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持续爆炸,资源持续紧缩,污染持续严重……尤其2020年,疫情席卷全球,民粹主义盛行,这样的世界还会好吗?人类的未来还会好吗?
作者马特·里德利给出了肯定的答复:不会!如果是这样的回答,相信出版社就不会给他出版了。作者给出掷地有声的答复是:只要交换存在,人类就有一个乐观的未来。
这种交换包括贸易商品的交换、知识的交换。纵观历史,凡是没有交换行为的群体,都逃脱不了落后,甚至灭亡的境地。比如尼安德特人,上古“高富帅”,但是没有群体性合作行为,败给了人类(智人)。
比如澳大利亚、非洲、南美洲等土著部落,因为彼此没有连接,所以现代社会来临前,依旧过着刀耕火种的日子。
而反观最发达的欧亚大陆,几千年的历史,也是不断你追我赶,不断交换的历史。技术上的交换,思维方式的交换。因此,创造了人类最辉煌的文明。
东西方所不同的是,西方是一种外部的交换,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甚至中东的波斯、阿拉伯人,在几个世纪中都在相互合作、相互竞争。合作、竞争中,有和平的方式,比如文艺复兴。
也有战争的方式。比如特拉法尔加海战、三十年战争等。在这“一文一武”中诞生了西方文明。
而东方是一种内部的交换。施展老师在《中国史纲50讲》中就曾总结过,所谓中国,不是汉民族的中国,而是汉、藏、满、回、蒙这五大民族不断交融、不断融合的中国。
正是在这交融、融合的过程中产生了全方位的交换过程,从而诞生了中华文明。
书中提出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过去比现在好吗?
现代快节奏的社会,让我们很容易怀念过去“无忧无虑”的生活。男耕女织的生活,想一想就能勾勒出那种“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网红李子柒的“农村生活”,也让她火到了海外,成为在Youtube上粉丝最多的中国人。
回到过去,就真的好吗?
我们总用一个时代的不好,去比较另一个时代的好。这种比较是可笑的,也是愚蠢的。作者在文中就说,“要是碰到有谁跑来跟你说,他们宁可生活在想起来更美好的过去的时代,记得提醒他们:以前的生活可没有抽水马桶,罗马的皇帝也只能骑马,凡尔赛宫里到处是虱子”。
天生焦虑,仿佛这是人类的天性。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会产生焦虑的心理。从古代开始,人类就在焦虑。天狗吃月亮是一种焦虑,科学证明这只是一种叫“日食”的天文现象。
女娲补天也是一种焦虑。而现代,马尔萨斯在其著作《人口论》中,就焦虑世界人口产生大爆炸,粮食会短缺。
但是事实是农业技术的进步,目前养活了全球70亿的人口;人们焦虑能源危机,但目前新能源的发展也未出现所谓的能源危机。
自动化农业
而当下最大的焦虑,莫过于AI的出现,大批人将会失业,无工可做……
天生悲观,仿佛也是人类的天性。书中就说,“悲观基因比乐观基因更常见:只有20%的人具有显性的羟色胺转运体长基因,具有这种基因的人,往往天生就爱往光明的一面看”。
仔细思考,这也符合进化的规律。如果我们太乐观,当没食物的时候,我们心理想:没事,总会找到食物的。那么在食物严重匮乏的上古时代,乐观的人就饿死了。
当碰到危险的时候,我们心里想:没事,没什么大不了的。那么在野兽横行的时代,乐观的人也会被老虎吃了。
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乐极生悲的戏剧性现象
悲观的人容易生存,这是进化规律(好死不如赖活着)。但是在现代社会,没有了生存危机。悲观的基因便显示出了其劣势所在。
由于新闻媒体的存在(坏新闻总比好新闻吸引眼球),砖家叫兽的新观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观点更能显示出砖家叫兽的“真知灼见”),包括自身的原因(我们对坏消息的反应总比好消息来得激烈),导致了悲观主义思想蔓延。
回顾历史,人类总体上一直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一个普通民众所享受的生活质量(空调、暖气、自来水等等)远远超过了古代皇帝的水准。
书中提供了这样在那个时候的一组数字:1980-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消费量增加比世界整体快两倍。中国人比50年前富裕10倍,预期寿命长了28年……
据联合国估计,过去50年里贫困人口减少得比此前500年还要多。而这一举世瞩目的进步正是来源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
所以,对未来保持乐观,持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重中之重。成语“杞人忧天”只是对悲观主义者最好的回击。而未来是否能保持乐观,就取决于我们是否有持续开放、交换的思维。
个人、公司、国家都需要持续的开放交换。对于个人来说,我们上学的时候,如果一个问题苦思冥想都不会做,也许问一下同桌问题就迎刃而解。这也是现在网上所说“抄作业”的意思。
这就是交换的力量,公司大如腾讯、阿里,也在不断的与外界的公司交换,构建自己的生态体系,才成就了万亿商业帝国。
国家也是如此,大英帝国(日不落帝国)、美国(世界警察)都是持续地与世界交换,才成就了霸主地位。
当然了,交换也许是和平的(贸易),也可能是暴力的(战争)。从这个逻辑来说,民粹主义、闭关锁国都是极其危险的。
中国在这个节点上,持续改革,持续开放,并且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思想,这才是未来的希望。
推荐书籍:《理性乐观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