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时代,很多经济上比较拮据的人买不起新衣服,所以只好去“估衣市”买一些物美价廉的衣服。这些衣服的来源,有些是原料较次、加工较粗的新衣服,也有一些比较节俭的有钱人,把穿过的旧衣服拿出来卖的;还有就是在当铺中形成死当的旧衣服。当然,也有一些人是着急用钱,就把自己的衣服拿出来卖掉,以解燃眉之急的。而之所以叫“估衣”,是因为每件衣服没有固定的标价,都是卖家根据新旧、破损程度,估摸着要价而形成的。

“估衣”并不是什么新鲜行业,它的历史还挺悠久的。

1906年《 老残游记》第八回中有这样的描写:

因在 估衣铺内,选了一身羊皮袍子、马褂,专差送来。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二章也写到了“估衣”:

眼看病人要断气了,早已准备好的估衣,也拿到跟前了。

《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中也有这样的描写:

甬路两旁,便是卖估衣的、零剪裁料儿的、包银首饰的、料货的,台阶上也摆著些碎货摊子。

郭全宝和郭启儒也曾经说过相声《卖估衣》,在里面模仿过卖估衣的吆喝声。

估衣不是济南特有的一种商业形式,其实很多地方都有专门卖估衣的地方。

天津估衣街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元明朝时的马头东街(马头即码头)。估衣街在北马路以北,南运河以南,全长800米,是一条有600余年历史的古老的商业街,也是天津商业的摇篮。

在南京宇宙中心新街口与珠江路之间,处在繁华B面也有一条小街叫估衣廊。

济南解放阁历史背景(消失的济南估衣市街)(1)

1932年的济南估衣市街

济南估衣市街的历史

在老济南,出了内城的泺源门有一条东西大街,这里从清朝光绪时期就集中了很多估衣店,所以后来人们也就把这条街命名为“估衣市街”了。

当时的估衣市街是济南数得着的商业街,热闹非凡。在估衣市街中段路北,有当年估衣行业集资创建、作为活动使用的“集云会馆”。如今“集云会馆”早已不存在了,但据说五龙潭公园南门西侧的关帝庙便是“集云会馆”的组成部分。

清末及民国初期,济南西门外的大小板桥、东流水一带是染坊、布店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济南最繁华的商业区域。济南老商铺开埠之后,很多商户、店铺都西迁到了老商埠内,而估衣市街则成了连接老城与商埠的交通要道。估衣市街见证了济南老商埠的诞生、成长、繁荣和衰退。

其实到了上世纪20年代后,估衣市街上只剩下为数很少的估衣店。大大小小、各行各业的的店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那时的估衣市街甚至比如今的泉城路都还要繁华!

当时估衣市街汇集了众多颇有名气的店铺,如经文布店、北厚记酱园、汇泉饭庄、盛锡福帽店、永盛东帽店、广顺和百货店、仲三元杂货铺、老茂生糖果店、植灵茶庄、泉祥茶庄、玉美斋点心铺、万和堂药店等等。等到了20世纪30年代,估衣市街已经成为济南市商业街巷的代表,道路上熙熙攘攘、车水马龙,行人终日不断。

1927年,韩复榘到山东主政后,开始对济南街区进行改造,他对济南的城市建设还是做出贡献的。其中,估衣市街的拓宽改造就是其中一项。改造后的估衣市街路宽17米,其中12米是沥青路面,是济南城内的第一条沥青路。改造后估衣市街的宽阔与平坦程度,当时在山东也只有青岛的中山路能与之相媲美。

估衣市街也曾给当时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的老舍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但让老舍先生印象深刻的不只是估衣市街的繁华,还有当时市民的无知。在《估衣》一文中,老舍写了无知的乡民在商埠争相购买东洋破烂——日本估衣,浑然并不知抵制仇货是怎么回事儿。这是一段让中国人感到耻辱的历史。

1928年,日本侵略者在济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三”惨案!当时很多工厂、商店都被炸毁,济南老商埠的繁华也因此走上了下坡路。在这种惨无人道的暴行之下,估衣市街也损毁严重。

解放后,估衣市街重新进行了拓宽和改造。那时候很多共青团员都来此参加义务劳动,道路修好之后就改叫共青团路了。

1965年,估衣市街再次拓宽改造,拆去了路南的部分商铺,但依然保留了路北的北厚记酱园、万和堂中药店和经文布店等老字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老字号也慢慢消失,湮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

2000年,为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共青团路街道拓宽到了50米,路北的老建筑也大部分都拆除了。如今的共青团路东起泉城路,西至经四路,是济南的主要干道之一。

虽然现在的共青团路上仍是车辆川流不息,行人络绎不绝,高楼林立,但却已经完全失去了老城的韵味,也就泯然于众街了。

济南解放阁历史背景(消失的济南估衣市街)(2)

共青团路

参考文献:

《济南旧影》

《济南老街老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