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
复课后多起学生自杀事件
前阵子上海的初高三刚结束了二模,考完二模的学生害怕成绩不如意,也是过得特别煎熬。
但是教委建议不公布成绩,因为成绩差得不是一点点,担心公布后刺激学生。
据传,在上海市教委的会议上,列出来的轻生的学生数目也让人震惊:
从高三初三复课起,上海市跳楼自杀学生24人,其中浦东新区14人,小学生3人。
5月14日,上海教育电视台播放了陈默老师《笑迎返校——家长如何关注孩子返校后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的节目,明确要求教师和家长观看,不建议孩子观看,就是因为怕进一步刺激孩子。
知乎上也展开了热门话题“如何看待上海初三高三恢复线下课后,约24个学生自杀的现象?
临近中高考的孩子们,他们的压力该通过什么方式去舒缓、释放?
对于父母来说,该怎么支持他们,也缓解自身压力?
………………
这些都是值得广大学生家长值得思考的问题。
复课后类似的悲剧接连发生!
5月6日晚6点,西安一名9岁的小女孩,因为无法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从15楼跳下,自杀身亡。
当天老师要求所有同学完成一篇一页半的作文,下午5点上交。到了4点半左右的时候,小女孩给出门工作的妈妈发语音,说自己只写了一页零一行,害怕5点钟无法完成作业。
图片来源自网络
当时这位母亲并没有太在意,只是在语音里劝女儿尽快完成。
等到晚上6点,爷爷从楼下倒垃圾上来,推开孙女卧室门发现里面没有人,随即看到了留在桌子上的遗书,才惊觉孙女跳了楼。
女孩的“遗书”只有寥寥几字,她写道:
“妈妈对不起,这是我的决定”;
“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
图片来源自网络
短短的一两个月时间,中小学生跳楼事件一起接着一起,幼小生命接连逝去的背后,中小学生自杀已经成为了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现象。
2020.04.26
安徽知名高中巢湖一中,一名17岁高一男生,因学习压力太大,跳楼自杀身亡。
2020.04.26
在安徽省郎溪县某中学的开学日中,七年级女生刘某某在搬宿舍时,突然从四楼阳台上后仰坠楼,重伤身亡。
2020.04.13
江苏无锡,一名12岁的女孩,在开学第一天竟跳楼自杀,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2020.04.13
安徽合肥,一名15岁学生因学习问题与父母发生争吵后,爬出阳台扬言要跳楼。幸好被派出所营救。
2020.04.12
陕西商洛,一初三女生,从教学楼三楼跳下,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2020.04.07
江苏南通,一名15岁初二男孩从19楼坠落,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还有几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向上滑动阅览▲
·全国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6-32.0%;高校约有20%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其中15%属于一般心理问题,需要学校、亲友进行疏导;3.5%有心理障碍,出现失眠、消瘦等症状;1.5%有精神病,失去自制能力,分不清现实与幻觉。
·中国官方公开报道的一组数据表明,多年来,中国是世界上儿童自杀第一大国。
·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一项在上海展开的调查显示:上海地区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也占到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计划自杀,并有1.71%的中小学生自杀未遂。
·在自杀者的年龄排列中,12岁占第一位(40.3%),其次为14岁(22.7%),11岁和13岁(13.6%)。在自杀者的性别对比中,女孩子远远高于男孩子:女孩占(72.7%),男孩仅占(23.7%)。
这是一个特殊的开学季。
对于一些本身就存在心理或者精神障碍的孩子来说,会比其他时段更严重。
开学焦虑、学习压力过重、人生观坍塌、亲子关系矛盾......
各种原因交织,最容易出现“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让孩子在压力下无所遁形,从而在冲动下犯错。
这也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
压力山大
折磨孩子的3个“凶手”
>> “凶手”一:学习压力
不久前,有学校面向学生和家长做了个调查:
复课在即,你的压力大吗?0-10分你给自己打几分?
调查显示,给自己打了8分以上的学生占比42%,家长占比59%。
家长的压力很容易理解:
孩子不上学,他们着急,孩子要上学了,他们也担心孩子的健康,担心孩子跟不上进度,担心孩子厌学……
孩子的复课压力主要来自于哪些方面?
