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和王离的关系不好原因,王离是继承父辈军功当的蒙恬的脾将,有记载的的战功更是没有,当上长城兵团主将,也仅仅是蒙恬死后剩下的将领中,蒙恬亲信不能重用,剩下的有能力且能镇住长城兵团的,只有同位三代秦将,且军功显赫的王家后人,而章邯虽然出身不行,但是章邯在王离到达前已经军功显著了。

巨鹿之战章邯拥兵(章邯对于王离见死不救)(1)

睡虎地秦简记载大夫以上不允许上阵厮杀大夫是第五级爵位,也就说说即使是继承了父辈的军功起点高,再想升爵,还是要实际的战功并且是指挥能力才行,王离在蒙恬死后是能在威望上镇住长城兵团的人,章邯靠军功升爵,王离是靠家族威望。

巨鹿之战章邯拥兵(章邯对于王离见死不救)(2)

巨鹿之战是战略的失败,跟秦军战力无关,章邯让王离率军围攻巨鹿,自己驻军棘原输粮,项羽到达距鹿前就让人断了王离部的粮道退路,而粮道被断到秦军被灭章邯就是见死不救,而王离部粮道被断以后就直接落入了围观诸侯的包围之中。项羽破釜沉舟一日九战,最关键的是第九战,突入秦军指挥方阵杀涉间虏王离,秦军才投降的。

巨鹿之战章邯拥兵(章邯对于王离见死不救)(3)

秦军军队本身并没有被打溃,重要的是项羽吃定王离被包围后,会固守待援展不开兵力,自己破釜沉舟激发士气,速战速决直击秦军指挥方阵,这里是项羽战略上赢了。而且章邯这么久对王离见死不救也是奇怪,章邯让王离围攻巨鹿筑甬道通粟,那他要比王离还要清楚这条甬道即是粮道也是唯一退路,但是他的决断呢?难道是章邯部队比王离部队强吗?但是棘原外跟项羽野战屡战屡败,能够展开兵力决战还一次都打不过,明显王离部的军事素养远高于章邯部,但是不能因为王离部因为战略上输了,去否认人家的军事素养。

巨鹿之战章邯拥兵(章邯对于王离见死不救)(4)

楚军人少,项羽才选择的突击秦军指挥方阵,破坏秦军指挥系统,如果项羽也有20万人,他可以轻松歼灭秦军。从秦军粮道被阶段没了退路,被诸侯军包围以后,王离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不惜一切代价突围,要么固守待援等章邯疏通甬道后,联合章邯反过来歼灭诸侯军,王离选的后者,但是很遗憾的是章邯选择了见死不救,那王离选择固守待援就是等死了。

巨鹿之战章邯拥兵(章邯对于王离见死不救)(5)

诸侯军赌的是有人正面硬刚秦军,秦军主力全力应战的时候,偷袭秦军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效果,项羽赌的是秦军会固守防御自己突袭秦军指挥方阵破坏其指挥系统,结果就是王离固守,项羽一日九战,在第九战杀涉间虏王离,秦军投降。秦军选择固守那能拿来应对项羽的部队本就不多,巨鹿之战项羽强的不是一日九战,强的是提前就派人截断秦军粮道,使得被秦军打的不敢正面硬刚秦军的诸侯军包围了秦军,而项羽赌秦军固守自己就全力突袭秦军指挥系统。

巨鹿之战章邯拥兵(章邯对于王离见死不救)(6)

被包围的情况下王离是不可能把主力全部调到项羽一面,而且他也必须休息各路诸侯的动向,而各路诸侯等的就是秦军主力调往项羽那边,然后偷袭秦军,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而项羽厉害的就是这样,认定秦军会固守待援不会把全部精锐拿来对付自己,而且面对各路诸侯的包围即使自己撤退秦军也不敢追击。从项羽在早期派人阶段秦军粮道,导致秦军被包围,且章邯见死不救的时候,秦军就已经在战略上大败,军队本身作战素质再高都没有意义,巨鹿之战秦军输在战略而不是秦军不能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