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青一代,出口就是网络流行语,很多地道广府俗语已经不会讲许多广府俗语,如果不继承传诵,很快就会失传,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粤语广府话保留了哪些词?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粤语广府话保留了哪些词(这些少用的广府俗语不重温慢慢会失传了)

粤语广府话保留了哪些词

这些少用的广府俗语不重温慢慢会失传了!

现在的年青一代,出口就是网络流行语,很多地道广府俗语已经不会讲。许多广府俗语,如果不继承传诵,很快就会失传。

有句成语,叫做“崇洋媚外”,释义为推崇除了本国以外的所有人或事物,讨好与巴结外国人,向外国人献媚。曾经有人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园。最近有一位曾是央视主持人,患病要跑到美国去医,医了十七个月,不仅没医好,反而死在美国。死后还葬在美国,魂也不归了。

在北方语音中,外国人称为洋人,“洋鬼子”。把外国货称为洋货,如“洋枪”、“洋炮”、“洋烛”和“洋油(汽油)”,洋灰(水泥)、洋火(火柴)、洋钉(机制铁钉)等。

但广东人不同,把很多从外域进来的日用品,都称为“番鬼嘢”、“番货”,如:番茄、番薯、番石榴、番鬼荔枝,以及把南瓜称为番瓜、肥皂称为番枧等。

广东人叫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为“鬼佬”或“番鬼佬”,从“鬼佬”又衍生出“鬼婆”、“鬼仔”、“鬼妹”等几个词来.分别指外国女人、外国青少年、外国女孩子。西方人喜欢喝啤酒,而广东人喜欢喝凉茶,有些广东人就戏称(比喻)啤酒为“鬼佬凉茶。

有句歇后语:“番鬼佬月饼”,“番鬼佬睇榜”,“刘义打番鬼”,后面一句是什么?还有无人识?

“番鬼佬月饼”,意思为非常无聊,闷极。这是英语月饼音译谐音中文就系闷极,意思为非常无聊,沉闷。“番鬼佬睇榜---掉转嚟”。

“刘义打番鬼——越打越好睇(看)”。刘义.即刘永福,他曾于太平天国失败后,率领黑旗军在广西边境抗击法国侵略者。番鬼.这里指法国侵略者。

在北部湾沿海一带民间建筑有一种“番鬼托梁”。这是怎么回事?即以外国侵略者的形象,雕刻成木垫置于会馆、庙宇梁架上作托梁之用。用“番鬼托梁”寓意侵略者被木梁重压,永世不得翻身。如湛江坡头关帝庙的一具“番鬼托梁”彩色木雕,珍藏在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并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番鬼”中的“番”来自古代汉语,泛指我国北方及西部的外族。他们建立的国家称为“番邦”。他们带来许多科技产品,令老广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由于老广喜欢将古灵精怪说成“鬼马”,将幽默风趣说成“㜺鬼”,因此,便在“番”字的后面加上个“鬼”,组合“番鬼”这个粤语词。 “番鬼”有两层意思,这就是“番”和“鬼”。“番”有外族,外邦的解释。“鬼”是鬼魅,意指面目峥嵘可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老广跟“番鬼”关系不错。乾隆禁止洋人学习中文,出于交际需要,老广就纷纷学习英语。有人编了一本小书,列出了一些常用的英文单词,后面都用汉字标出读音,以便于掌握,书名叫做《鬼话》。最先介绍这本《鬼话》的,则是美国人威廉·亨特所著的《广州“番鬼”录》。这本书主要记述19世纪外国商人在广州的生活,直接用“番鬼”作为书名,并不多见。可见当时外国人对“番鬼”这一称呼并不反感。(聂巨平)