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手艺纯手工无添加麻酥糖(百年传承老手艺)(1)

(央视财经《生财有道》)“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滴滴答答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炸块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这首不知从哪年哪代传下来的童谣,成了我们过年的大规矩,好像错了一点,年味儿就没那么足,攒了一年的精气神也没能撒开。

所以进入腊月第一件事儿就是办年货,而过年第一要备的年货,即不是肉蛋鱼,也不是米面油,竟是孩子们心心念念的“糖瓜儿”。

此处的“糖瓜儿”其实是糖果点心类的总称,传说中每年腊月二十三为了送灶王爷上天,家家户户都得弄点儿又甜又黏的糖果“祭灶”,让灶王爷多说几句甜言蜜语。而这略显功利的传说和期待新一年顺顺利利的朴实愿望,成为了糖果占据年货榜榜首的重要理由。

浙江湖州的长兴县,有一种传承了数百年的点心,可以说是浙江、江苏、安徽等地的百姓过年最喜欢的年货之一。这种产在长兴县泗安镇的点心,就叫做“泗安酥糖”。

泗安镇2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万人,是国家及生态镇、中国花木之乡,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环杭州湾2005-2020年优先发展的26个农村小城市”之一,全镇经济总量几十个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1230元。

非遗手艺纯手工无添加麻酥糖(百年传承老手艺)(2)

就在这个富庶之地,像“泗安旱船”这样的传统民俗表演保留了下来,而“泗安玫瑰酥糖”这样的特殊制作手艺,也传承了下来。

非遗手艺纯手工无添加麻酥糖(百年传承老手艺)(3)

首先将抻拉好的麦芽糖用擀面杖反复按压,接下来卷入白糖、面粉和芝麻炒熟后磨成的料粉,折好之后再次用擀面杖压实紧实,如此反复多次,酥糖里面最多可以达到一百多层,这道工序正是酥糖口感酥脆的重要过程。通过三根木杆将酥糖的坯子压制成型,切成一厘米左右的方片,最后撒上芬芳的干制玫瑰花瓣,至此,美味的泗安酥糖就算完成了。

非遗手艺纯手工无添加麻酥糖(百年传承老手艺)(4)

目前泗安镇以制作酥糖为生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小五子酥糖的传承人池长泉,另一个则是三代家传制作酥糖的聂师傅泗安酥糖的当家人聂斌。他两人制作酥糖的手法相同,但因为原材料采用的略有差异,所以看起来一黑一白,味道也略有差别。两位师傅在技术上暗自较劲儿,但两人都明白,现在在整个泗安镇,也只剩他们两家还在做酥糖了。

非遗手艺纯手工无添加麻酥糖(百年传承老手艺)(5)

小小一包泗安酥糖,甜软芳香,是当地百姓最爱的零食,再加上由于工艺的原因,酥糖只能手工制作,每一道工序都必须有丰富的经验才能完成,所以几乎所有的成品酥糖质量都无可挑剔。有口碑、有品质、价格又不高,泗安酥糖当之无愧地成为了长兴本地最好销的一种年货礼品。

作为一种特殊的年货,泗安酥糖目前是做出多少卖多少,而聂斌以及池长泉,泗安镇仅剩的两位数酥糖手艺人,全年开足马力,每人不过只能做出十万包左右。按照2元一包的价格计算,这两家虽然不愁卖,全年最多也就是20万元的销售额。在副食品纷纷崇尚“古法手作”,纯手工制品价格更高的今天,泗安酥糖2元一包的价格已经保持了很多年。

而不涨价的原因也很简单,他们说:乡里乡亲,涨价不好意思,原料不涨价,酥糖就不会涨价。

产量小,价格低,造成了泗安酥糖虽然不愁卖,但目前只有两家在做的现状。也正因为如此,上大学的孩子都不愿意继承家里的这门手艺,对于聂斌和池长泉来说,这样的现状虽然无奈,却也只能接受。不过聂斌对未来依然非常乐观,他觉得只要还有人爱泗安酥糖,这门手艺终归会有人学习传承下去。

小小泗安酥糖,不值钱,却透着浓浓的人情味和年味儿。

非遗手艺纯手工无添加麻酥糖(百年传承老手艺)(6)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央视财经频道《生财有道》2月1日18:55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