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绸最富魅力,与陶瓷比肩,是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重要符号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随着人类的足迹迅速扩散到世界各个角落于是,一条条丝绸之路从中国辐射向四面八方无论是张骞开通的陆上“丝绸之路”,还是后来的“海上丝绸之路”,都引起东西方的震动,因影响了世界的历史而名垂青史,然而,一条由亦失哈九上(一说十次)北海而蹚出的“东北亚丝绸之路”,却淹没于史料文献之中,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明清丝绸服饰?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明清丝绸服饰
中国丝绸最富魅力,与陶瓷比肩,是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重要符号。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随着人类的足迹迅速扩散到世界各个角落。于是,一条条丝绸之路从中国辐射向四面八方。无论是张骞开通的陆上“丝绸之路”,还是后来的“海上丝绸之路”,都引起东西方的震动,因影响了世界的历史而名垂青史,然而,一条由亦失哈九上(一说十次)北海而蹚出的“东北亚丝绸之路”,却淹没于史料文献之中。
(一)清代以前的东北亚丝绸之路
中国丝绸进入东北亚,最早可追溯到汉魏时期。当然,那个阶段还没有形成一条稳固的丝路,真正形成规模应在盛唐时代的渤海国时期。作为属国,渤海有向唐朝贡的义务。有朝贡就有恩赏,中国历代皇帝对四方来朝的属国使臣基本采取赏大于贡的政策。唐朝对渤海使臣,不仅有在上朝时根据其品级给予衣冠袴褶的恩典,而且还加授官职。《渤海国记下篇·朝贡中国》载:“又有赐金鱼袋者,二品以上服也;紫袍金带,三品以上服也;绯袍银带,五品以下服也。”于是,这些身穿丝绸官服的渤海人,兴高采烈地回到故乡,不经意间踩出了一条丝绸之路。
东北亚丝绸之路进入巅峰时期是在15世纪。明朝永乐皇帝朱棣称帝后,锐意进取,积极扩张。为此,他改变祖训禁绝之旨,几乎同时开辟了可与“张骞丝路”媲美的两条丝绸之路:一条是著名的“郑和七下西洋”的海上丝绸之路;另一条就是“亦失哈九上北海”的东北亚丝绸之路。朱棣自幼习练兵事,在对北元作战中屡建奇功,对黑龙江流域的战略地位格外重视。他夺嫡称帝后的第三年(永乐三年,1405年),便在黑龙江下游设奴儿干卫,招抚海西、建州、野人女真首领归附,初步完成了明朝对东北的统一。从这年起,他先后6次派遣宦官郑和率舟师出使西洋诸国,耀兵异域,经营中国南海诸岛。同时,为了巩固东北领地,又设立了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黑龙江、精奇哩江(今俄罗斯结雅河)、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及库页岛(今俄罗斯萨哈林岛)等地土著居民。为此,他派遣女真宦官亦失哈9次前往巡视,从而使沉寂了近百年的东北亚丝绸之路再度复苏、辉煌。
亦失哈,又叫亦信,海西女真人,是明代宫廷的宦官。为了完成这次远征,他在今天的吉林市南郊松花江畔一个叫阿什哈达的地方,费时一年,制造了25艘巨船。永乐九年(1411年)春,他统率千余官兵,乘坐着满载布帛丝绸、粮食器具等物资的巨船,乘着春天的季风,扬帆起航,沿江而下。从松花江驶入黑龙江,不舍昼夜,直下奴儿干。
