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真实的和珅是怎样的人(八旗子弟今何在)(1)

清朝的康乾盛世,是古代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鼎盛时期,王公贵族的生活奢侈无比,八旗子弟更是吃喝玩乐样样精通。但是长期奢靡的生活腐蚀了统治阶级,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清朝逐渐走向灭亡。

大清早已成为历史,这些满清贵族的后代也渐渐的回归了大众,成为了寻常百姓家。二十一世纪初始,黑龙江拉林发现满族后裔,甚至还有索额图、和珅等满清贵族的后代,一本名为《拉林阿勒楚喀京旗原案》的清朝档案揭开了这一段被遗忘的清朝历史。

皇帝的一时兴起,三千八旗子弟浩荡离京

拉林是满族的发源地,清军入主中原以来,中原和江南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于是乾隆皇帝就想让先祖的发源地变得和江南一样富庶。于是下令让三千八旗子北上拉林,一边守护着东北边境,一边对那里进行开发发展。

清朝真实的和珅是怎样的人(八旗子弟今何在)(2)

这三千八旗子弟中就有索额图、和珅等人的族人。到达拉林后,这些人根据各旗的方位在这里建立起二十四个旗屯,根据八旗的编制,每旗有头屯、二屯、三屯共三个旗屯,史称”京旗二十四屯“,形成了与当地传统文化全然不同的”京旗文化“。

这些八旗子弟一边守护着清王朝的东北边境,一边务农生活,过着亦农亦兵的生活。

清王朝早已成为历史,后人不忘祖先

时代变迁,清王朝早已成为历史的尘埃,曾经的满清贵族子弟已成为地道的农民,但是他们从未忘记过家族的历史,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续写这段历史。在拉林,各村的名字多以旗名命名,”京旗二十四屯“在这里都可以找到。

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人会说满语了,人人都说普通话,没有东北味,老一辈的普通话里还带有一点京腔。满族的历史大起大落,如今早已物是人非。

清朝真实的和珅是怎样的人(八旗子弟今何在)(3)

曾经在朝堂之上呼风唤雨的赫舍里索额图的家族也沦为了普通的务农百姓。但是后人在介绍自己先祖荣耀时,依然激动不已。别人是吃饭、干活、睡觉,索额图身为国丈,赫舍里氏在京城就是遛鸟、喝茶、听戏,锦衣玉食,每天过的很是潇洒。

就算迁移到拉林,赫舍里家族的人仍然不用做太多的粗活,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因为一个人掌握权势,整个家族就享尽了荣华富贵。

已经七十多岁的何玉岐老人是索额图的第十二代孙,同村的付老表示很是羡慕,”早年(乾隆年间),老何可是正宗的黄旗贝勒爷“,付老的家族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家族,没有何老的家族显赫,可活在现代的他们都是一样的普通百姓。

清朝真实的和珅是怎样的人(八旗子弟今何在)(4)

如今,何玉岐老人的主业是种地,农闲时会和同村的族人下下棋、抽旱烟、顺便唠唠祖上的辉煌。和珅作为清朝最大贪官,民间有句”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句俗语,用来形容和珅的有钱。和珅的财产可是超过朝廷十几年的财政收入,可以真正称得上是富可敌国了。

他的后人现今也是普通的农民。其中一个后人叫和英琦,他说自己的家族也是世代遵循祖先留下的风俗。特别是婚丧嫁娶,格外注重排场。先祖和珅就是个爱排场、爱面子的人,所以这一族的婚娶,都是严格按照满清的仪式流程,排场十分的大,简直就是清宫剧的现场版。

在拉林,满清的规矩依然保留,纵然是开放的年轻人,”走事儿“(过年、结婚时的串门走礼)时还是要讲老规矩,年长些的妇女进门依旧还行清时的礼。

清朝真实的和珅是怎样的人(八旗子弟今何在)(5)

嫁女时要”领生“,就是杀黑猪,在杀猪前要向猪耳朵里倒酒,猪摇头了,说明上天同意了这场婚事。生儿子要绑布条,家族中每出生一个男孩,就要绑一个五彩线或者蓝布条,然后装到袋子里,这叫”妈妈口袋“,下一代生了儿子继续绑,这也是另一类族谱,”妈妈口袋“代代相传,不少老人家里都有这样的”妈妈口袋“。

五月喝豆汁,正月吃冻饺子,甚至连说话都有忌讳,索额图的小名叫勺子,为了避讳,这里叫勺子要叫马档子......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在这里的每个人都在继续遵守并传承。

拉林出生的孩子,都十分的有家族荣誉感。大年三十,无论身在何方,子孙后代都要赶回家乡,祭拜”老影“(祖先的画像),讲述家族的历史。满族以西为大,”老影“都放在西墙,在这里,西炕是不允许坐人的。

当初迁徙而来的三千八旗子弟共分为八大家族,共有八张”老影“,现如今只有和珅”老影“是真品,其他的”老影“因为种种原因早已遗失,只留下复制品,很是可惜。

清朝真实的和珅是怎样的人(八旗子弟今何在)(6)

京旗二十四屯,”闲散旗人“迁拉林的真相

清王朝时期,满族为贵族,八旗子弟生来就不用劳动,只需享受。乾隆即位初期,京城里的满族八旗子弟已经人满为患,朝廷的财政造成不小的负担,加上东北常年受到罗刹国(俄罗斯)的侵扰。

于是乾隆想了办法,让京城内的”闲散旗人“北上,替国家开阔荒土守卫边疆。乾隆这一做法可谓一举两得,即缓解了京城的财政压力,有解决了边境守卫。

这里是满族的发源地,土地肥沃却无人开垦,清政府让他们回到这里,有恢复民族习俗的想法在里面,有点类似”上山下乡“,经济目的为主,军事目的为辅。

清朝真实的和珅是怎样的人(八旗子弟今何在)(7)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些八旗子弟本就出生在繁荣的康乾盛世,没有经历过任何的磨难,一直养尊处优,来到这里很难先祖先一样从零开始崛起。更康乾盛世后,清王朝开始走向衰落,当初乾隆皇帝的愿望再也无法实现了。

清王朝已经不在了,但是”京旗文化“还在,一代一代的将”京旗文化“传承下去,这才是对祖先最好的怀念方式。

文/史海观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