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昆虫活动猖獗,

身边小伙伴们收到的“红包”也越来越多。

冷不防的被什么虫咬一口,红肿一片,剧痒难耐,坐立不安。

那滋味真是苦不堪言。

常见昆虫叮咬后的不同症状(干货篇夏秋季昆虫)(1)

那到底怎么判断虫咬皮炎?

虫咬皮炎又该如何处理呢?

来听听我的回答吧~

常见昆虫叮咬后的不同症状(干货篇夏秋季昆虫)(2)

什么是虫咬皮炎?

虫咬皮炎,是由昆虫叮咬或毒汁刺激引起的皮肤炎症或过敏。常表现为红色丘疹,伴瘙痒或疼痛,有时出现风团、水肿性红斑、丘疹、水疱。

常见昆虫叮咬后的不同症状(干货篇夏秋季昆虫)(3)

哪些虫叮咬后会引起虫咬皮炎?

第一类:叮完就跑型

这类虫咬皮炎主要由螨虫、蚊、蠓、臭虫、跳蚤等昆虫叮咬或者毒汁刺激引起。

共同特点是皮损处可见针尖大小的咬痕,严重程度与昆虫的种类、数量和人体的敏感性有关。

皮疹形态主要为大小不等的水肿性红斑和丘疹,也可出现水疱和瘀点瘀斑,常伴有剧烈瘙痒。

常见昆虫叮咬后的不同症状(干货篇夏秋季昆虫)(4)

第二类:留下毒针型

这类常见的昆虫主要有蜂和毛虫。

蜂螫伤后局部立即明显疼痛、烧灼感和痒感,很快出现红肿,中央有一淤点,甚至形成水疱,偶尔可以引起组织坏死。

少数有恶心、呕吐、畏寒或发热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

常见昆虫叮咬后的不同症状(干货篇夏秋季昆虫)(5)

常见的毛虫有桑毛虫、松毛虫和刺毛虫。

毒毛或毒刺进入皮肤后,其毒液可引起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

表现为水肿性红斑、丘疹、丘疱疹,中央常有黑色或深红色刺痕,数个、数十个、数百个不等。

第三类:拍死也不甘心型

隐刺虫,夏季活跃,夜间常绕灯光飞行,停留于皮肤上的虫体被拍打或压碎后,其体内的强酸性毒液导致接触性皮炎。

表现为片状、条状的水肿性红斑,其上密集丘疹、水疱及脓疱,有瘙痒、灼痛和灼热感,反应剧烈或范围较大者可伴发热、头晕、局部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常见昆虫叮咬后的不同症状(干货篇夏秋季昆虫)(6)

第四类:来了就不走型

此类主要是指皮肤寄生虫,如疥螨和虱。传染途径为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

疥疮由疥螨寄生于皮肤所致。疥螨易侵入皮肤薄嫩处,如指缝、手腕、前臂等部位。

皮疹表现为小米粒大小的淡红色丘疹或丘疱疹。剧痒,尤以夜间为甚。

虱病由虱寄生于人体,反复叮咬吸血引起。分为:头虱病、体虱病和阴虱病。

均表现为剧烈瘙痒,局部常可见抓痕和血痂。需要查到虱的成虫或虱卵方可确诊。

常见昆虫叮咬后的不同症状(干货篇夏秋季昆虫)(7)

被叮咬后怎么办?

切记不要使用口水,掐十字等方式来缓解瘙痒,放过口水吧!

可用肥皂水清洗伤口或冰敷;

控制瘙痒:含樟脑、薄荷的软膏和复方涂剂,或者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

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对于持续性螫咬反应,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必要的。儿童可以短期使用弱效至中效糖皮质激素,如艾洛松、澳能等;如合并感染:可以外用抗菌软膏,如奥络、百多邦等。(皮损严重者还需要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给出治疗方案。)

常见昆虫叮咬后的不同症状(干货篇夏秋季昆虫)(8)

如何防护?

(1)做好个人卫生,清理地板缝等角落,勤洗床单被套并在太阳下挂晒;

(2)夜间关好纱窗,外出时保护性着装,避免黄昏蚊虫活动高峰时外出,避免草丛、树林、池塘等;

(3)注意宠物身上是否有跳蚤等寄生虫,如有则及时处理;

(4)如有跳蚤、臭虫、蚊子等迹象,可使用杀虫剂;

(5)皮肤瘙痒时,不要搔抓!不要搔抓!不要搔抓!因为搔抓可使水疱破裂,引起糜烂,容易继发感染!

(6)如被咬之处有不断扩散和感染的趋势,请立即到医院就诊。

总之,远离“虫咬皮炎”,需要你用一点心哦。

常见昆虫叮咬后的不同症状(干货篇夏秋季昆虫)(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