明代史料表明,从永乐九年(1411年)到宣德七年(1432年)的20多年间,亦失哈9次奉命巡抚奴儿干,没用武力,便征服了奴儿干及海外苦夷诸民。他的武器不是刀枪,而是粮食、丝绸、器物。由于明朝采取了赏大于贡的政策,使朝贡的队伍日益频繁,不断扩大。女真的纳贡使团来到中原,不仅得到丰厚的金银、丝绸、粮食和其他用品的赏赐,还获得了在中原进行贸易的机会。于是,大批的丝绸、绢等物品,源源不断地进入黑龙江流域,那里的人们则与日本进行贸易,中国的丝绸变成了“虾夷锦”,这种交易持续到清朝中叶。
(二)清代的“贡貂赏乌绫”制度
延续明朝的东北亚丝绸之路,清朝立国之初,为彰显皇恩浩荡,巩固东北边陲,同时解决宫廷对貂皮之需,清廷不惜财力,在黑龙江流域实行了“贡貂赏乌绫”制度。康熙三年(1664年),于今依兰镇五国城村祥龙屯初设三姓城。后几经历史沿革、文化积淀、反复修建,直至清朝三姓副都统衙门设立,这里逐渐成为东北亚丝绸之路和东北边疆的政治、军事、经贸、文化中心,被誉为清代著名的“边外七镇”之一。
当时被视为“苦寒之地”的东北地区,气候之寒、衣食之难,今人难以想象。顺治十二年(1655年)因收受贿赂被流放到宁古塔的清吏科给事中陈嘉猷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满洲富者缉麻为寒衣,捣麻为絮,贫者衣狍、鹿皮,不知有布帛”。“龙兴之地”的子民尚且如此,远在深山的土人之饥寒交迫就可想而知了。在这种情况下,“乌绫”是长期生活在天寒地冻环境下的民族的迫切需求品,“穿上官家的衣服”也是深山密林里的土人提高御寒能力的最大愿望。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官吏曹廷杰在向光绪帝呈交的《条陈十六事》里,对这一制度的来龙去脉进行了简明的概括:
“国初,收服东海诸部,若赫哲喀喇、若额登喀喇,在混同江左右;若木抡,在乌苏里江左右;若奇雅喀喇,在尼满河源左右,皆令每年至宁古塔入贡貂皮一张,或三年一贡。又有远在混同江海口之费雅喀、奇勒尔二部,及远在海中之库页一部,不能以时至宁古塔,则以六月期集于宁古塔东北三千里之外普禄乡(今俄罗斯库页岛西海岸波卡罗夫卡),章京舟行,如期往受。雍正七年设三姓副都统,遂归三姓办理。定例:岁贡者宴一次,三年一贡者宴三次,皆赐衣冠什器,名曰‘赏乌绫’。自诸部者言之,则曰‘穿官’。”
正是“赏乌绫”制度,重新开启了因为战争而停顿多年的明代东北亚丝绸之路。
“乌绫”,又写做“乌林”,满语“财帛”之意。赏的对象是赫哲、费雅喀、库伦、鄂伦春、绰奇楞、库野、恰喀拉诸部落北方少数民族的朝贡者。据说,每逢春暖花开,赫哲、库伦、鄂伦春、绰奇楞、库野、恰喀拉等56个部族的人,或乘小船,或骑马,带着上等的貂皮,云集三姓,喜气洋洋地来“穿官”。清朝贡赏原则与中国历代王朝一脉相承,就是赏大于贡。具体的方法是“每一贡貂户赏一套乌林”。进贡的貂皮分为三等,等外不收,剪去一爪,任其贸易。颁赏亦分级别,喀喇达赏给无扇肩装朝服一套,噶珊达赏给朝服一套,子弟赏给缎袍一套,白人(白丁)赏给蓝毛青布袍一套。
