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是常见果菜类蔬菜中典型的耐弱光蔬菜,而且具有单性结实能力,因此在反季节栽培中具有独特优势。黄瓜根系弱,再生能力差,对土壤透气性、温度和含水量要求较高,因此对生产者的技术水平要求也较高。

黄瓜种植技术管理方案(黄瓜会说话读懂)(1)

黄瓜虽然不会说话,但当环境状况不适于生长时,黄瓜会通过外观形态变化表现出来,比较典型的变化体现在叶片上,菜农朋友读懂黄瓜的“叶片语言”,就能便捷高效且准确的判断出黄瓜出了什么问题,从而在管理上做到有的放矢。我结合多年来与老菜农打交道的经验,分享以下5个小窍门:

黄瓜种植技术管理方案(黄瓜会说话读懂)(2)

一、夜间温度偏低的信号

黄瓜最早长出的两个对生椭圆形叶片叫子叶,子叶是黄瓜出苗后供给营养物质的功能器官。健康的子叶呈水平伸展(如下图),当子叶出现下垂时,如果湿度适宜的话,就很可能是苗期环境温度偏低。

对应的管理措施包括通过多层覆盖来提高设施环境保温能力,或通过火炉等加温设备来增强晚间棚室的蓄热能力,最终应把晚间环境温度控制在13-18摄氏度,过低会引起生理障碍引起畸形瓜比例加大,过高则容易徒长形成高脚弱苗。

黄瓜种植技术管理方案(黄瓜会说话读懂)(3)

二、夜间温度偏高的信号

子叶上扬时(如下图),所反馈的环境信息是夜间温度偏高,夜间温度高于18摄氏度时,秧苗呼吸作用强度加大,本身积累的有机营养物质损耗较多,不利于养分积累和植株生长,而且抗病性和耐受低温的能力都会随之降低。

对应的管理措施是要降低夜温,降温措施包括加强夜间通风、白天搭盖遮阳网或者温室内设置水幕等。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夜间气温偏高的同时环境湿度较大,会进一步加剧秧苗徒长,因此降低夜间温度要与降低环境湿度、减少供水同时进行。

黄瓜种植技术管理方案(黄瓜会说话读懂)(4)

三、种子质量有问题的表现

子叶的正常形态为椭圆形,但经常可见到扭曲、残缺或不完整的子叶,如果数量较少,可能是种子个体之间发育不均衡所致,如果出现较多,则说明所选用的是陈年种子,或者是这些种子在收获储藏过程中环境温度偏高,导致种子呼吸作用太强,子叶中储藏的营养物质损耗太多所致。

因此,在购买黄瓜种子的时候,一定要看好生产日期,不能买陈种子,买回来的种子最好要做发芽实验,发芽率在85%以上,且发芽整齐度较高的种子才适合做商品生产。

黄瓜种植技术管理方案(黄瓜会说话读懂)(5)

四、土壤湿度不适的信号

处于旺盛生长期的黄瓜,土壤含水量应在80%左右,此时根系对氧气的需求和对水分的需求能处于平衡状态。土壤含水量偏高时,氧气供应不足,新根生发慢,已长出的根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也会降低。土壤含水量偏低时,溶于土壤溶液中的矿物营养少,地上部分养分供应亏缺,严重时会造成叶片萎蔫。

黄瓜种植技术管理方案(黄瓜会说话读懂)(6)

较极端的缺水或淹水一般在设施生产中不会发生,不过,从黄瓜真叶上仍然能找到土壤含水量是相对偏高还是偏低的信号,从而有针对性加强供水或加强中耕散湿,以确保生长处于最佳状态。

土壤含水量偏低时,新生叶片舒展速度变慢,叶片展开后面积偏小,厚度加大颜色加深;含水量偏高时,叶片厚度加大,颜色浅淡,展开后的叶面积变大。

黄瓜种植技术管理方案(黄瓜会说话读懂)(7)

五、温度不适信号

黄瓜适宜生长的夜间温度为13-18摄氏度,白天最高温度介于30-32摄氏度,适宜的土壤温度则介于20-25摄氏度。这一组温度搭配是否适宜,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秧苗的生长速度和产量水平,温度是不是适宜也会从叶片的生长状态中体现出来。

当叶片起泡、皱缩,颜色发黄或发白时,说明栽培环境温度偏低,需要加强保温和增温管理;如果黄瓜龙头呈簇状,并且伸展迟缓,什么白天环境温度偏高,应通过加强通风等措施来降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