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茴香几多味
文/张璞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读过书……我便要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茴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说起茴香,让人容易联想到的是中学课文《孔乙己》,鲁迅先生描述的孔乙己吃茴香豆写“茴”字四种写法的场景。茴香豆是鲁迅先生老家浙江绍兴著名的传统小吃闲食,也是城乡酒店四季常备之下酒物。民谣云:“好吃茴香豆,嚼嚼韧纠纠,要用谦豫、同兴好酱油。”记得第一次去绍兴,买过一包茴香豆尝,后来见上海城隍庙也有卖的,但觉得口感稍咸,嚼来确实有韧劲,甚至可以说是太硬。带回长沙,家人的评价也是平平,还不如母亲自己晒的酸水茴香豆香。
茴香是一味调味卤香料,坊间有“卤菜想要香,必须添茴香”的说法。这里说的茴香有别于广西、云南产的大料八角茴香,那是热带乔木香料。原本以为茴香属于东方香料,后来才知道茴香原产地中海地区,何时传入中国各地广泛栽培不可考,估计与古丝绸之路有关联。因为今天甘肃武威的古浪、民勤和新疆焉耆、喀什一带的茴香(安息茴香)很有名,维语称作孜然,是一种重要的烧烤佐料。孜然与江南地域栽种的茴香都是草本植物,植株外形、种子外形都很相似,但是香味还是有区别。这种可以入药的茴香,浏阳老家称作药茴香。
江南栽种的茴香多属小茴香,果实的伞状和颗粒相对较小。茴香的适应性很强,对土壤没啥要求,还抗干旱,田间菜地的边边角角、溪畔路旁都可以栽种。可以播种也可以移栽,且属于只需栽种一年,然后自然一岁一枯荣的懒汉型作物。香嫩苗细密,几场春风春雨便催生出一团团绿雾,甚是可爱。嫩苗可是一道好时蔬,见火就熟,香甜可口。据说北方人还取嫩苗做成饺子馅,想来应是一口下去绿汁满唇、齿颊留香。丛生的茴香抽节长到人高竿粗,就会陆续开出伞状小黄花。花谢花开,蜂栖蝶舞,花期很长,果实同样可以多次采收。小伙伴们喜欢偷摘一朵新出的茴香或侧出的嫩苗放嘴里嚼,清香里透着童年简单的欢娱与幸福。
在浏阳,茴香基本不做菜吃,主要是取茴香籽作佐料,但造就了一种特产美食——浏阳茴饼,与浏阳花炮、浏阳夏布、浏阳豆豉、菊花石齐名,据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浏阳茴饼采用糖皮包酥、缸隔炉烤的独特制作方法,以面粉、茶油、白糖、麦芽糖作主料,熟芝麻、金桔花、碎冰糖、桂子油等为辅料,既然取名茴饼配料中自然不能少了小茴香。斋坊师傅们经过和皮子、和蕊子、擦油酥、扯脐包酥、开皮灌蕊、成型烘烤等十多道工序精心制作,饼形面圆微凸,火色金黄油亮,表面起酥,里皮燥脆,内馅松泡。对半掰折开来,外白内黄,皮匀芯满,小茴香、芝麻、桂子等经烘烤后散发自然芳香,让人垂涎。记忆中,每次离家行囊里就总不会少了娘给备的茴饼。在外读寄宿制高中那些日子,茴饼与校门口的烧饼都是下晚自习充饥的美味。后来进城跨省求学,茴饼又成了远行坐火车的干粮。茴饼比发饼、面包、蛋糕好,干硬不容易被挤压坏,关键是实在有内容顶饿,还香。那时候还有个小癖好,喜欢留下一个舍不得吃,想家了就拿出来闻一闻,满满的茶油炊烟香味、火塘边烤火的柴火香味、崎岖山路上风的味道……