日本学者间宫林藏在19世纪初考察库页岛和黑龙江一带的报告《东鞑纪行》,详细地记叙了他亲身经历的“贡貂颁赏乌绫”的史实。在“赏乌绫”城,“先由下级官吏出栅栏门,呼唤诸夷之喀喇达、噶珊达等依次单独进入公署。较高级官员三人,坐于台上三条凳上,接受贡物,夷人脱帽,跪地叩首三次,献上黑貂皮一张。中级官吏介绍来人之后,接过礼物呈交较高级官吏面前。贡礼毕,赐予赏物。与喀喇达锦一卷,与噶珊达缎类品四寻,与庶夷则为棉布四反,梳子、针、锁、绸巾及红绢三尺许”。什么叫喀喇达呢?就是一姓之长,即族长;什么叫噶珊达呢?就是一屯之长,也译为乡长。清朝政府为了加强中央对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对黑龙江流域边远地区未编入八旗的少数民族实施了噶珊制度。就是利用原有的地域组织和氏族组织,设喀喇达和噶珊达。18世纪初,到过黑龙江下游和库页岛的日本学者间宫林藏说:“所到东鞑地方(黑龙江下游),有费雅喀、山旦、赫哲、基门、阿以诺等夷人,大抵各部落均设喀喇达、噶珊达,指挥当地夷人。”喀喇达、噶珊达大多为世袭,接受三姓副都统指挥,负责纳贡、供应官差、执行清政府法令等差使。
一套“乌绫”,不仅仅是一件衣服。雍正十二年(1734年),宁古塔将军衙门咨复三姓副都统衙门称:依定例,赏给库页岛费雅喀之乌林,姓长为无扇肩朝衣所需蟒缎各一匹、白绢各四丈五尺、妆缎各一尺八寸、红绢各二尺五寸、家机布各三尺一寸;棉袄及裤子所需毛青布各一匹、白布各四丈、棉花各二十六两;附带赏给零散毛清布各四匹,汗巾、高丽布各一丈,每块三尺之绢里子各二块;帽、带、靴、袜折合毛青布各二匹;梳子及篦子各一,针各三十,包头各一,带子各三副,棉线各三绺,棉缝线各四钱,纽子各八,桐油匣子各一。赏给乡长朝衣所需物料及附带赏给的零散物料略少于前者;赏给其子弟缎袍所需物料及附带赏给零散的物料以及赏给白人袍子和零散所需物料则依次递减。
尽管递减,白丁所得一套“乌绫”也相当丰厚:毛青布二匹、高丽布三丈五尺、妆缎一尺三寸、红绢二尺五寸,长棉袄及裤子折合毛青布二匹、白布四丈、棉花二十六两,附带赏给零散毛青布二匹、汗巾高丽布五尺、三尺绢里子两块,帽、带、靴、袜折合毛青布二匹,梳子、篦子各一,针三十,包头一,带子三副,棉线三绺,棉缝线六钱,纽子八个。
如此大方,朝廷每得一张貂皮,就要破费十余两银子,相当于一个知县的半年薪俸。这笔账,贡献者们也心知肚明,在当时,换一头耕牛需要十几张貂皮。丰厚的回报刺激着贡献者的积极性,据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的统计,三姓颁赏人数由最初的148人增加到2284人。
为了方便黑龙江下游和库页岛人民,清政府在三姓副都统衙门设专职赏乌绫官员,黑龙江中下游的各族人民定期向清政府贡献貂皮等土产,而三姓副都统衙门赏乌绫官员定期到黑龙江下游的奇集(今俄罗斯马林斯克)、普禄乡、莫尔气(今俄罗斯共青城)、德楞(今俄罗斯利特温采沃)等地,设临时“丝城”,接受贡貂、赏乌绫。
乾隆十九年(1754年)8月16日,三姓副都统衙门派佐领董萨那、笔帖式常保至奇集噶跚,向库页费雅喀耨德、都瓦哈、雅丹、绰敏、舒隆开鲁、陶六姓额定148户分赏乌绫,收纳貂皮。六姓姓长6名、乡长18名、子弟2名、白人122名,贡貂皮148张,另加补贡上年所欠貂皮53张,共收得貂皮201张。
(三)中国丝绸在东北亚的贸易
