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花鼓戏培养后继人才,向是师傅个别收徒,徒弟随戏班跟师学艺。
至清道光、同治年间,汪春保开始收徒,三、五人上下设科教学。历代凡设科教学者,均属于名艺人独自主持或联合志同道合的契友共同开办,其宗旨多在于为弘扬自己的艺术主张及戏路子,树立门户。
戏班
- 如汪春保传人胡正兴、陈新苟、崔松等均相继开科教学,最有影响的是崔松科班。
- 陈文科、黄二生、史旺和贺霞龄等均开设科班教学,传人继出繁衍,故有 “四大门头”和“北陈”之称。
设科每届时间,一般是二至三年。收徒注重选材,宁缺勿滥。言传身教,教艺的同时更注重教人,立其艺德,规其戒律,敬奉戏神老郎王,尊师重道,提倡仁义友爱。每届后期,或掺入自己的戏班,或组成“娃娃班”演出实习。出科后,即转入戏班,或荐于友班,也听从学员自己去留的意愿。对个别不合格者,常改派杂务,使其有生活出路,但不容轻易登台演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县级专业剧团的建立和发展,各团相继办起附属学员培训班,列入剧团统一领导,由一名副团长或艺术委员会主任负责管理,经费统一计划开支。教学委托本团前辈艺人担任,也临时或定期聘请兄弟剧团专行老师开课授业;身训常聘请京、汉剧武功老师,同时也聘请文化教员辅以文化、政治学习。学员面向社会招生,择优录取,每期多限于二、三十名之内,期数不定,每届学习二至三年。学员班 的成果显著,培养了一大批艺术骨干。
至八十年代初,天门、荆门等县市,在剧团领导下扩大创办了花鼓戏校。
1985年荆州地区创办了荆州花鼓戏校,是年以湖北省戏曲学校荆州分校名义招生。
1986年经湖北省计划委员会和教育委员会批示,正式建立湖北省荆州地区文化艺术学校,属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首先开设了荆州花鼓戏曲艺术的表演与音乐专业。1989年首届毕业生已分配各县市专业剧团。
崔松科班班主崔松(1887——1954),沔阳县杨树峰人,十四岁拜陈新苟为师,初工花旦,后改工小生、须生。中年以后,潜心专志于花鼓戏曲艺术的传人培养,曾多次联合同仁,设帐坐科,主持教学。从民国十七年(1928)起直至新中国建立初期,先 后在马口(同丁金才之父)、藏鹤亭(同曾庆华)、杨树峰(同谢南秉)、石土地(同陈之年)、金家湾(同韩乃字之父),以及三江口、马沟口等地,设帐坐科七届,历二十余年。
崔松科班
每届科班起散时间均为三年左右。起科开班时,亲自主持考査。每科最少七、八人,多则十几人,多是农村、集镇有志从艺并具备一定天赋条件的青少年,不拘性别。入学时, 学员由家长给膳宿费用和少许学费,凡孤儿皆由崔松另筹开销。学徒经过一年时间培训之后,开始边学习、边演出实习,学演兼顾。有目的地按各个行当定向教学,指导学徒专工。在科班进入实习的两年内,凡演出收入,由专人立帐专管,除开支同仁教师的酬金和办科费用外,还按每场收入提成分发给学徒少许零用钱。另外,分夏、冬两季发给徒单、棉衣各一套,布鞋两双,洗脸、洗澡巾各二条。
崔松科班
在科期间,崔松对学徒要求严格,不分男女,一律按班规管理。入科拜师,要集体敬奉戏神老郎王,跪拜宣誓,背诵班规总条:
一是“拜师从艺,终身不悔”;
二是“勤奋苦练,人不欺功,功不欺艺,艺不欺人”;
三是“尊师尊艺,敬长爱幼,师兄师弟,情如手足”;
四是“不忘师道根本”;
五是“不违师训班规”。
对每个学徒的言谈举止都留心观察,随时进行开导,注重因人施教。把言传身教和启发学徒自学相结合。有文化者要用本子笔记所教戏文要点;对所有学徒开发单篇,要求各自读熟背诵不忘,然后讲解戏文词意、戏意及戏中人物角色的演唱要求。崔松常告诫学徒:
“玩班唱戏,有一种人是吃饱了肚子来的,我们学戏不同,是饿着肚子学了去吃饭的。不悟明这个道理是不会铁心的,不铁心就出不来好艺!”
对学徒们严如家长,亲如父母,从不粗暴斥责,总是耐心教导,循循善诱。学徒都敬重其为“崔爹”!
