业(即给他人谋福利,自己却没有得到相应补偿),市场机制一直不能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因此环保产业主要依靠政府的购买服务和补贴。

但依靠政府补贴,显然不是最佳策略,尤其是当政府缺钱的时候,整个产业都显得岌岌可危。

要想解决正外部性产业的困境,一个常用的现代化方法即是依据科斯定理,明确产权,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近年来发达国家推行的污染排放权即是很好的例证,我国目前也正积极推行排污权、炭排放权等交易制度来健全环境治理的市场体系。

EOD试点启动以来,各地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在产业融合、实施路径、政策机制等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部分地区还结合地方特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EOD试点实践工作。

比如,在重庆,广阳岛试点项目开展了片区生态环境治理提升、公共服务配套升级等一揽子补齐生态环境突出短板工程,通过商业出租、交通服务等产业开发运营收益和片区土地综合开发等长短期收益结合的方式来平衡项目总体投入。

在山东,日照市则谋划了一批“生态保护型”特色产业项目。试点项目以水源地保护为主线,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渔业、生态旅游等产业,探索一条以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实施路径。

而在浙江,湘湖片区项目以文化创意、高新技术、生命健康、金融服务等经营性收入及区域财政增量收入实现对生态环境治理、配套设施建设类项目的反哺。

在各地试点的同时,国家开发银行还对符合条件的试点项目,发挥开发性金融大额中长期资金优势,统筹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资源配置上予以倾斜,加大支持力度。

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21年底,第一批36个试点项目授信额度644亿元,贷款186亿元。其中,国家开发银行累计授信额度达到503亿元。

应该说,EOD模式自试点推行以来,还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各地也纷纷开展了省级EOD模式试点,申报非常踊跃。

如今,第二批试点启动,试点项目数量也从36个增加到58个,范围涉及各个省份,也有望取得更好的效果。

未来,在两批试点结束之后,相信生态环境部也将及时归纳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将EOD模式推广放大。

而借助这一模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有望早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