从清代文献和已发现的文物看,赏乌绫和民间贸易的丝绸品种包括:蟒袍(龙袍)、大红盘金蟒袍、女齐肩朝褂、无扇肩朝衣、朝衣、缎袍、缎衣、蓝毛青布袍,无扇肩朝衣所用蟒缎、朝衣所用彭缎、缎袍所用彭缎、各色锦片妆缎、妆缎、闪缎、红青缎、绸缎、丝缎、绸子、绢里子、白绢、红绢、绿绢、纻丝,布衣、布被子、被面布、布匹,毛青布、袍子所用蓝毛青布、衬衣毛青布、裤子毛青布、白布、高丽布、汗巾之高丽布、家机布、布帛、棉线、棉缝线、棉花、帽子、袜子、带子、腿带子、包头等。数量之巨,极具规模。从样式看有赤地蟒袍、龙褂、青地蟒袍、黄地龙纹袍服、绀地蟒袍、青地龙纹服、赤地袄子、绀地袄子、赤地龙纹服、赤地满洲服、浓绿地蟒袍、山丹锦朝服、虾夷锦打敷、山丹服、虾夷锦袈裟、虾夷锦袖口、赤地龙纹打敷、唐织棺卷、龙纹薄青锦袈裟、龙纹青地锦打敷、龙纹赤地锦打敷、牡丹纹赤地锦打敷、龙纹青地锦、虾夷锦袱纱、虾夷锦袋、黄地牡丹锦刀袋、阵羽织(披甲)、挂轴、青地龙纹锦手箱、青地蟒袍等54件。
中国丝绸的魅力,使它不胫而走,于是出现了山丹贸易。山丹,是库页岛、北海道人对黑龙江下游少数民族的称谓。北海道的阿依努人(虾夷人)为了获得中国丝绸,通过换货等方式,开展山丹交易,中国丝绸从北海道流入日本。日本把库页称为“北虾夷地”,故而把中国丝绸称之为“虾夷锦”。
存世于日本博物馆的“虾夷锦”品类很多,从色彩图案看有赤地牡丹纹、绀地龙形纹、花色龙形纹、桃色龙形纹、紫色龙形纹、樱色龙形纹、鼠色龙形纹、黄色地锦纹、绀色菊色纹、黄色小龙形纹、白地牡丹形纹、飞色龙形纹。从样式看有明黄长毛毡、赤毛毡、大巾缟、袖物、花色缀袖物、古缀袖物、古绀袖物、花色袖物、花色古缀袖物、古袖物、飞色袖物。
(四)东北亚丝绸之路的路线
管理东北亚丝绸之路事务的是盛京将军、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他们管理着自山海关开始,绵延数千里的贡貂赏乌绫线路。经考证,具体路线如下:
(1)盛京将军丝路(第一段A):山海关—凉水河站—东关站—宁远站—高桥驿—小凌河站—十三山站—广宁站—小黑山站—二道井站—白旗堡站—巨流河站—老边站—盛京(沈阳市)。
(2)盛京将军丝路(第一段B):金州—复州—盖州—海州—辽阳—盛京。
(3)盛京将军丝路(第二段):盛京—懿路站—高丽屯—开原—棉花街(以下归吉林将军)—尼什哈站(今吉林市龙潭山)。
(4)吉林将军丝路(第一段):棉花街—叶赫站—克尔素站—阿尔滩额墨勒站—伊巴丹站—刷烟站—依儿门站—搜登站—尼什哈站。
(5)吉林将军丝路(第二段A):尼什哈站—额黑木站—额伊虎站—退蛟站—俄莫赫索罗站—毕尔汉河站—沙兰站—宁古塔站。
(6)吉林将军丝路(第二段B):尼什哈站—腾额尔哲库站—蒙古卡伦站(今吉林省榆树市太安乡)—拉林多欢站—萨库哩站—蜚克图站—塞勒佛特库站—佛思亨站—富尔珲站—蒙古尔库站—鄂尔多穆逊站—妙嘎山站—三姓城—喀拉尔噶珊、奇集噶珊、莫尔气、敦敦河口、德楞。
此外,黑龙江将军开通了以齐齐哈尔为中心的南北驿道:北道为齐齐哈尔至瑷珲城,南道为齐齐哈尔至茂兴站。康熙朝又开通了齐齐哈尔通往呼伦贝尔的驿道,以及墨尔根至雅克萨的驿道。
这条丝路一直持续到沙俄入侵前。
(作者朱立春 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所所长、研究员,中国人类学学会会员,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组副组长,吉林省松花江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满族说部学会会长)
参考 资料
(一)《明清东北亚水路丝绸之路与虾夷锦研究》(杨旸)
(二)《赫哲族向清王朝纳贡、收贡与停“赏乌绫”的发展过程》(刘忠波)
(三)《东北亚丝绸之路初探》(傅朗云)
(四)《我国历史上的“东北亚丝绸之路”》(阎质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