学徒进入实习期,即组成“娃娃班子”,亲自领班到沔阳、天门、潜江、洪湖、监利各地农村集镇流动演出。三年出科休班后,学徒可以自主去搭班唱戏,对优秀者则向各戏班的班主、掌班老师引荐,所有出科学徒都能生活有靠,才有所用,艺能发扬。在江汉平原农村广泛流传着“崔松娃娃班,三年一新鲜”和“崔松教娃娃,真是有道法”的赞语,至今数十年仍碑于人口。
崔松主持的七届科班中,学徒共八十余人。先后出科的名演员有陈尧山、陈花志、杨景香、陈大中、吴道友、胡和尚、刘天党、韩乃学、刘贤藻、赵东汉等人。
“一二八”花鼓戏教学班民国二十九年(1940)至三十三年(1944)间,爱国反蒋抗日部队一二八师驻防于沔阳、洪湖、监利、潜江一带,为开展军队内部的文娱和对外的宣传活动,在所属各团、营、连队里,聘请花鼓艺人开办花鼓戏教学班,就地吸收培训演员,组建宣传队,以演唱花鼓戏联系驻地群众,进行宣传活动。五年间,同时或先后举办的花鼓戏教学班、戏班四十五个,演职员一千四百三十五人。经费由部队筹集,故统称“一二八”花鼓戏教学班。主要教学班有:
新沟东荆教学班起散时间民国二十九年(1940)至三十一年(1942)。教师高学慰等,学员有赵祖光、陈华堂等十八人。
秦场教学班起散时间民国二十九年(1940)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教师李四一、唐香、盛香(盛天红)等,学员有刘孝炳、陈强元等四十人。
北子桥教学班起散时间民国三十年(1941)至三十二年(1943)。教师莫正典等,学员有何文云等二十余人。
大北口教学班起散时间民国三十二年(1943)至三十三年(1944)。教师李四一、童园子、胡光焕、杨金保、王金苟等,学员有杨金山等十六人。
小北口教学班起散时间民国三十二年(1943)至三十三年(1944)。教师王鬼火,刘团园等,学员有曾祥甫、胡明新等十三人。
府场教学班起散时间民国三十二年(1943)至三十三年(1944)。教师杨笃卿等,学员有严相久、罗国高等二十余人。
龚场教学班起散时间民国三十二年(1943)至三十三年(1944)。教师杨花子等,学员有汪洪洲等十六人。
新沟杨林关教学班起散时间民国三十二年(1943)至三十三年(1944)。教师高学慰等,学员有徐远来等十余人。
潘场教学班起散时间民国三十二年(1943)至三十三年(1944)。教师、学员有王成武等十余人。
新沟嘴教学班起散时间民国三十二年(1943)至三十三年(1944)。教师杨花子 等,学员有莫金海、杨远林等十余人。
新沟北教学班起散时间民国三十二年(1943)至三十三年(1944)。教师、学员有胡宗寿、王书瑶等十余人。
毛市教学班起散时间民国三十二年(1943)至三十三年(1944)。教师莫正典等,学员有二十余人。
湖北省戏曲学校花鼓科戏校属湖北省文化局领导,1958年秋季创办花鼓科。是年招收花鼓科学员三十名,选调花鼓戏艺人赵德新、王寿银、张守山、李茂盛及花鼓戏音乐工作者吴群担任教学工作。
沈云陔
熊剑啸
教学内容除完成学校教学大纲规定的必修课程外,侧重进行花鼓戏曲音乐唱腔及表演技艺的培训,对学员传授了花鼓戏优秀传统剧目《站花墙》等的传统艺术,并在沈云陔、熊剑啸与校长黄振的协定下,向楚剧青年演员传授了摘花表演技艺。1964年后,花鼓科转入楚剧科而停止。
湖北省荆州地区文化艺术学校综合性中等文艺专科学校。
1984年初酝酿筹办,4月,荆州地区编委(1984) 35号文“征得省文化厅同意,地委、行署研究决定,成立湖北省戏曲学校荆州分校。”
湖北省荆州地区文化艺术学校
1985年7月中旬,在原荆州地区文工团正式办公。负责人易庆林、成本文、萧贤运。学校本着“坚定不移地办,因陋就简地办”的原则,根据省计委鄂计文(85)第19号函下达的中专招生指标,首次招收荆州花鼓戏表演、音乐专业学生五十名,于同年11月正式开学。
赵德新
1986年7月,经省教委、计委鄂教职(1986) 042号文件批复,正式成立湖北省荆州地区文化艺术学校,继续开办荆州花鼓戏曲表演、音乐专业,同年又招收学生三十八名。学校设立中共党支部,书记贺世中。首任校长周传志,副校长李显清、萧贤运,后增副校长萧元林、张启发。校部下设办公室、教研组、学生科、教务科、总务科及图书室。建校后,相继从地直和沔阳、洪湖、天门等县市文化单位,选调了胡幼藻、郑先礼、杨爱枝、李剑光、沈年强、费克春、张守炎等来校担任教学工作,同时选用大专院校毕业生从事文化、音乐教学。在编教职工五十六人。此外,还聘请了花鼓戏老艺人赵德新、倪新平、李茂盛、程云鹏,音乐工作者冯工、刘继云、冯方才及京、汉剧的演员任教。