在咱浏阳,茴香还有一大用途就是入茶——茴香茶。喝茴香细烟茶的习俗地域性特别强,只在浏阳北乡尤其是上北乡蕉溪、淳口、山田、楼古、沙市、龙伏、社港一片区域流传。浏阳城关、东南西三区都没有这个习惯,更别提浏阳周边的长沙株洲,可能认为茴香茶有股子浓浓的药味,不好接受。谈到药味,浏阳北乡的茴香茶与作为药饮的茴香茶不一样,药饮的茴香茶一般用纱布包茴香籽,放茶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可以理气和胃、健胃消食、散寒止痛。
浏阳北乡茴香茶是在冲泡茶叶同时加入茴香,加入的不是脱粒的茴香籽,而是伞状细枝连茴香籽一起。茴香茶里的茴香既可以是新鲜采摘的,成熟、半熟带黄花的都行,也可以是晒干的。新鲜的药香味相对淡点,但多几分清新爽口。用量就随冲泡茶具容量而定。如果是茶壶、茶罐便用整朵茴香小伞,如果只是茶杯茶碗,便用一朵茴香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足矣。浏阳北乡主要采用小号白瓷茶碗独立冲泡,所以每一碗茶叶和茴香用量都不多,滚开的泉水冲泡最佳。端一碗温热的茴香茶,茶香伴着茴香,热气徐徐而升,嗅来鼻腔至咽顿感轻松,头脑瞬间为之一醒。嘬一口茶汤,舌香喉润。最后可以直接上手,捞起茴香杆置于齿间将茴香籽撸下,再和着碗底泡发的细烟茶一起慢慢嚼,到分辨不出茶味和茴香味,徐徐咽下,那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你茶碗见底、意犹未尽,正准备夸赞茶细茶香的时候,马上就会听到北乡农家主妇的一句:“还恰一碗唧罗!”你可能见多了劝酒,咱老家的劝茶也是很有特点的,一般两碗是推脱不掉的,三碗五碗也是常有的事。浏阳北乡的婆娘们之间,一直有农闲夜间聚在一起开“茶会”,喝生日茶、品茶评茶赞茶的习俗。勤劳善持家的主妇都会将家里的茶叶、茴香置办备足,除自家日常冲泡外,也为家人生日、红白喜事预备着。所以浏阳北乡家家户户都会种植、晒收小茴香。因有茴香上火的说法,所以阴虚火旺者,泡茶便不放茴香,添加些切片刮屑的川芎、当归等带香味的中药材。北宋地理学家朱彧《萍州可谈》卷一记载“今世俗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汤取药材甘香者屑之,或温或凉,未有不用甘草者,此俗遍天下。”宋代人有迎客敬茶、奉汤送客的习俗,并把这种茶汤叫“香饮子”。看来浏阳北乡喝香茶这一习俗,还很有来历。
进门落座一碗茴香茶,早已沉淀为讲究的浏阳北乡人传统的待客之道,也成为浏阳北乡的一张乡村名片。老家的小孩子很惦记大人茶碗里那根茴香,无论是在物资匮乏的时代,还是现在零食琳琅的今天。这似乎是一种神秘的血脉基因,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承。从大学时代一直到今天,每次回乡下临出门,老母亲都会装好一包茴香茶叶塞进我的行李包或车尾箱,喝过了大江南北各地名茶,最爱的还是老家的火焙烟茶加茴香。最近在任崇岳先生的《宋徽宗》里读到的一段文字,记载说宋徽宗赵佶于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被金国大军作为战俘押送到燕京,某日徽宗招待随行皇族吃饭,亲自下厨调羹,命下人去买茴香。下人匆匆买回一包,用一张黄纸包裹,打开来看,竟是建炎赦书(建炎是宋高宗赵构改元年号),徽宗这才知道九子康王赵构已经在南边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继位,高兴地说:“茴香者,回乡也,岂非天乎?”恍然大悟,“茴香者,回乡也!”母亲的用意原来在此!
张璞,笔名“共相疏”,湖南浏阳人,先后供职国防科技大学、长沙市教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