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四川省脱贫攻坚,一直坚持“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相统一的目标体系,不仅给扶贫对象以物质上的帮助,更要助其立志、赋其能力,让贫困户内生奔小康的追求、具备自我造血的技能,在农村形成产业基础,贫困地区的发展动力、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才能焕然一新。
今天,我们选取四个贫困户的故事,见证“四个好”蔚然成风,感受各地贫困户的生活在真真切切地发生着变化。
住上好房子
故事人物:罗天华 宜宾市屏山县书楼镇五峰村贫困户
危房换成新房李子也卖出好价钱
9月14日清早,山里的薄雾还未散去,屏山县五峰村贫困户罗天华准备出门,给茵红李施肥。墙角堆着李子专用肥。“以前不敢多买肥,怕房子漏雨给浇了,都要盖上一层毡布。现在好了,搬进新家,放多少袋肥都不担心淋湿了!”
破败不堪的土坯房,曾是罗天华的一大心病。“之前老房子屋顶都是草,后来才铺了瓦片。但是时间一长,下雨漏得很!”罗天华的土坯房子还是爷爷在世时修建的,建在山腰上。到他成家时,屋顶漏雨,土墙也裂了几条大缝,菜、粮经常被老鼠啃坏。
最恼火的是饮水问题。罗天华挖了个大坑储存雨水,水浑浊不堪,还经常漂浮异物。“没有盖盖,啥子树叶、树枝都在水里面。”
没有修公路时,走路到最近的乡镇也要2个小时。罗天华的妻子3年多没有去过一次镇上。
交通不便,直接影响到村民的“腰包”。大车进不来,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茵红李只能靠人背下山去卖,很多李子烂在树上。
改变发生在今年6月。罗天华一家从山腰搬到一块平整的坝子,盖起了90多平方米的新房,窗户上安了铝合金护栏,卧室里新添了家具,衣柜、床,都是定做的,乳白色的统一色系,屋里显得格外亮堂。
饮水问题也解决了。五峰村修了71口水窖和20个大池子,每个水窖容量50立方米,每个池子达到200立方米左右,水窖都有盖子、过滤器,保证饮水安全。罗天华家附近没有水窖,但五峰村第一书记许智表示,他可以自己修建,村里予以补贴。
五峰村一共有27户贫困户,其中26户存在住房问题,都已通过搬迁或者危房改造得到解决。住上了好房子,房子紧邻通村公路,罗天华的日子也慢慢好起来。今年茵红李行情大好,价格卖到每公斤6块钱左右。罗天华种了5亩茵红李,今年夏天就卖了14000元。许智说,过去道路不好,没人来五峰村收李子。修了进村公路后,今年收李子的大车排起了长队,需有人专门指挥才能保证通行。村里有户贫困户,茵红李卖了31000元。
罗天华现在悉心照料着李子树,施肥、修枝,忙得不可开交。忙过这段时间,他准备带爱人去县里拍婚纱照,“新家墙壁光秃秃的,就差一张结婚照!新房子、好日子,安逸得很!”(记者 侯冲)
养成好习惯
故事人物:门吉 阿坝州若尔盖县班佑乡求吉郎哇村贫困户
治好结核病“邋遢之家”变样了
“吃饭前要先干什么呢?”9月14日下午6点半,阿坝州若尔盖县班佑乡求吉郎哇村,村民门吉的家中,作为爷爷的门吉开始向两个孙儿例行提问。
两个小孙子一个4岁、一个5岁,争先恐后举起小手,异口同声地回答:“洗洗小手。”
门吉一手领一个,祖孙三人走向屋里的洗手池。清凉的自来水从水龙头流出来,门吉先把自己的手洗干净,再给两个孩子洗。两个小孙子先后踩上小板凳,让爷爷帮他们洗手。
热腾腾的面块在锅里翻滚着,香气弥散开来。一家8口人洗完手坐在一起,开始享用温馨的晚餐。
洗手,对门吉一家人来说,像一个饭前的仪式。而在以前,他家却是村里有名的“邋遢之家”,8口人挤在50平方米左右的土坯房里,没有窗户,空气不流通,屋内物品杂乱不堪。
长期生活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2004年,门吉的大儿子患上了肺结核,由于没有采取任何隔离和保护措施,门吉的大儿媳、小儿子和小孙子也先后患病。“每次都是治好了又发病,反反复复十多年了。”
最后患病的小孙子,病情比较严重,门吉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2015年,阿坝州旅发委的让央当上了求吉郎哇村的第一书记,得知门吉家4口人先后得病,感觉一定是生活习惯出了问题。第一次家访,“一打开门就有一股味道冲出来”,凌乱的场面和异味令他印象深刻,“碗筷堆着不洗,这顿吃完下顿再用,而且都是乱用的。”
门吉与让央的父亲年龄相仿,“看见他穿得破破烂烂的,挺难过。”扶贫先扶智,先从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开始。
去年6月,门吉的小孙子出院,一家人的结核病全部康复了。出院的时候,让央特地到医院来接,到家还不忘叮嘱门吉,屋里要经常开门通风、饭前饭后要洗手、孩子的碗筷和大人分开……“如果你不这样做,别看他现在治好了,以后还要再生病。”让央尽量表现出严厉的样子。
去年11月,门吉一家利用藏区新居项目的补贴,修了一幢两层楼的新房子,约70平方米,共有4个房间,门吉老两口一间,大儿子一家、小儿子、女儿各一间。新房通了水电,在让央的监督下,一家人养成了饭前洗手的习惯。
最近,让央发现了新动向,门吉偶尔会打扫院子,还学着把农具都堆到一个地方,“以前的‘邋遢大王’变样了!”(记者 寇敏芳)
过上好日子
故事人物:汪学超 南充市南部县大堰乡纯阳山村贫困户
