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
禾本科小麦属植物
是最早被驯化的粮食作物之一
而不论是人类选择了小麦,还是小麦选择了人类
当前的它都已然依托突出的“综合实力”,成为全球种植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人类口粮。
是全球约30亿人(全球以小麦为主粮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5%——40%)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
在我国小麦更是重要,它是除水稻之外的第二大口粮作物
时下,我国夏收已基本全面完成
一条条高产捷报频传、一粒粒夏粮安全归仓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小麦总产量2715亿斤,比2021年高了25.7亿斤,增长1%。
小麦的增产丰收,无疑能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能让这个多事之秋之下的中国人更有底气。
作为我国最为重要的基本口粮之一,小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堪称形影不离。
“明眼”处馒头、面条,“暗地”里雪糕、肉肠,上至雪鬓霜鬟的老人,下到牙牙学语的稚童,哪一处不见小麦,哪一人不吃小麦?
因为小麦重要、普通且随处可见,让我们产生了一个错觉,那就是自认为太了解它了。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小麦其实是一个相当陌生的存在。
比如,小麦从野生变为粮食竟然是多亏了大自然的几个“偶然”,如果没有这些“偶然”,如今田间种植的“普通小麦”或许就不会存在。
另外,大家可能以为人类驯化种植小麦是择优而种;以为所有的小麦都是一个样子。
但事实上,人类选择驯化的小麦竟是在自然状态下易被淘汰的“病株”;小麦也有形态各异、用途广泛的“兄弟姐妹”!
是不是有点兴趣了?那今天我就带大家走进小麦这个我们最熟悉的陌生粮。
自然界的“偶然”让小麦成为主粮
粮食大多都是“草”进化而来,不过小麦到底起源于哪种植物,目前尚没有明确的答案。
据科学家研究表明,最早的小麦大约出现在250万年前,彼时小麦与近缘山羊草属分开形成了两个独立的属,最早出现的小麦确实是“孤家寡人”并且不是当前我们栽培种植的6倍体“普通小麦”,那时小麦属只有“一粒小麦”这一种2倍体小麦。
“一粒小麦”这个名字,可能让不了解植物学的朋友产生误解,这里的“一粒”并不是说一株小麦只结一粒种子,而是每小穗结一粒种子(小麦植株的大麦穗由诸多小穗组成)。
到了距今100万年左右的时间,小麦属才自然分化出了另一种植物——“乌拉尔图小麦”(2倍体),“一粒小麦”算是有了一个存在生殖隔离的“兄弟”。
“乌拉尔图小麦”对于小麦家族可谓相当重要,没有它就没有我们当前广泛种植的“普通小麦”。
大约在50万年前,“乌拉尔图小麦”与拟山羊草发生了天然杂交,偶然间形成了染色体加倍的“二粒小麦”(4倍体)。
而后近50万年的时间,小麦属只有区区四个成员(另一个是“莫非维小麦”),到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时候,人类先后在新月沃地驯化种植了“一粒小麦”和“二粒小麦”,尽管彼时这两种小麦的产量极低,但还是满足了当时人们对食物的需求。
又是一个偶然,在距今约8000年的时候,栽培“二粒小麦”与粗山羊草发生了天然杂交,最终形成了产量更高、当前栽培最为广泛的“普通小麦”。
提起“粗山羊草”可能大多数朋友会感到陌生,不过要说起它的另一个名字,相信只要种植小麦的朋友就知道它,并且对它恨之入骨,它就是当前麦田中的恶性杂草——节节麦。
谁能想到当前危害小麦生产的恶性杂草,竟是小麦的“父辈”,得有多“偶然”才能出现这么偶然的事情。
大约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时间,“普通小麦”普通小麦偶然间传入我国(这一点存在争议,当前仍有少部分学者认为普通小麦起源于我国,证据多切、复杂但力度不够,本文就不详述了),由于气候环境和种植技术等问题,直到西汉以后小麦才被大规模推广种植。
小麦从野草到粮食,历经的这些“偶然”,几行字便能写出来,但是这些“偶然”的发生有不可想象的困难。
只能说小麦是幸运的,人类也是幸运的,感谢这些“偶然”。
容易被自然淘汰的“病株”满足了人类的需求
事实上在人类最初驯化小麦的时候,还有一个故事,也算得上是一个“偶然”。
在人类学会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畜之前,长时间依赖采食、捕猎野生动植物生存,彼时的“一粒小麦”、“二粒小麦”因种子籽粒较大、营养成分丰富,成为了其原产地西亚古先民的主要采食对象。
在小麦被驯化之前,野生资源极其丰富,足以满足彼时人类的需求。
但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加、加之当时地球经历了一次气候巨变,紧靠采食不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于是诞生了农业,人类开始先后驯化种植“一粒小麦”和“二粒小麦”。
不过在最初种植这两种小麦的时候人类遇到了一个问题,由于野生“一粒小麦”和“二粒小麦”的穗轴较脆在成熟期易断,种子脱落增加收获得难度。
事实上,穗轴较脆这一特点,恰恰是野生小麦适应自然的优势所在,因为植物种子成熟后易脱落,就意味着它能更好地繁衍。
可能具有优势的小麦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地球上竟然会出现人类,人类竟然会为它们这个优势头疼。
是“偶然”也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眷顾也罢,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人类发现了穗轴坚韧成熟后不易折断的“一粒小麦”和“二粒小麦”。
这些个 本来容易被自然淘汰的“病株”,却满足了人类的需求,种群得以延续和扩张。
当然至此“是人类驯化了小麦还是小麦驯化了人类”,这个有点哲学的问题,仍是没有答案。
形态各异、用途广泛的小麦
现阶段因为小麦太普通了,我们总觉得小麦就只有一个样子,但其实不然,小麦有诸多形态各异、用途广泛的“兄弟姐妹”。
前文提到的小麦属的几个植物种,得算是当前小麦(普通小麦)的“长辈”,小麦的“兄弟姐妹”指的是在漫长栽培过程中,人类培育的诸多品种。
当前我国小麦优质品种繁多,植株有高有矮,麦粒有大有小、有黄褐、黑、绿,有高筋小麦和低筋小麦,有蛋白含量高的,有抗病的还有抗倒伏的,我们看上去的“一个模样”,其实是田野中的千姿百态。
我之所以把小麦品种的多样性作为文章的结尾,其实还有一个目的,希望引起农业人的重视,尤其是对功能、专用小麦品种的重视,它们有未来的模样。
喜欢有关三农,农业、种植、农村生活、植物科普等类型的文章,那请关注、点赞头条号@依农看天下会把我了解的、学到的、看到的持续分享给大家。
原创不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赘述不详,欢迎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