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小径”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浪漫,但实际上是心理语言学的一个术语,它出于一个英文俗语“be led one up the garden path”,意思是“欺骗,哄骗”,所以花园小径句(Garden-path sentences)指的是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的一种特殊的引起局部歧义的句子。当人们按照常规的方式去理解一个花园小径句时,往往要一直读到句子最后才能意识到原先的理解有误,之前预想的成分结构完全错了,必须推倒重来,回到引起歧义的分叉点对句子进行处理。这种句子的理解,就像是人们在花园里走错了路,不得不回头另寻出路。这类花园小径句的基本特征就是整个句子只有一个含义,本身不存在句子的歧义现象,而且不用依赖语境就能理解。

考研俗语大全380句 什么是花园小径句(1)

英语中典型的花园小径句里经常出现中间嵌套的结构,例如“The horse raced past the barn fell”。在读到“fell”之前,人们往往会以为,这句话讲的就是“这匹马跑过了仓库”,“raced”作为谓语,而在读到“fell”的时候,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fell”才是真正的谓语,之前那些成分应该全属于主语,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这匹跑过仓库的马摔倒了”。

有些花园小径句还会带着一些同音同形词出现,例如最常被引用的一句话是“Time flies like an arrow; fruit flies like a banana”,上半句“光阴似箭”非常好理解,所以当人们处理下半句的时候,通常会被上半句已有的结构组合带着走,就会理解成:“水果飞起来像香蕉”,这明显是不合理的。只有当人们重新思考,切分词的时候才能意识到,“flies”是名词,“fruit flies”是一个整体,应该理解为:“果蝇”。“like”是动词,所以下半句的意思是:“果蝇喜欢香蕉”,因此,这种句子会成功的让人们忽略了句子本身的结构,因此偏离了句子的真正含义。其实在汉语里也有类似的现象,比如这一句“小王研究鲁迅的文章发表了”,一开始会让人认为是:小王在对鲁迅的文章进行研究,等人们读到最后发现,其实应该是:小王写的一篇研究鲁迅的文章发表了。

花园小径句是一种“很扭曲”的句子,它一方面提醒着人们句子是二维的,另一方面又提醒人们大脑接收句子的时候是一维的,在句法学和心理语言学上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