有孩子在家学习松懈,生怕自己复课后无法跟上进度;
有孩子眼看着父母开始焦虑,自己也变得焦虑紧张;
有孩子每天学到凌晨一两点才睡觉,还是觉得自己不够努力;
有孩子看到同学成绩优秀,自己却一再退步,变得沮丧失望……
被压力拽着走的感觉,就像绷紧的皮筋。
一旦有出现一些意外情况,皮筋就可能松掉,或者直接崩断……
图源:《小欢喜》
>> “凶手”二:道理多、感受少
爱与关心是维系情感的桥梁,只有爱存在,生活才会融洽。
现在很多学生自闭自卑、不善交流沟通,也与父母没有及时引导有关。
中国的父母,教育孩子时第一件事就是喜欢跟他讲道理:
男孩哭了,爸爸告诉他:“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
孩子不愿意把玩具送给别人,妈妈说:“好孩子应该懂得分享。”
孩子没有跟别人打招呼,家长这时会教他:“见到长辈要主动打招呼,这是基本的礼貌。”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急于教给孩子生活的道理、正确的做法。
却忽略了一点:孩子当下的感受。
在一个只讲道理的家庭,往往是父母讲赢,孩子总是受挫的状态。
他学到的沟通模式就是忍受。
图源:《少年的你》剧照
>> “凶手”三:错误的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一个经常被误解的概念。
真正的挫折教育,指的是家长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去激发孩子的潜能,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而不是在孩子正高兴时,突然喊停,扰乱他们的兴致。
打断快乐,不是磨练,而是折磨。
可现实中,不少父母是后者:
打着“为你好”的名义,故意不让孩子开心,也就是所谓的“打击教育”。
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快乐的能力。
以后,他再遇到快乐,就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这是不对的,自己不应该快乐。
接受现实
抑郁比成绩下滑更可怕
知乎上有个提问:请问父母为什么要孩子好好读书,终极目标是什么?
点赞最高的回复是:
“希望他有更大的选择权,有权利选择去做某件事,也有权利选择拒绝某件事。”
其实就是家长希望孩子通过读书学习能有更多自由的选择,
在这种自由选择下拥有更多快乐。
>> 如果太累了,可以歇一歇
没有喘息时间的课表,没有丝毫放松的学习要求。
无限度拔高的课程难度,如山的作业,频繁的考试和排名……
他们除了上课就是吃饭睡觉,如同机器。
缺乏和朋友师长的沟通,缺乏心灵安慰。
在学习之外,找不到生活乐趣。
所有这些,以一个孩子稚嫩的肩膀和心灵,本就承受艰难。
如果再加上一点点意外,引发崩溃是必然的。
在鼓励他们奋进的同时,也应该告诉他们:
作业写不完没关系,我们会找老师沟通!
如果你太累了,就到爸爸妈妈的怀里歇一歇,家是你永远可以停下来歇息的港湾!
图源:《摩登家庭》
>> 让他们感觉生活的美好
如何让孩子留恋生命,小编认为唯一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感觉生活的美好。
很多家长老师都堕入一个误区:
就是孩子应该把百分百的精力放在学习上,不应该浪费时间。
而小编认为:
只需要花百分之七十的精力在学习上。
其他的时间,要拿来享受生活,看书、做运动、跟朋友聊天。
单就学习每一种功课而言,我们可以给自己定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标准。
不必去追求每一科的最顶点或和最牛的人比拼智力。
世界上活得最开心的,并不是站在每个学科最顶端那个人。
水满则盈、月满最亏,绷得最直的那根橡皮筋最脆弱。
什么事情,都要留有余地才好。
图源:《小欢喜》
>> 给孩子真正的挫折教育
很多人认为让孩子吃苦就是挫折教育。
比如非常沉重的学习任务,让他扛下来;
比如打骂和羞辱,让他麻木起来……
其实真正的挫折教育是:
在他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时给他勇气,教他方法,陪他跨过一道道沟坎。
而不是挖个坑让他掉下去,再让他自己爬起来。
还告诉他,爬不出来就叫脆弱!
看完本文,我们问问自己:
我们养育孩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