产业园 小工程挣了“慢钱”挣“快钱”
“摘菇时大拇指和食指捏紧菇柄根部,先左右旋转再轻轻拔起,注意不要碰伤小菇蕾。”9月13日上午,南部县大堰乡纯阳山村半山腰的脱贫奔康产业园食用菌种植大棚里,贫困户汪学超一身短衣,头戴防尘面罩,正在向技术人员学习双孢菇采摘技术。
汪学超不仅是这里的采摘工人,还是股东之一,每年在产业园打工加分红,能挣1万多元。
去年7月中旬,南部县为村里引进食用菌加工企业四川森钛集团,吸纳全村27户贫困户入股,组建纯阳山村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建起脱贫奔康食用菌农民产业园。汪学超贷款5万元入了股。
27名股东中,除了12户外出打工或无劳动力的只参与入股分红外,剩下15户有劳动力的,分红之外还能获得劳务收入。入股资金全部来自当地金融机构专门为贫困户产业发展提供的贷款。
当地还探索建立起“龙头企业 专合组织 农民群众 金融机构 保险公司”的“五方联盟”产业发展机制,龙头企业和专合社进行利润兜底,入股贫困户购买产业保险,若受灾有保险买单,“解决了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纯阳山村第一书记魏小洁介绍。
2014年,南部县开始发展小买卖、小庭院、小养殖、小作坊“四小工程”,因户施策,引导和帮助他们发展种养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及小商品零售业,确保每户贫困户至少有一个见效快的致富项目。汪学超种了1亩多柑橘树,还养了4头猪和50多只小家禽,这几样每年能给他带来1万多元的收入。
据魏小洁介绍,在发展“四小工程”过程中,为了防止个别贫困户只要钱不做事,村里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充分利用贫困户房前屋后、耕地坡地等,并按照“党支部 业主 贫困户”的模式,逐渐连片发展起柑橘产业园、青脆李产业园和果桑产业园,既实现了贫困户产业全部覆盖,也建立起全村脱贫致富稳定的产业基础。
如今,脱贫奔康产业园和“四小工程”在南部县已遍地开花。
该县还探索“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提供种苗、统一品牌包装、统一平台销售”模式,帮助全县1.2万户贫困户发展水产和林下养殖,1800户贫困户发展果蔬种植,1600户贫困户发展土特产加工,建成小果园、小菜园、小林园等16.2万亩,脱贫奔康产业园和“四小工程”已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收入来源。(记者 罗之飏)
形成好风气
故事人物:尹成英 乐山市五通桥区杨柳镇红豆村贫困户
勤劳有奖干得好奖得多
“高兴!”9月12日上午,尹成英从当地村干部的手中领到了500元钱。
今年52岁的尹成英,是乐山市五通桥区杨柳镇红豆村贫困群众,她领到的钱不是贫困补助金,而是劳动奖励金,是她积极劳动得到的奖励。
3年前,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在当地发起一项“劳动收入奖励计划”的反贫困实验,对低收入家庭的劳动所得给予一定的现金奖励,以奖代补,鼓励贫困户通过劳动来增加收入。“劳动收入奖励计划”并非我国首创,在巴西和美国均有实践。
2012年,尹成英的丈夫患癌去世。给丈夫治病曾花了不少钱,女儿又在读书,日子过得艰难。
2014年12月,“劳动收入奖励计划”进入五通桥区。尹成英首批加入。得知挣得越多,得到的奖励金就越高,尹成英就每天多卖3个小时菜,收入从过去的900元增加到1100多元,可领取的奖励金近600元,再加上低保,月收入约2200元,增加近70%。
现在,尹成英卖菜时,都是随身携带一个白色小本本,记录进货和卖菜的价格。“这个本子绝不能忘了带,每一笔账都要记。”尹成英表示,因为“劳动收入奖励计划”项目组会按参与者每月的核算账本为依据计发奖励金。
如今,走进尹成英简陋的家中,一个2米多高的雕花衣柜显得有些突兀。尹成英告诉记者,这个衣柜售价1500元,也是她通过劳动收入奖励获得的“奢侈品”。
明年,尹成英决定通过劳动所得,再给家里添几件新东西。
2014年6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中心进入五通桥区,对1057个非贫困家庭、182个贫困家庭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非贫困家庭愿意就业的比例达70%,而贫困家庭仅47.3%。
“劳动收入奖励计划”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了实验。首批试点确定实验家庭28个,参照家庭选定32个,大部分为低收入家庭。由于第一批实验效果良好,实验小组旋即启动了第二批试点,将实验家庭增加至118个,参照家庭增加到170个。第二批试点效果也不错。据实验小组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6年,相比参照家庭,第二批试点的实验家庭的就业率整体上升13%,月均劳动性收入增长203元。
由于试点效果显著,五通桥区已决定将其正式推广,重点推向农村,并增加了产业项目奖金。(魏冯 记者 梁现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