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遗来者羞”这是包拯一生中唯一流传下来的诗,可以说是包拯为官做人的行为准则,也是他鞭策自己的座右铭确实,包拯是个好官他公道正派,执法严峻,对各种阶层一视同仁也是不争的历史事实,他不苟言笑、过于严肃,得来了“包大人笑比黄河清”的民间评价——要看包公笑,比黄河水变清还难啊但他之所以被老百姓称之为“包青天”,更多的是源于公案小说和中国戏曲,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真假包公电视剧40集老版?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真假包公电视剧40集老版(真假包青天)

真假包公电视剧40集老版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遗来者羞。”这是包拯一生中唯一流传下来的诗,可以说是包拯为官做人的行为准则,也是他鞭策自己的座右铭。确实,包拯是个好官。他公道正派,执法严峻,对各种阶层一视同仁也是不争的历史事实,他不苟言笑、过于严肃,得来了“包大人笑比黄河清”的民间评价——要看包公笑,比黄河水变清还难啊!但他之所以被老百姓称之为“包青天”,更多的是源于公案小说和中国戏曲。

在公案小说《三侠五义》中,包拯头上有个月亮,是星宿转世,能够日审阳夜审阴,铲除奸佞,不畏权贵。在中国戏曲史上,更是没有一位官吏能够像包拯那样,可以如此频繁地出现当今历代的戏剧舞台上,至今久演不衰,并且成为一类非常独特的戏剧通称──包公戏。包公戏的流行,从南到北,几乎涉及到所有的戏曲种类。戏剧中的包公是一位清正廉明、铁面无私、心智过人、执法如山的清官,他的半神半凡就像当今的一个超人。包公刚正威严是不假,但是否真的能“日断阳间夜断阴”,恐怕无人能知。在笔者看来,传说中的包公,戏剧中的包公,都是理想化的包公,都是被寄予理想期盼的神话包公。

包公的刚正不阿是不假,比如他敢弹劾“国丈”,他敢口水喷皇帝,但是,包公入主开封府只有两年,虽然查办过一些案子,其中也不乏为民平冤,也采取过一些措施维护首都治安,一度赢得美名。然而,包公入主开封府,所谓的办案如神也没有传说中那么神乎其神。况且,历史上的包拯主要政绩并不在开封府,更不在英明断案上,而是他是一个实干家。61岁时,包拯被任命为三司使,负责全国经济工作,展现出了经济改革的天赋,比如改“科率”为“和市”,即朝廷按照公平价格购买农民要缴的上供物资;免除部分地区“折变”,即废除农民将粮食变成现钱纳税的规定等措施。开展经济工作卓有成效,两年后,包拯被提拔为枢密副使,相当于主管军事的国防部副部长。

历史不是小说,传说中的包青天也未必是历史上的包拯。有两点需要补正和澄清,一是包公之所以刚正不阿,据说是因为他有强大的经济后盾。有人考证,包拯在开封当官属于外任藩府享受副部级待遇的高级官员,年薪相当于黄金87512克,按2011年7月份金值每克330元计算,包公的年薪相当于人民币2800多万元,折合成现在的美元约为387万美元。这样的工资水平可不是一般的高啊。二是包公的断案本领有时也很低,据称也曾感情用事乱杀人,据称判案也曾中“苦肉计”。还有,“长嫂如母”的故事是与包拯有关,但事实也不是 《三侠五义》所说的那样包拯和兄嫂的故事,而说的是包拯的次子包綖与长媳崔氏的故事。

虽然我们很希望历史上真有这么一个包青天,但事实上包青天只是一个被神话的文学形象,而且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而且我们也希望当今社会能有一个包青天出现。然而,历史就是历史,不容被改写。幸运的是,历史上真有一个包拯,他的主要政绩不是断案如神,而是经济工作和军事工作。社会真的很有意思,包拯也算是响当当的人物,但绝没有传说中的包青天那么让人敬重和传承。这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