1987年开设了京山县荆州花鼓戏校外班。学校制定“继承,求真,博采,索新”的教学方针,逐步建立起教学大纲,编写了成套教材,积累了《盼嫁》、《访友》、《湖上浪漫曲》、《挡马》等一批教学剧目,在1989年全省文化系统艺术学校“桃李杯”比赛中,学员罗涛、赵国英、李名星、陈天津等二十人分别获得奖励。在1990年湖北省首届荆州花鼓戏艺术节中,一批师生获教学奖和新苗奖。 1985、1986级学生毕业后,分往各县、市荆州花鼓剧团,有的已成为艺术骨干。
天门县荆州花鼓戏曲学校前身为天门县花鼓剧团学员班,创办于1955年,先后招收了几批学员。1955年举办第一批学员班,培育了舒晋萍、杨爱枝、颜珍德、周兰仙、 杨翠玉和喻新才等艺术骨干。
在省、地、县三级党、政和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于1983年7月正式转为天门县荆州花鼓戏曲学校,作为专业和乡镇花鼓剧团培训艺术人材的基地,学制三年,面向社会公开招生,择优录取,学生入学均以“身份不变,户口不转,自费学艺,成材录用”的原则,与学生及其家长签订入学合同。第一期招生三十名,开设大、小两个班。设身训、音乐(分器乐与声乐)、唱腔、表演和政治、文化(分历史和理论)等课。按课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结业前进行教学剧目的汇报演出,予以评审考核。
天门县荆州花鼓戏曲学校
经领导部门验收后,学员中有七名由天门市荆州花鼓剧团录用,三名被推荐进入荆州文艺学校花鼓班学习深造,三名由潜江市荆州花鼓剧团录用,三名由洪湖市荆州花鼓剧团录取后送入荆州文艺学校花鼓班学习深造,另有八名被送天门市水运公司业余剧团。大班学员董青好参加荆州花鼓戏青年演员广播演唱比赛,获三等奖。 其余六名学员输送到天门市渔薪、麻洋镇剧团。
1985年继续招生三十名,并择优选送十二名进入荆州文艺学校花鼓班深造。
沈山
箫作君
1934年1月,中央广播电台和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曾专门采访教学实况,先后向一百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放实况录音。该校 建校后,沈山任名誉校长,顾问有箫作君、刘伏香、吴群。史环清任行政校长,魏泽斌任业务校长,彭正华、李红云任教导主任。先后教学的老师有马安云、周金华、颜萧运香、邓重兴、周泮香、李茂盛、刘伏香、 萧作君等。
沔阳县花鼓剧团学员培训班1957年沔阳县花鼓剧团建团初期创办。首批招收郑先礼、黄宏忐、唐江波、胡幼藻、黄华林、李传英、胡汉芳等男女青年学生入学。
沔阳县花鼓剧团学员培训班
1959年,由金民倜主持,许忠信(特聘京剧武功演员)、刘桂才、陈五六任主教老师,招收萧元林、金保国等十二名学员。
谢春城
1962年,由程兰亭主持,易小川(特聘)、王汉国(特聘)和花鼓戏名旦谢春城、吴鹤显及叶仿清任主教老师,招收张礼明等十二名学员。连续三届任教老师大都是老一辈著名演员,教学上要求甚严,基本功抓得扎实,学员进步很快,不少学员以后都成为荆州花鼓戏的艺术骨干。
吴鹤显
1974年,由朱玉田主持,招收十八名学员。
1978年,由萧元林主持,朱鸿斌(特聘)、芦幼卿、余时喜、赵德新、胡顺新、束小云、杨青松等十六名教师主教,招收三十二名学员,教学班采取艺人与新文艺工作者相结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规章制度进行了改革,特别注重了学员的思想文化教育,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981年被湖北省文化局授予先进教学班,赵德新评为先进教师,胡传标评为先进学员。
潜江县花鼓剧团学员培训班1970年先后招收学员二十三人,张鸣龙老师主教,经过两年的基本功训练和实习,逐步参加了剧团的正式演出。
1972年招收十二名学员,由杨贵婷老师主教。1975年招收十九名学员,由郭端妮、胡忆菊、唐中美、刘进明等老师主教,学制三年。
1978年招收二十四名学员,由张英武(特聘京剧武功老师)、胡忆菊、唐中美、刘世明、吴运清、杨碧莲等老师主教,分表演、音乐二科。
胡新中
李春华
在连续多年的办学中,不少学员以后都成为剧团的艺术骨干。其中胡新中、李春华是荆州花鼓戏的优秀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